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慢读|《苏世民 我的经验与教训》:不要错过良机

2020-05-20  本文已影响0人  熊小北同学

1991 年,黑石筹备第二只基金。第一个推介目标是中东,但大多数的推介会议以失败而告终。之后转战阿拉伯,每天做 6 场推介,连着做了 5 天也是一个子儿也没有筹集到。在酒店的游泳池里,乐观的苏先生仍然在给同事种草:

为了取得成功,你必须有勇气打破边界,进军自己无权进入的行业和领域。如果失败了,你就摇摇头,承认失误和不足,然后从自己的愚蠢中吸取教训。仅仅凭借锲而不舍的意志力,你就可以让世界筋疲力尽,做出让步,把你想要的东西给你……精力虽然白费了,但信念不能丢。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成功,而且是无可比拟的成功。

这种乐观精神让苏先生和黑石抗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推介失败。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一位引荐人的介绍下,第二只基金总共募得 12.7 亿投资,是当时全球最大的私募基金。

在筹集第二只基金的时候,黑石准备进入房地产市场。当时的美国,房地产市场近乎崩溃,大量房屋进入房地产市场。但黑石认为房地产周期已经触底,随着经济的复苏,房地产市场会重新红火。于是就在当年一举拿下了花园公寓的房产。这笔投资后来录得了 62% 的年回报率。

但黑石的初期投资并不全是成功的。在黑石拿下一家运输公司以后,觉得自己很了解钢材市场,并且有能力预测大宗商品的周期。于是溢价收购了一家原钢加工公司,虽然当时有人对此收购持反对意见,但仍然进行了该收购。收购完成的几个月后,钢材价格大跌,这笔收购是失败了,并且因为加了杠杆,欠下了一大笔债务。投资人把苏先生叫过去,那是一通大骂,骂苏先生没能力,不称职。把苏先生说得眼泪不由自主涌了出来。

苏先生认为之所以有这次投资失败,是决策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为此他要对公司的决策体系进行大调整,由原来的"单人决策"调整为"运用群体智慧"来进行投资的风险评估和决策。这之后成为了黑石的文化保留了下来。

在群体讨论的时候,苏先生的这三点值得我们学习:

  1. 任何提案以书面的形式提交,且需要提前至少 2 天给参会人员以便进行细致的评估。同时还规定如无特殊情况,不允许临时对提案补充内容。

  2. 每个人必须发言,且发言的重点是投资机会的缺点上。

  3. 讨论过程中,只对事不对人;只点评不批评。

黑石的这种运用集体智慧进行投资决策的过程往往会对一个投资机会进行多次,直到把所有想到的风险都考虑到并想出对策。通过这种广泛讨论做出的决策一方面消除了个人的风险,另一方面也能保证决策不是在噪声和情绪中做出来的。

但我也有一个疑问就是这种长时间的讨论如何最后达成决策?随着黑石规模越来越大,参与人数越来越多,这种讨论的效率如何保证?这些疑问,书中并没有给出更多的细节。

黑石在进行投资时的其他原则如把投资机会提炼为 2 或 3 个主要变量,这些变量是决定投资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还如投资决策核心在于程序严格、冷静稳健的风险评估等也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

(未完待续)

PS: 《苏世民 我的经验与教训》25 条工作和生活原则

16. 如果你看到一个巨大的变革型机会,不要疑虑其他人为什么没有采取行动。你可能看到了他人没有看到的东西。问题越严峻,竞争就越有限,对问题解决者的回报就越大。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肯定会有巨大的回报。但前提是如何判断这个机会是对的呢?苏世民先生肯定不会这样想。我猜他会这样想,我能做些什么。一个字,做就对了。

  1. 归根结底,成功就是抓住了寥寥可数的机遇。要始终保持开放的思维,冷静观察。高度警觉,随时准备抓住机会。要统筹合适的人力和其他资源,然后全力以赴。如果你没有准备好拼尽全力,要么是因为这个机会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有吸引力,要么是因为你不是把握这一机遇的合适人选。

要对机遇有高端的警觉能力;机会来了, all in 自己的一切资源,拼尽全力干一个大的。

18. 时间会对所有交易造成负面的影响,有时甚至产生致命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等待的时间越久,意料之外的事情就越多。特别是在艰难的谈判中,要让所有人都在谈判桌上协商足够长的时间,以此达成协议。

头一句话我看明白了,是要快刀斩乱麻,不能拖沓办事情。后面一句我又不明白了。这和时间会对交易产生负面影响的关系是什么。读起来很矛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