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专题新韵选编

五律·独酌

2023-02-26  本文已影响0人  雲末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独酌武夷佳茗寄武夷兄

□ 雲末

秋浮大河水,月薄上阳墟。
踏雨期天末,吹云见本初。
极忠新主远,不进故人疏。
清动杯中渌,江山向醉予。

……………………

一白诗话

雲末者,字幼甫,杨森博士也,现任检察官。武夷者,唐殷也,北林子称之“南平子”。去岁九月,二位与北林子、文谷等拏雲诗友偕行,一起赴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参加诗歌公益活动,临别时,武夷先生赠送每位好友一款武夷岩茶。幼甫一直珍藏,舍不得品用。及至今年九月,时值秋季诗会临近,北林子翻出去岁在卢氏临别时写的《三门峡别南平子》:“清秋别上阳,雲树眺平冈。感念南霞客,又留茶半筐。” 幼甫才于“次日,好一番精心准备,三呼之后,黯然独酌…...遂欣记心得谢武夷兄。” (幼甫自述)

以微点评,曰,“茶乃道也”,确;诗言志也,确;解“极忠新主远,不进故人疏”,曰“写尽了人世沉浮和人情冷暖”,确。然而其后言之凿凿说此诗作是“独”写武夷先生的,我以为不确。

人生总有一些时刻,一些瞬间,触景生情,浮想联翩。

就像范仲淹铺宣擎笔,受好友滕子京之托请,用心写《岳阳楼记》,凝神之际,遐思万里,但见江湖之远,见庙堂之高,“是进亦忧,退亦忧。” 豁然有省,破空高吟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然后问:“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就像苏东坡,在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之夜,登密州超然台,把酒独怀,想念子由,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却道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人生至理,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旷世情怀。

楼,见修齐治平。月,见人生大道。

杯中之茗茶,隐约何所见?

在这个大时代的改革洪流中,司法工作处于这时代洪流之旋涡里,泥沙俱下,清浊相冲,个人得失与家国情怀纠结难解,郁郁寡欢,怨尤与自怜,缠绵悱恻。水沏入杯,茶叶漂转,“翻滚挣扎”(幼甫自述),抑或是世事浮沉,一时奔来眼底。大河之水,在这个时代,在自己的胸中。秋月薄晖,清影自怜,与“明月几时有”,异曲同工。上阳故郡(虢国故都,在今三门峡市),乃远古之思,寒雨踏莎,是时下之情。古今萦绕一怀,远眺江山,层云盖野,豁然道出一个“吹”字,不是拂云,不是拨云,不是看云,不是随云,而是吹云,胸中非有慷慨之气,不能发此一呼也!易宁点评说“巧用动词”,其斯之谓与?至于“极忠新主远,不进故人疏”,皆委婉之心曲,岂可确解?不必着意于“故人”是谁、“新主”何谓,关键是语境中的进退和亲疏。时光摇曳,把盏凝眸,低首冥思,幼甫他必想起“踏雨松蹊滑,冲烟蓼屿深。”(孙觌《雨中泊蜀山》),必想起“诚能拨去浮末,敦明本初,修先王之典礼,践大圣之规模,德彼品物,威加海隅。”(司马光《稷下赋》) ,必想起“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思绪缥缈,旷幽交织,字句错落,感悟参差,顷尔豁然,“心有江山,自生宁静;人如茶,江山如水,茶当做水最美的风景,水便是茶久等的故人…终,归于平淡清澈。” (幼甫自述) 遂以“向醉予”结句,却让我想起“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我料当时,这一句必也在幼甫脑际间一闪而过。

是故以寄友而表己怀,见清浊,见浮沉,见江山,见君子。

我说这一筐闲话,又哪里是在说幼甫呢?又哪里是在说自己呢?

大河卷旋涡,浅杯竞浮沉。
清浊俱可濯,唯有君子心。
故人隔山海,风雨共高吟。
约好初晴日,斟酌更相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