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讲透《资治通鉴》华杉讲透【资治通鉴】华杉解读《资治通鉴》

华杉版资治通鉴【226】得罪小人,害死儿子。2018-09-15

2018-09-15  本文已影响596人  华杉2009

赵充国的每次奏章,皇上都交给公卿大臣讨论。开始的时候,同意赵充国意见的人大概十分之三,后来到十分之五,再后来到十分之八。皇上又下诏责备之前反对赵充国意见的人,都顿首服气。魏相说:“臣愚昧,不懂得军事利害,后来赵将军数次筹划军事,他的意见总是对的,臣可担保,他的计策一定可用!”皇上于是回报赵充国,嘉奖采纳他的意见。

破羌将军辛武贤、强弩将军许延寿多次上书说羌虏可击,于是对他们的建议也采纳,下诏两位将军与中郎将赵卯出击。许延寿出兵,俘虏四千余人;辛武贤斩首二千级;赵卯斩杀及俘虏也有二千余人;而同期赵充国招降也得五千余人。于是皇上下诏撤军,只留赵充国屯田。

6、

大司农朱邑卒。皇上认为他是一个奉公守法的好官,悯惜他,下诏赐给他的儿子黄金一百斤,以供奉他的祭祀。

7、

这一年,前将军、龙頟(e)侯韩增为大司马、车骑将军。

8、

丁令部落(柏杨注:居住在西伯利亚贝加尔湖畔)接连三年南下攻击匈奴,杀略数千人。匈奴遣骑兵万余人前往攻伐,无所得。

二年(前60年)

1、

春,以凤凰、甘露降集京师,赦天下。

2、

夏,五月,赵充国上奏说:“羌人本来有大概五万人军队,之前被斩首七千六百级,投降三万一千二百人,在黄河及湟水中溺死以及饿死者五六千人,算下来,加上煎巩部落、黄羝部落一起逃亡在外的,不过四千人。靡忘等人都保证能劝这些叛羌余众来降,请撤去屯田部队!”

皇上批准,于是赵充国整军凯旋。

赵充国的好朋友浩星赐,前去迎接,对他说:“众人都认为是辛武贤、许延寿的出击,多斩杀、俘虏,羌虏才因此破灭。有见识的人才知道虏势穷困,就算不出兵,他们自己也会降服。但是,为将军您考虑,还是应该归功于二位出击的将军,声称他们的贡献,您不能相比,这样对你比较好!”赵充国回答说:“我年纪已经老了,爵位也已经到头了,岂能因为一件事自夸或自谦,去欺骗明主吗?兵势,是国之大事,是给后世留下案例,参考效法,如果我不能跟皇上将其中的轻重利害讲明白,以后还有谁来讲呢?”于是实话实说,皇上也同意他的分析,罢免了辛武贤的破羌将军官衔,让他还回去做酒泉太守。赵充国也仍回后将军原职。

秋,羌人若零、离留、且种、儿库一起斩杀了先零大酋长犹非、杨玉。其他酋长弟泽、阳雕、良儿、靡忘等,分别率领着煎巩、黄羝部落所属四千人归降。汉政府封若零、弟泽二人为帅众王,其他酋长都封侯或君。于是在金城郡设立属国,收容投降的羌人。

皇上下诏举荐护羌校尉。当时赵充国卧病在床,丞相、御史、车骑将军、前将军都一致举荐辛武贤的弟弟辛汤。赵充国听说后,立即从病床上起来写奏折,说:“辛汤酗酒,不能让他去主持蛮夷事物,不如派他的哥哥辛临众。”当时辛汤已经正式接受任命,拜受符节,皇上接到赵充国意见,马上又把辛汤的符节收回,改授辛临众。不巧辛临众患病,去不了。众人又举荐辛汤。辛汤上任后,多次醉酒凌虐羌人,再次激起羌人反叛,和赵充国预计的一样。

辛武贤深恨赵充国,上书告中郎将赵卯曾经向他泄露宫中机密谈话,皇上将赵卯交给有司审问。赵卯自杀。

华杉注:

赵卯是赵充国的儿子。浩星赐提醒赵充国不要得罪人,赵充国说,我已经老了,爵禄也到头了,怎么能为了不得罪人,就不为国家说实话呢?他没有想到,他儿子还没老。结果,他的儿子就被他得罪的人害死了。赵充国的实话,给国家留下了安邦定国的案例总结,他儿子的惨死,也给后人留下了谁也不得罪才能苟活的人生警告。但英雄人物,总是勇往直前,不会有利必趋,也不有害必避,只凭着大是大非,凭着良知去做。千怪万怪,还是怪赵卯有把柄在辛武贤手里。

赵卯有什么事儿呢?就是喝酒吹牛说了不该说的话。他在军中和辛武贤酒宴,跟辛武贤说,皇上之前并不喜欢张安世,甚至曾经想诛杀他。是我的父亲赵充国替他求情,才救了他一命。泄露这样的谈话,不仅是赵卯之罪,也是赵充国之罪了。因为赵卯未必在场,那就是赵充国告诉他的。保密意识,就是要对你最亲近,最信任的人保密。如果你认为跟他说没关系,而他也有说了没关系的人,一个没关系一个,就等于告诉了全世界。更何况,他恐怕没你这么谨慎。赵充国父子,就是教训!

华杉版资治通鉴【226】得罪小人,害死儿子。2018-09-15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