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应该平凡且温暖

前些日子一部电视剧红遍了大江南北,它就是由雷佳音、辛柏青、宋佳主演的《人世间》。这部电视剧可以说是一部中国百姓的生活史。
它是根据梁晓声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作者立足底层,直指人心,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抒写情怀和热望。作品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让人百看不厌。 正是因为这部电视剧,我想要了解梁晓声,想要读遍他的所有作品。
今天在书店看到一本书——《出格》,这个名字就深深地吸引了我。 出格有两个意思,一是指言词、行为超出通常的限制,越出常规。也称出圈儿。二是指与众不同,出众。很显然,这本书名应该选第二个解释。这本书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
《出格》的开篇就是梁晓声的《哥俩好》,我试图在这本书中找到其他作者与梁晓声的共通点。 这本小说集是梁晓声、蒋子龙、乔叶等12位著名作家的短篇小说集。每一篇故事都贴近生活,讲述平民百姓的幽微和庞杂,人与人之间的撕扯和温情,再现普通人生活的平凡和温暖,治愈疲惫的心灵,抵抗生活的重力,唤醒我们的勇气和力量。
01身处逆境,境随心转
《出格》这本书中梁晓声写的《哥俩好》是一个暖心的故事。写的是武汉疫情期间,父母双双被封在了武汉,相差十五岁的哥俩留在北京的家中。刚上大一的哥哥担当起了照顾只有五岁的弟弟的重任。
哥哥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变成了任何事情都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还要照顾年幼的弟弟。 两个月的时间,哥哥不仅学会了做饭洗衣服等各种家务活,还把弟弟照顾得很好。
而弟弟也不再动不动就哭闹,学会了自己整理房间,不再挑食了,变得懂事了。
哥俩的关系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五岁的弟弟总觉得有一个大自己十五岁的哥哥别扭,通过两个月的共同生活,弟弟觉得有这样一个哥哥是挺美的事,兄弟俩的关系变得融洽了起来。
这让我想起弟弟前几天发到家人群的一照片:餐桌上杯盘狼藉。弟弟给照片来了一段文字说明:一个在读大学生和一个已毕业研究生造的场景,没有一个人想起来洗碗这件事…
不用问就是我儿子和侄女的杰作,这肯定是弟弟和弟媳工作忙,让俩人自己解决午饭导致的。
我批评儿子的时候,他还振振有词地说:“饭是我做的,洗碗我就不管了!”
俩二十多岁的人还像没有长大的孩子,没有一点责任和担当,这都是平时不让孩子做家务,惯出来的毛病。这俩孩子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成长起来,真让我担忧。
孩子如果在父母的羽翼下是不会长大的,适当的放手,孩子才会自立,才会有展翅高飞的一天。
02脉脉的温柔,暖暖的感动
《给母亲洗澡》是著名作家乔叶的作品,此文曾获得了百花文学奖。乔叶通过给母亲洗澡的过程中,将对母亲的记忆丝丝缕缕抽出,伴随着浴室中的氤氲之气,将母亲的一生慢慢地舒展开来。
作者给母亲搓澡,不敢使劲,因为得了满血栓的母亲比以前瘦多了,也更容易怕疼。母亲的背不再宽阔,身子像起了皱的棉布,得慢慢儿地搓。
作者回忆起二十多年前和母亲一起去澡堂子洗澡的情景。那时的母亲,只需要搓背。而母亲为我搓背的时候,只搓了一下。第二下我就忍不住大叫了起来,搓第三下的时候,我就从她的手掌心里逃了出来。因为母亲的手劲太大了,搓起来太疼了。
那一次,作者的背就被母亲搓出了一道道的血印子,之后还结了一层薄薄的痂。母亲当时没有用搓澡巾,母亲的手掌就像一块搓澡巾。
读到这,我热泪盈眶了。母亲的手为什么会成为搓澡巾,这是不言而喻的,终日的操劳所致。昔日的母亲给我搓澡,我因怕疼而被母亲责骂娇气。今日我给母亲搓澡,母亲却反而怕疼了,这是因为昔日强壮的母亲已经变得羸弱。
乔叶以朴实无华,温润如玉的语言为我们描摹出一位处处为儿女操劳的母亲的多种精神侧面,让我们在琐碎的日常中,收获丰富的生命体验与感动。
03变换心境就是变换生命
“所谓绝望就是心死,心绝路才绝。有什么念头,就有什么命运,变换心境,就是变换生命。”这句话出自《出格》这本书中蒋子龙的《桃花水》。
改革的大潮使一部分人富裕了起来,同时也使人们的追求发生了变化。外面的花花世界使孙秀禾被出外打工的丈夫遗弃了,而到穷乡僻壤采风的大学教授却把她奉为女神。 在教授的鼓励下,孙秀禾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不再悲观绝望,重拾信心,大胆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生命的意义很丰富,不必死认一条路。当某条路走不通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改变一下路径,有可能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写在后面 《出格》这部小说集云集了12位著名作家的作品,再现了普通人的出格时刻。真实的情感漩涡、幽微的复杂人性、激烈的戏剧冲突,沉浸式的平民的视角,都融合于12篇现实的世情写作中。普普通通的小事,平平常常的生活,带给我们一点感动,一点温暖,一点感动。其实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平凡且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