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爱—儿时记忆的解读之《孽债》一
1995年上海电视台播放了一部沪语电视剧《孽债》,当时创下42.62的超高收视率。那个时候我还刚上小学,和现在上海孩子不会说上海话不一样,当时我们平时生活中还是以上海话为主,看沪语剧几乎没问题,看得我也是欲罢不能。
剧中人物也是各有特色,特别接地气,每个家庭都充分反映了当时上海社会中知青生活本质。
梁曼城是从云南回上海的知青和妻子凌杉杉是双职工家庭,有一个念小学女儿,家庭条件并不富裕。一家三口挤在一间十平米的石库门弄堂房里。云南儿子梁思凡的出现给这一家掀起了波澜。梁曼城是个老实人,他爱自己的妻子爱自己的家庭,有一点上海男人的妻管严,所以当突然出现一个十五岁的儿子时他不敢把儿子带回家,害怕妻子的责怪,害怕失去家庭的平静。不过梁曼城还是一个有担当的男人,还是寻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对妻子坦白并把儿子接回家。
妻子凌杉杉是一个普通的上海妈妈,温柔体贴任劳任怨,不奢求有多少财富,就想和这个老实可靠的男人过普普通通的一辈子。当得知丈夫在认识自己之前和别的女人有一个儿子,并且孩子已经找上门的时候,她也是崩溃的。凌杉杉是个善良的人,她爱这个男人爱这个家,她的教养最终选择了隐忍,让孩子住进来这个十平米的房子。当真的见到孩子的时候她的情感是复杂的,带着无奈隐忍又有一丝的恨。
这样子四个人的生活是尴尬的,一间小小的屋子带个小阁楼,隔音效果又差,那个时期上海抽水马桶还不普及,石库门房里只有老式的木桶。凌杉杉半夜上个厕所的声音青春期的梁思凡听得清清楚楚,十分尴尬。
思凡是个极其懂事的孩子,父亲不知道他的存在,从小被母亲送去寺庙长大。他性格内向敏感。他对父亲亲情的渴望促使他和小伙伴们来到了上海,找到了爸爸,而爸爸的家不是他的家。面对凌杉杉和妹妹云云他是害怕的,他们是一家三口他却是多余的。但是妹妹云云对他特别好,和他一起玩,可见凌杉杉对于女儿的教育还是很好的。这个家还是温暖的,四人一起努力下达到了微妙的平衡。
云云在学校因为思凡被欺负,是的一直隐忍的凌杉杉爆发了。梁曼城为了维护自己的家庭也希望思凡回云南。这时梁思凡已经完全意识到了,对于这个家庭来说自己是个外人,对于父亲来说自己不是家人。思凡和美霞一起离家出走了,他想回到那个属于他的地方,逃票上了火车,害怕被逮到又跳车,最终导致瘫痪。
梁曼城一家没有放弃坐轮椅的思凡,凌杉杉释怀了,看着小伙伴们离开的思凡也释怀了。一家人还是在上海生活下去……
这一家四口的生活应该是平凡也快乐的吧。毕竟都是善良的人,对于这个家对于亲人都有爱在里面。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像梁家这样的家庭,平平凡凡普普通通,遇到困难全家一起扛过去,是我们每一个家庭的平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