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天下》背后的历史(二)——窝囊的“开国皇帝”宇文觉
说到开国皇帝,大家脑海中的印象可能是这样的:或运筹帷幄、或威风凛凛、他们具备杰出的军事能力、老道的政治手段……但是下文要提到的这位,却是截然不同的画风。
他,就是宇文泰的第三子,北周的第一位皇帝,宇文觉(宇文泰是被追封的)。
除了长子宇文毓以外,宇文泰的其他儿子们普遍出生的比较晚。宇文泰35岁才有了这个嫡子,所以去世的时候宇文觉才14岁。
宇文泰受到儒家文化影响很深,觉得嫡子身份更尊贵。再加上宇文觉的生母是北魏的公主,有一半的北魏血统,改朝换代起来,支持北魏的臣子心里也相对容易接受。
由于这两种主要原因,宇文泰心中属意的继承人是宇文觉。而这个决定,为北周以后的政局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要稳定政局,肯定是立沉稳、能力强、熟悉政事,有主见,不容易被别人轻易所左右的人。年纪大的,相对心智更成熟,见识广,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皇帝年龄太小,外戚、宦官、诸侯、辅政大臣等各方势力都趁机蠢蠢欲动,扰乱朝纲。最后皇帝不是受制于这股势力,就是受制于那股势力。
比如东汉的外戚梁冀,一开始就居心叵测,为了把持朝政,接连立了几位年幼的皇帝。然后利用皇帝年纪小,反击能力弱,横行霸道了很久。他的存在,把那个时期的社会搅得乌烟瘴气。
因此,比起成年的宇文毓,当然是宇文觉更容易控制。
除了像康熙帝这样的政治高手,14岁就除鳌拜,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否则年纪太小就即位的帝王,别说亲政,连生存都成问题。
宇文觉显然没有继承父亲的政治天赋。他哪里是开国皇帝啊,真的只是宇文护的工具而已。
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他或许能做一个守成之君。可偏偏他处在外有北齐、梁等强敌、内有权臣宇文护这样腹背受敌的政治环境中,所以他注定是悲剧。
在剧里,宇文觉的台词经常是“宇文护嚣张跋扈”,上朝时谈起政事,连离京城不远的军政诸事也几乎一窍不通。遇到点事就慌慌张张的,还喜欢发脾气。羞辱宇文护,欺负阿邕。他的人设,实在是太讨厌了。他是自己选择在作死的路上一去不复返啊!
剧中,除了妻子元皇后对他有夫妻情分,独孤信因为先帝的原因竭力辅佐他以外,他真的是众叛亲离,孤家寡人了。
但是不得不提的是,真实的宇文觉和剧中的人物形象相差甚远。他虽然在位的时间很短,却进行了多次免税、减税、赈灾。可见他是体恤百姓的。
他也敬重和宇文泰一起打天下的老臣,说过“同姓者如弟兄,异姓者如甥舅”。能说出这样的话,情商不会像剧中那样低得令人发指。
所以,也不用太羡慕别人出生好,顶层的圈子,斗争的复杂和惨烈程度超过一般人的想象。高位者,不能行差踏错一步。居高位者,一旦斗争失败,轻则身死,重则家族俱灭。用如履薄冰来形容高位者的日常,再恰当不过了。
宇文觉性子太傲了,忍耐力不够,和他的弟弟阿邕卧薪尝胆多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许和他从小没吃过什么苦有关。他在手段、人手等各方面都拼不过宇文护。实力不够,压不住别人,即使坐在高位,也注定呆不久。
实力不够时,只能隐忍,慢慢积蓄力量。可切记,隐忍只是手段,不是结果。不能让忍把自己原本的目标都忍没了,最后真的成窝囊、懦弱的人了。
每天对着自己不喜欢的人和事,却不能表现出来,摆脱这些事物的举动也不能为外人所知。说的和想的、做的不一致,导致认知失调。【1】认知失调是很痛苦的,简直是摧毁人意志的利器。管理好这段特殊时期的情绪是决定能不能熬过去的关键。
说到底,宇文觉也算是个悲情人物了,并不像电视剧里的那么招黑。他,只是身不由己的一个普通少年罢了。
[1] 费斯廷格提出来的一种理论
参考资料
周书 帝纪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