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菩提树下

读传统中国书的态度

2017-05-27  本文已影响63人  ff8f7e0db686

1


1943年,徐复观时任陆军少将,这一年他受到蒋公的器重并成为高级幕僚。徐复观读到了熊十力独创的新儒家哲学体系《新唯识论》,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遂萌发了从师之意。正好此时,熊十力也在重庆梁漱溟先生主持的勉仁书院教书。徐复观便试着写了一封信,表示了仰慕之情。不几天,熊十力便给他回了信。熊十力说到后生对前辈要有礼貌,批评徐复观来信字迹潦草,诚意不足。徐复观立即去信道歉。经过几次通信后,熊十力约徐复观来书院面谈。

徐复观第一次去见熊十力,是身着陆军少将军服。徐复观向熊十力请教该读点什么书,熊十力向他推荐了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徐复观说这本书早已读过了。熊十力面露不悦之色,说你并没有读懂,应该再读。

过了一段时间,徐复观再见熊十力,报告《读通鉴论》已经读完。熊十力让他谈谈心得,徐复观就谈了许多对王夫之的批评。

熊十力还未听完就开始破口大骂: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他的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他的好处,再批评他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譬如《读通鉴论》,某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太没有出息!

多年后,徐复观回忆到:这对于我是起死回生的一骂。恐怕对于一切聪明自负、但并没有走进学问之门的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都是起死回生的一骂!近年来,我每遇见觉得没有什么书值得去读的人,便知道一定是以小聪明耽误一生的人。

2

读书必要有疑,但必须善疑,而不是乱疑。

读传统中国书,你要先回到、设身处地回到作者的环境去,你要求道:读书是为了求道。你求道必须要有真诚,真诚就是你要真心,先相信对方讲的。

读传统中国书,这些作者、两千年来这些作者,绝大部分都是相信这个世界上真有圣贤的。你必须从这个观点去读书,而不是一开始读书就讲这个世上没有圣贤、这书上说的都是假的。如果你这么想,这个书你永远读不到核心去。

你读一本书,每一本书,都是沙金。你要学会从沙金里头去淘金子,而不是只会从沙金里头去挑沙子。你挑沙子挑一辈子,最后你得到的就只有沙子。你要从沙金里头去挑它的金子,你最后才会得到金子啊!你懂我这个比喻吗?

所以你要有求道之真诚──读书跟交朋友是一样的,读古书其实就是跟古人为友,你交朋友你第一件事得要假设对方是个人,不是把对方看成贼,对吧!你把你的朋友都看成贼,你交得到真心的朋友吗?不可能嘛。那你读一本书,你要读书之前就先假设作者是做贼作假,那你能够读到他书里面真正的核心吗,那绝对不可能嘛,天下没有这个事情的。这就是读传统中国书的态度。

3

学习的本质就是知行合一。如果你没有做到,学他来干吗呢!我们读书学习,要字字句句切己体察,放自己身上琢磨,放具体事上研习,这才叫学而习之,才能真正把道理琢磨透,把本事学到手,用到具体事情上,进步在自己身上。

批判是学习的死敌,没有批判性学习这回事。你听到一句话、一个道理,放自己身上想想看,有没有教益。关注自己,批判别人,不能带来自己的进步。

学习必须首先得信、得服,得真心信服老师,再去读老师的书,听老师的课。不服,不如不要去,你服谁,你就去学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