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3-真正的狠角色,是那些敢于“倒逼”自己的人
前两天刚写了一篇有关“熵”和“熵增”的文章,余温未消,趁热再写一点和“熵增”有关的东西。(相关内容链接:https://www.jianshu.com/writer#/notebooks/47501385/notes/92666140)
十年来最成功的商人之一——贝索斯1998年,亚马逊前CEO贝索斯在致股东的信中提到:“我们要对抗熵增”,而他的武器则是开放。其中,他将用于内部使用的比价工具开放给消费者。使用了这款工具后,消费者能及时获知某件商品在全网的最低销售价格,这极大伤害了亚马逊的利益。
当该业务的负责人找贝索斯理论时,他说了一句非常励志的话,“那又怎样?我就是要通过开放引入外部竞争,以此来倒逼我们把价格做到最低。”后来亚马逊在消费者眼中一直以价格优势而闻名,贝索斯也被公认为最有远见的CEO!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无独有偶。稻盛和也常说:“我们需要用更高的要求来倒逼自己成长和进步,而不要被现有的能力所束缚,必须要用未来的能力来做现在的决定。”正是他的“将来进行时”策略让当时还是一家小公司的京瓷一跃进入了世界500强的行列。
无论是主动引入外部竞争的贝索斯,还是用“将来进行时”来倒逼“现在进行时”的稻盛和夫,都很擅长给现在的自己“制造麻烦”。用时下非常流行的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倒逼”,这种反常规的操作,由目标和结果来反推过程,再一步步逼着自己向结果迈进。
如果此前了解过“熵增”,就能理解“倒逼”其实就是在对抗熵增——为了让未来有序,现在的每一步都要走好,那就必须对自己狠一点!越是在不确定的时代里,我们唯一能确定的事情就是:无时不刻,都要对自己狠一点;在尚能努力的年龄,就绝不选择安逸。
1. 对自己越狠,活得越高级
2012年10月,一段《清华大学特别奖学金答辩——马冬晗》的视频在微博上走红。来自清华精仪系的马冬晗同学在答辩会中说,大学三年,她坚持6点起床,7点进自习室,上课从来都坐在第一排。她安排得密密麻麻的时间表令无数网友感叹“深刻感觉自己连呼吸都在浪费时间”。
网传清华学霸姐妹花马冬晗的时间作息表能把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更何况早起对大多数人来说已不算简单,因为”熵增“是要你懒惰,不要起床。事实上,任何需要对抗”熵增“的行为都需要一定的自律性和意志力,更不必说能把早起、锻炼、社会工作、修行、反思等这些高级行为一做到底,还能坚持三年。
拉开我们与学霸之间差距的,往往不在于智商,而是在于自律。富兰克林说:“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良好的品格,优良的习惯,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假设所谓的命运击败的。”
2020年1月,NBA最具影响力之一的球员科比死于直升机事故,令全世界球迷无比悲痛。他所留下的,不仅仅是为洛杉矶这座城市带来5座总冠军奖杯,为NBA留下无数经典的画面,创造出生涯最高得分81分的记录,还有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
在他最后一次以球员身份拍摄的广告中,他这样告白:“别爱我,恨我。……因为我从凌晨四点开始折磨你,因为只有我会比你迎战极限!”
“舒适区三圈”理论“登峰造极的成就源于自律”。想要成就非凡,就得不惜一切代价。这代价的核心,就是你所追求的欲望。对自己狠一点,你才能突破自己的舒适圈;但是你还得再狠一点,直到触及到恐慌圈的边界。过分吗?不,很多成功的大佬都是这样做的。
2. 要自律,但不自虐
有人可能想到了“头悬梁”、“锥刺股”这两个我们最耳熟能详的故事。毕竟说起自律,中国历史上很多著名的故事都能被关联进来。“卧薪尝胆”也算一个,但口味有点重,还是不写。这些故事非但没有起到激励人心的作用,反而充斥了骇人听闻的元素。为什么?因为自律过当,就成了自虐。
自律只是让你的身体感到不适,但它令你心情舒畅。它给予你的是正面的肯定,并给你充分的时间让身体逐渐适应。但是自虐则会让你的身体和心灵都不舒服。它不断地否定你的能力和价值,直到完全摧毁你的信心。因此,想要活出精彩的人生,我们需要的是自律而不是自虐!
自律是健康的,自虐则是病态的。高级程度的自律,必将求仁得仁,“俯有拾,仰有取”;但即便是低级程度的自虐,也可能寸进尺断、得不酬失。怎样区分二者,关键在于态度。
3. 置心“圈”外,永不安于现状
知名学者冯仑说:“人往往是先有了态度,再有能力。”态度决定了你看待问题的方式,决定了你做事的热情和持久力,也决定了你在“逆熵”时是主动出击,还是迫于无奈。树立了端正的态度,即使是最严格的自律,也会变得赏心悦目。态度决定一切,那什么决定了态度?
答案是你的目标。举个例子。很多人上大学后开始厌学,可明明在几个月前还能挑灯夜读,废寝忘食地学习,怎么上了大学就开始自暴自弃了呢?其中一个原因是,很多人的学习目标就是要考上大学。当这个目标实现以后,又没有及时调整原来的目标,自然导致没有后续动力继续学习。
学习是一个典型的“对抗熵增”的例子。有效的学习需要明确的目标、开放性的思维、持续的自驱力以及高度的自律性。这些都是破坏“熵增”的必要条件。现在又是强调终身学习的时代。没有多款技能傍身,无论此前拥有怎样的光环,都不足以抵御未来持续变化的风险。
因此,“志当存高远”这句话比以往更显重要。我们要在志向上做加法,在欲望上做减法。《孙子兵法》中说,“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如果制定了高远的目标,最后仍然有可能只达到中等水平;而如果制定的是一个中等的目标,最后有可能只能达到低等水平。如果立下一个下等的目标,最后可能无功而返,什么也得不到。
所以,为了成为更优秀的人,实现人生“逆熵”,我们设定目标时要勇敢一点,步子要迈得大一点。让你的目标一直在舒适圈以外,甚至直接触及“恐慌圈”的边界。这就像汉字中的那个“人”字一样,永远保持向上,并脚踏实地做事;不驰于空想,也不骛于虚声,则诸事皆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