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与青蛙 - 草稿

2023-04-26  本文已影响0人  离离风翼

天体物理学家张双南在许知远的访谈节目《十三邀》中,讲述了一个观点。

著名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在美国科学院的一次演讲中说,科学家分为两类:一类是鸟,一类是青蛙。

鸟在天空中飞翔,它无法看到地面上的细节,但是它能看得很远,知道自己将要去哪里,怎么才能到达。

而青蛙永远只生活在一小片地方,不知道世界有多大。但是它把能看到的小小天地了解得非常清晰。

鸟类科学家都是很有名气的大科学家,比如爱因斯坦、杨振宁。

不过他们的成就离不开众多青蛙科学家的劳动成果。

没有青蛙科学家们对细节的了解,鸟科学家是做不出总结性的、更为前瞻性的结论的。

弗里曼•戴森的结论是“这两类科学家都很重要”。

这个结论怕是放在别的领域也是成立的吧。

就像唐诗,那个年代许多人都在作诗,研究诗。整个社会都处在一个艺术蓬勃的氛围下,无数的青蛙诗人忙碌着,才会出现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的鸟类大诗人。

其实,不管在哪个行业,做个优秀的青蛙工作者都是不容易的,最起码得有认真的态度,有忍受得了长久的枯燥,有“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信念,能够坚持做好眼前的事情。

为什么人们容易嘲笑青蛙呢?因为我们是站在另一个衡量标准上看待青蛙。

另外,生活中常有一些人,从事某个行业多年,了解了其中很多的弯弯绕绕。

平时,他们常常夸夸其谈对行业的所谓见解,认为自己是一只看清了全貌,可以傲视群雄的鸟。

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往往不过是一只青蛙,熟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以为头顶的天空就是整个世界了。

即便是青蛙,做个踏实做事的青蛙也并不容易,做个不断走上新的台阶的青蛙更了不起。

我儿子在当地的吉他老师,算得上是这样的让人尊敬的青蛙老师了。

绝大多数人,包括送孩子学习的家长,都认为吉他演奏不过是个娱乐,在日常学习中常用游戏的态度来对待。

这位执着的老师做课件,踏实教课,自己不断外出进修。

老师一边苦恼于没有几个认真的孩子,一边坚持力所能及的教好他们。

有点遗憾又高兴的是,前段时间他受邀去了上海,在一家吉他学校教课。

我和孩子谈论起这位老师,儿子感慨于学到的不仅仅是吉他的弹奏知识,更多的是老师认真执着的态度,还有不断让自己向前奔跑的心。

在我的眼里,他就是一个优秀的青蛙老师。

在某种精神意义上,他又是一只不断看向更远方的鸟。

这样看来,鸟和青蛙,又不是绝对对立的,这两种态度都很重要。

对于个人来讲,如果天生就不是一只带着翅膀的鸟,那么,首先得做好一只埋头苦干的青蛙。

然后,再尽己所能,给自己的精神安上一对小小的翅膀。

或者,这只是一只平凡青蛙的幻想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