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眼”看世界 ——柴静《看见》赏析
初次拿起柴静的《看见》翻阅,是因为她 “知名记者和主持人”的身份标签,让我带着些许仰视、些许好奇的心理去阅读这本书。当我读完这本书,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它了,因为,我感觉读的并不是柴静的自传,而是世间的事情。
柴静,山西临汾人,曾在湖南文艺广播电台主持《夜色温柔》,在湖南卫视主持《新青年》。2001年起进入中央电视台,先后在《东方时空》、《新闻调查》、《看见》栏目担任记者和主持人。2013年出版自传性作品《看见》,销量超过100万册,成为年度最畅销书籍。
世间万物,皆有其双面性,甚至是多面性。我们由于自身环境、所处角度和见识的局限,很多时候认识事物难免有偏颇之处,总少不了掺杂自己的感情在里面。于是,我们的看法就不再客观、不再冷静。柴静,用新闻纪实的视角,带我们客观地、冷静地看世界。
《看见》这本书,全书共二十章节,记录的是柴静从事记者10年的感悟。通过作者诚实、平和的文字,你会感受到她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性的反思。
这本书的文字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和故意的舞文弄墨,全书读来感觉如涓涓细流,缓缓流入心底。书中记录的那些采访事件,如河床中的鹅卵石一般,静静地躺在水流下。白描般的叙事方式,让读者好像在观看影片,看见的,就是事情本身,没有明显的感情倾向。
随着阅读的跟进和深入,读者的内心就像水流经过河床,或被石头改变流向,或带走河底的泥沙,又或者打个旋涡,甚至仅仅只是平静地流过,不留一点点印记。
无论是对非典这样大事件的描述,或是采访因家暴而杀死丈夫的女囚,或者是描写滥交而感染艾滋病的同性恋,又或是吸毒女讲述自己被卖的故事,所有的事件,描述得都是从从容容、踏踏实实。作者试着让读者通过阅读,自己去感受这个事件,自己去感觉当事人的感觉。正如柴静所说的“知道和感觉到是两回事”。
药家鑫事件发生后,大家都觉得药家鑫太坏太狠了,但在柴静的采访里,我们看到了同情以及对家庭教育的反思。同性恋至今都难以被大众接受,但通过柴静的采访,我们多多少少了解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对他们的态度已经不那么偏激了。因家暴而致死丈夫的女囚,我们觉得她们自身很可怜,需要关怀,但在柴静的记录里,我们看到了更多社会性的问题,包括童年经历对人一生的影响,包括女囚的孩子面临的生存和生活问题,还包括一些法律法规尚未触及的问题。
在柴静的笔下,我们也看到了十年里社会和民众思维的变迁与进步。
关于《看见》,柴静自己是这样说的:“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柴静,作为记者和主持人,在新闻面前,她是客观冷静的。但私底下,她也是一个感性、文艺的女子。《看见》,在记录众多新闻事件的同时,也记录下了她的成长历程。
从刚开始端着文艺架子采访,带着自己的情感偏向质问当事人,因此屡屡被领导批、被同事笑话和劝解。经过一次次的采访历练,她努力让自己摆脱世俗的偏见,摆脱固有的思维定势,摆脱不自觉的“表演性采访”,去接受世间万物真实的复杂和无解,用平和的心态和包容的眼界去看这个世界。最终同事们说她的节目“有人味了”,那也是对她自身成长的一种肯定。
《看见》这本书,就和柴静本人一样,没有强迫,没有激励,也没有煽动,就是那样真实、从容地展现事情的本来面目,倔强而勇敢地解读人性。
最后,我想借用书里的一句话来做总结:“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善当然存在,但恶也可能一直存在。歉意不一定能弥补,伤害却有可能被原谅,忏悔也许存在,都无法强制,强制出来没有意义”。
作者简介:我是认真的果冻,一点小清新,一点小文艺,外加一点小污心。随心看世界,随手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