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再设计
此刻,我正在国家图书馆北区三层的自习座位上做第21次007作业。
上一次(第一次)来国家图书馆还是2014年,在锤子科技发布第一款手机smartisan T1前夕。那时的自己只是四线城市的小镇青年,有想法没见识,第一次到国家图书馆这么有逼格的公共空间,还是感觉挺震撼的。一晃四年过去了,又一次在锤子科技新品发布的前夕来到国图,真是冥冥之中的巧合。
虽说是为完成007作业而来,但来了之后就发现来对了。沉浸在国图这样的公共阅读空间,很能激发你的思考和写作。当然,你要把自己当做这里的读者和用户,而不是匆匆一过的游客。
此时,我旁边的书架上满是建筑设计类的图书,被众多专业设计类图书环抱,这真让人兴奋。自己本周的成长也与设计有关。
本周开听马力和罗子雄在知乎live上的讲座:设计师的成长之路。设计不同与艺术,艺术首先是艺术家的自我表达,而设计,一定要合理解决人们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杰出的设计师一定要具备持续的学习精神和能力。
本周听了金马课汤强的讲座:不谈eos的野心,只谈eos的logo。被震撼到了。原来eos的logo是一个神奇的七面体:chestahedron,由艺术家切斯特最先发现。他的研究观点发现,我们人体心脏内部血流原理还有地球的内部构造,都和这个神奇七面体的特性有关。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阅读这里:https://mp.weixin.qq.com/s/yV52pH4oRYIqa6uWlV45Eg 以往我们把心脏看成“泵”,把地球内部想象成球体的认知可能就此被颠覆。
本周还见了两位朋友。一位做了十年的高考美术培训,他自己学工业设计出身,也擅长室内设计。另一位朋友是这位朋友的朋友,在本地有一家注册的影视工作室,他自己兼导演和编剧,今年在爱奇艺平台上线了自己的网络小电影作品《歧途英雄》,反响和收入都超过了预期。这两位朋友都是有自己作品的人,听他们分享行业知识,不仅提高了认知纬度,也强化自己的镜像神经元:你也要努力成为有作品的人。
本周还一直期待这次的北京行,为了锤子科技15号的鸟巢新品发布会而来,期待一个革命性的产品发布。昨天一早抵达北京,相继去了三源里菜市场(脱不花信赖的菜市场),四元桥宜家,798艺术区(yellow korner),颐堤港(page one,造作,tesla,顺电,智米),把每一次出行都当做一次见识的机会。
明天这个时候,就要走进国家体育馆鸟巢,和3万多名全国各地的朋友,一同见证伟大的时刻,想一想还是挺激动的。最后,拽来第一次去798艺术区被震到的一句logo做标题: 想想再设计。自己今天的理解已经不同于13年第一次看到时的样子了,我想,我又成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