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走过3~6岁敏感期》读书笔记 - Part 5
2022-02-22 本文已影响0人
转岗做JAVA
习惯养成黄金期:让孩子学会掌控自己的行为
1. 孩子不吃饭,多半是惯的
- 方法:
- 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喜欢的饭菜,不能任由孩子拼命吃;不喜欢的饭菜,也不能放任孩子一口不吃;
- 孩子营养的均衡是由父母掌控,要不断鼓励让孩子尝试新的食物。有研究表明,一个新的食物送到孩子面前8~10次,孩子一般就会从抗拒到接受;
- 对挑食的孩子,父母要坚持原则,不能因为孩子哭闹或拒绝吃饭就心软,转而找来他们喜欢的食物,甚至是零食;
- 最关键的是要营造轻松愉快的进食环境,不能用暴力手段强迫孩子吃饭,而要用故事、儿歌或者小卡片等生动形象的方式给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愉快地接受;
- 色彩艳丽、造型新颖的饭菜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和兴趣,父母在注意饭菜的营养和口味的同时,也要注意食物的多样性,尽可能经常变换口味和样式;
2. 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父母在孩子幼年时期,就一定要督促、帮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不然孩子长期晚睡晚起会形成固定的生物钟,上幼儿园时,短时间内强行扭转,会让孩子非常痛苦。
- 方法:
- 孩子睡觉时需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好环境,给孩子讲一些温馨动听的睡前故事;
- 父母需要以身作则,由于父母的作息时间不可能和孩子完全一致,则在适当的时候就需要分房而睡;
3. 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引导教育
- 方法:
- 敏感期的孩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对自己的东西总看的紧。若孩子不爱护、不收拾甚至是乱扔自己的东西,父母可以假意说要送人;
- 敏感期的孩子最喜欢模仿,父母以身作则,给孩子做一个很好的示范,孩子就能学得有模有样;
- 通过编故事,将一些原本对孩子而言枯燥、吃力的事情变成一种游戏。和孩子一起比赛,激发孩子的好胜心,在好胜心的激励下,孩子会忘记枯燥和疲劳,愉快地投入进去;
- 孩子完成后,父母要毫不吝啬地对孩子大加赞赏。父母的赞赏,会强化孩子这种成功和快乐的体验。
4. 给孩子释放手脚的机会
一定要给孩子释放手脚的机会,不要因为怕孩子做不好,或者怕他们受伤而剥夺他们的权利,让孩子自己吃饭、穿衣,本就是一个锻炼孩子用手能力的过程,父母这阶段要多花些时间,多点耐心。
5. 因势利导,审美敏感期要抓牢
孩子的教育要因势利导,父母可以利用孩子不同敏感时期的特性,培养孩子与之对应的好习惯。如当孩子进入审美敏感期时,表现为爱美,甚至追求完美,父母就可以在此时期,培养孩子整洁、自律的好习惯。
6. 勤俭节约是美德
现在很多孩子受限于社会的物质环境,对父母说的勤俭节约很难有亲身的体验和感受,因此父母就需要恰当地运用生活,创设教育情景,比如停水的时候,就是教育孩子要节约用水好情景。同时父母需要教孩子该如何做,如何将节约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
7. 理财要从娃娃抓起
让孩子尽早接触钱币、认识钱币、了解钱币的功能,并且逐步有计划地使用钱币,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