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
2020-04-07 本文已影响0人
刘江飞
![](https://img.haomeiwen.com/i20693568/b03f02b3ddf9ebef.jpg)
再批判性思维中,有三个部分:论题➕论证➕结果
论证:
再论证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我们再论证或者反思的过程中,我们所使用的概念一致吗,足够精准吗?
例如:比方说,朋友和熟人是一回事吗?聪明和狡猾是一回事吗?谦逊和卑躬屈膝是一回事吗?你看,如果分辨不清这些近义词,我们很容易混淆一些重要的区别,弄不清楚它们真正指的是什么。
这还算简单的,毕竟这些近义词是两个不同的词。有的时候面对同一个词,我这次用跟下次用可能指的就不是同一个东西了。比方真诚地说“你可真优秀啊”和阴阳怪气地说“你可真优秀啊”,两个优秀就绝对不是同样的定义。
甚至,如果在同一段思考过程里,我连续几次用到的某个概念,每次所指的东西都不一样,这显然就拖累了思考的质量。
比如:医生建议王富贵饮食清淡,医生可能想说的是在口味上做到清淡,但王富贵的理解却是不吃肉才是清淡,所以按饮食清淡这个前提,医生认为蔬菜麻辣烫是不能吃的,王富贵却觉得蔬菜麻辣烫可以吃。
所以, 当我们在输出思考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用到一些关键概念,我们不能自己觉得前后一致就够了,我们还需要审视,这些概念会不会误导别人。
那么向大家介绍一个简单的方法:那就是,你直接在思考和论证的过程里,去把一件事定义清楚。
![](https://img.haomeiwen.com/i20693568/e4c61cd114f94ce4.jpg)
比方说这么一句话:
我认为复仇者联盟里的反派角色灭霸也是一个好人。我对“好人”这个词的定义是“无私的人”,而不是“具有利他精神的人”。
你看,基于这么一个好人的定义再来讨论问题,就比我们笼统地说“灭霸是好人”,要更能争取到认同者。
再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概念的歧义,当我们一起定义完一个概念,事情才可以接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