使用番茄软件的初步体验
今天完成了十二个番茄。当然,并不是全部都是完整的不受干扰的番茄,但这种结果对于我来说,是有意义的,是正向激励的。这样的结果反馈给我的信息是:我开始能够感知我的时间并且控制我的时间的付出维度。
一开始使用这个软件,我并没有对自己完成一个完整意义的一个番茄做很强烈的规定。我甚至是允许自己在番茄途中去上厕所去喝水,然后就这样一步一步的把这个番茄软件用了下来。
现在是能做到说,一个番茄开始了,那就是番茄时间。中途有人来打扰我,我会先问事情再做安排,不急就等完成番茄再处理。有走神的时候,那我会马上调用记事本记下来。当然在记想法的时候,花的时间可能不单只是一分钟,有时候是两三分钟,这样的情况我也是允许并接受的。就这样不知不觉用了大概有两三个月吧。养成的一个习惯是,开始事情,不会在犹豫,对于困难的事情也不再那么抗拒开始,而是能够说服自己:开始一个番茄试试,可以走神的。
今天想看一下自己番茄使用的分布情况,但这个功能是需要付费,一种是体验一个月六块钱,一种是全部购买十八块钱。那第一感觉是全部购买。但又感觉有点贵。功能是有需要的,想通过这种列表汇总的形式分析一下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就算不是全部购买,让我试体验一个月,这个体验价格我也觉得偏贵。从我个人的使用情况来看,我并不是每一天都会使用这一个软件,第二点就是如果分析要得出有效的数据,取决于我设定的时间使用维度。我觉得这个是最关键的一点,我现在最大的困惑就是对于我的时间维度分布不明确:
我的时间要分为几大方面,分别是付给谁,然后在其他方面再细分,细分是怎么样的一个维度?而且时间付出是要跟年度目标、个人目标相符合的,只有把时间跟目标联系起来了,才不会造成时间不知所谓的浪费,才能够更好的去利用更多的碎片时间。比如说等车的时候,下意识的就会知道说我在小碎片时间该用什么方式去利用起来。
另外一个方面,真的不是所有时间都能利用力气,有很多我还不知道的碎片时间,就这样没有,一天下来的碎片并不占少数,这个不急,后面一步一步来分析吧。
今天下班的时候有跟先森讨论说:不太明白手机软件里面的备忘录、日历和提醒这三个软件的区别,觉得日历和提醒是有一定重复功能的。但是,我以前是写过产品说明书的,对一些产品功能存在不明白的地方就会去请教设计人员来进一步了解。基于这一个思想,我觉得开发出的应用有它存在的意义。我不明白,不理解是我的问题,但是老公从另外一个维度来说,一个软件如果不能做到让用户去理解去明白的话,那这个软件它的可用性就存在问题。这点我持保留意见,觉得说可用性这个问题,大家都会说,没有使用过就提可用性,这样就是忽略设计者的心血了。当然我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可能是我的心理对于反对意见比较脆弱,第二可能是对先森不会管理时间的最大不满吧。先森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但还是觉得不厚道的评价。我觉得只有使用过了、体验过了,才能给出一个客观的评测,才能对得起设计和开发人员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