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提高写作的力量梦忆写作

让你的文字像画一样好看像音乐一样好听

2018-11-07  本文已影响1440人  吴晓布

王小波说过这么句话,文字是用来读,用来听,但不是用来看的,要看的话不如看小人书。(说起小人书,我上一次见到还是10年前在广西阳朔的兴坪镇上看到过一些已经发黄的连环画。小人书不好买咯,现在的小人书好贵的,看上去古色古香,都是做旧的。)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来想,诗人以及作词者是最适合做文学创作,因为这些人通晓韵律。问题在于,中国的诗人出名的有些自杀了,有些疯了,幸存的可以归属到濒危保护群体中。因为环境发生变化,人类已经生活在芯片和无线网络中,不再是从前的慢时光,一人一狗一篱笆。每一次地球上环境的大变化,必然会导致某类生物的灭绝或者变成濒危生物。

我喜欢的作家里,姓王的比例占了大多数,例如王安石、王维、王勃、王羲之、王阳明、王小波、王朔、王道乾、王家卫。对此我很是不解,为什么这么多姓王的作家。因此我去问禅师,禅师伸出两个指头。我说,是有两个原因吗。禅师忍不住说,不,是因为王是中国第二大姓。

当我读一篇自己写的文字,读着读着,语速越来越慢,像早高峰开车出门,路上越开越堵,堵到完全不动。以为是口渴,起身去倒杯水喝,润润嗓子依旧如此。这才明白,原来还是文字的问题。一篇文章写得不好,读起来磕磕绊绊。好文章读起来,应该像行驶在夜里22点钟的高速公路一样顺畅。

好的文字是什么样的,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只要有优雅的文字,有韵律,有节奏。海明威说任何作家的初稿都是狗屎,如此说来,我的初稿,那是狗屎不如。所以要不断的修改,修改到自己吐了,就大功告成。

至少改三遍以后,再找个没人的地方读几遍(如果不好意思大声读,可以默读)。为什么用眼睛看很难看出文字是否通顺,但是读文字就很容易发现呢。用眼睛看,我们称为“阅”,这时候大脑不会理会是不是通顺,朗读出来,称为“读”,这时候大脑才能感觉到是否通顺,先用眼睛看,然后读出来,才是完整的阅读。说起来,我们大多数人,读书这种活动,我们只完成了一半。可惜了那些文学经典,读者的眼睛扫过去,白白浪费了那些讲究的遣词用句。像是一块上等的神户牛肉,被不懂的人煮了个九成熟。

删除干瘪的副词,例如“很”、“十分”、“太”,假如我写“王二很丑”,那么丑到什么程度,读者无法感知,无法在脑海里形成画面感,但如果我写“他的额头方正,但是下巴椭圆,眉毛像蜡笔小新。整个脸远处看过去,像是一个倒过来的锤子。”就在读者心里绘制出来一个模样,仿佛面对着王二一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参见不要跑,我们来打一架

还可以删除一些没用的副词,例如“就”、“都”。如果有些词删了,读起来依然不影响整句的意思,那么请放心的删。

写作和摄影在本质上相通。摄影的本质是表达摄影师的想法和情绪,通过使用器材的拍摄技术和构图以及后期的修图来实现目的。写作也是表达写作者的想法和情绪,通过对文字的组合,以及写作技巧,加上后期的修改润色。摄影有不同的题材,如人像、风光、人文等,文字也有不同的题材,如小说,散文等。再往远处说,音乐和绘画也是如此,艺术的底层逻辑都一样。

以前有人问我,你是怎么拍出那么好看的照片。我说,没有其他途径,只有多拍,从一开始什么都拍,到最后只拍风光。中间积攒了无数废片,要感谢这些废片,加深我对摄影的理解,让我明白什么是美。在拍摄这些照片的过程中,会去很多地方,见识不同的风土人情,体会各种情绪,例如孤独、焦虑、忐忑、疲劳、兴奋、愤怒等等。

在写作上,我依然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回头看以前的文字,会觉得幼稚、生疏、生硬。就像回头看以前拍的照片一样。不断的写,不断的改。看看经典作品,试着找出他们为什么是经典的原因,减少和经典作品的差距。

摄影的过程,要不断的找合适的位置,在镜头中不断的加入新物体,不断的减少物体。通过组织镜头里的每个对象,来达到视觉上的完美和谐,文字的修改删减过程也是一样。

学习经典作品并不意味着完全照搬或者拿来主义,摄影大师亚当斯有副名作叫做《月升》,后来有无数人同样去模仿,即使你能完全拍出一样的作品,并不能证明什么,在对事物的复制上,这世界上没有人比得过复印机的专业性。

学习经典是为了突破经典,摄影如此,写作也是如此。

接下来说说音律。

王小波介绍自己文学师承何处,贴了王道乾先生译作《情人》中的一段文字: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我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很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你比年轻时还要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年轻时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貌。

你先试着看一遍的感觉,再试着读一遍的感觉,比较一下两者的不同。

读一下上面那些短短的文字,是否能够感受一种韵律和气氛。

这段文字有长句短句分隔,每句话末尾的字的韵母对应着。例如“里”、“己”和“比”,前后几个“你”,“美”,多次出现,形成一种节奏感和韵律美。

这就是好文字。

一个汉字的拚音字母,一般都有声母和韵母。例如"公"字拚成gōng,其中g是声母,ōng是韵母。声母在前面,韵母在后面。再看"东"dōng,"同"tóng,"隆"lóng,"宗"zōng,"聪"cōng等,韵母都是ong,所以是同韵字。

同韵字都可以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

说起音律,古诗词有个“平仄[zè]”的这个概念,是古代对声调的分类。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 凭什么来分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

现代普通话的声调有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可以对应上图来看,你也可以在心里头默念一下加强理解。

古诗词中的平仄规律大致如下:

a. 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b.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例如毛主席《长征》诗的第五、六两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对应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大致了解一下就好,毕竟我们是写作不是写诗词。

四声二元化,是统计学原理的应用。根据是四除以二等于二的公式,我们知道,平均数只能平均,不能离散,四可以等于2X2,,也能等于1+3,把四声分为两类,即有2:2,以及1:3等多种可能。因此,既有合律的音韵美,也有出律的音韵美。

现代写作不必拘泥于平仄(也没法应用,普通话和古汉语平仄对应不上了),但是可以参考,尽可能以普通话的四声调来放进写作中,无论如何实现,最终目标是让我们的语句读起来有声调变化的感觉。

读起来顺口,就好。

总结一下,写作和摄影一样,最终目的是为了传达作者/摄影师的想法和情绪,所以本质上是一个如何表达你的想法的问题和情绪的问题

让文字视觉化,听觉化,有助于提升可读性、可听性,本质是提升了文字美的高度。艺术都有相通性,学习一些摄影知识、音乐知识,对提升文字水平也有帮助。

尽量减少没有用处的副词,增加细节、具像的描写让文字可视化,注意语句的押韵,声调的变化和对立。最后,自己反复阅读,反复修改

谢谢阅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