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新说
学校要求跳小绳,下楼配合孩子测时,这跳大绳还差一摇绳的,瞅瞅小区楼下没有其他人能帮忙的,我只好屈就借用一下花园场地上健身器材的柱子,总算将就能操练起来。
跳了一会休息,看不远处有位老奶奶在练八段锦,小少年就学奶奶也练起来,但怎么看着都像狂魔乱舞。
我笑他没正形,又想起那天晚上他不好好锻炼的事,于是说了个仰卧起撑,改口后又说成俯卧起坐,停了两秒后,终于说到正确的仰卧起坐上,于是他便乐得仰天大笑,笑点低的孩子总是乐呵呵…
看到一个小朋友跟妈妈闹腾,他突然问我:“妈妈,是不小孩和成年人最难管教,我都算挺好的,对吧?我现在是成年的0.5倍。”听他洋洋自得地说着,我才在脑子里倒腾他说的0.5倍,没一会他又问:“妈妈,你猜我是什么角?”
“臭脚”我答。
“不对,直角”
“什么意思?为什么是直角?”
“婴幼儿是锐角,我是直角,成年后的年轻人是钝角,然后中年人是平角,爷爷奶奶他们老年人是周角。”他认真地给我分析说。
“听着有点意思,数学老师这么讲的?”我问到
“什么谁讲的,就我才想到的!”
“是吗?今天这会儿突然脑洞开了?”
当我还在思考不同年龄段角度问题,他又说到:“妈,今天下午你即将虚度五小时。”
虚度?听到这一句话,不知道为什么我瞬间莫名的有点心发慌。再一想这熊孩子真长大了,说话越来越成熟。
于是我笑着问他:“那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能让我不虚度?”
“我建议你看手机最多半小时到一小时,然后带本手掌书”
“哪有手掌书?”
“哦,你近视,它太小了。”
他建议完我还在想,我会不会思考角度和虚度的问题又睡着在休息室。于是用手机记录下“角度”两个字,他说“妈,你又记录”
“挺有意思,记下来!你长大那能记得你这么大还跟我讨论过这些。”后又笑赞他能奇思妙想。
我数学较差,并不爱讨论运算或数学相关的东西,听他一番话,我倒想起量角器,上面的刻度就像经历寻常日子的每一步,量出的角度,正是划分出人生所处的年龄段。
婴幼儿锐角阶段最需要父母的依赖,也才刚来到这个世界,好奇也惧怕;
到青少年学了点知识后便觉得自己懂事长大,棱角分明的傲气已初显,就是所谓的直角;
迈入成年钝角时期,我后来才明白他说的成年0.5倍,意思18岁成年开始。成年后读书学习更广更深,工作、就业、结婚、生子,轮番续演,这个阶段人慢慢变得成熟,棱角开始逐渐被磨平;
到了中年人的平角阶段,经历职场人事打磨,大多数人工作都基本稳定,进入上有老,下有小,身体机能也逐渐下滑的时期,“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很多人和事已看淡看开,不争不论,过好自己安稳日子,平淡生活最可贵!
最后的周角阶段,人生走向终点,不论它是否让你觉得你圆满,但这就是你的一生,不重复任何人的一生。
我不知道我经历的人生年华有多少被虚度,人生是否也需要部分虚度。思索着,爬桌上眯着眼开始我周末下午的虚度,没有睡着,陷入我们母子俩的歪理学说当中,不知道想起了什么,心底透出悲伤,悄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