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这一点,减少不必要的烦恼
生活中我们可能见到或者听到类似的场场景,有的父母,为了孩子各种劳心劳力从“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的角度付出了很多,但是孩子却并不理解甚至认为父母干涉了自由, 也有努力做个孝子孝女的晚辈,总是想着去“管好”年迈的父母,却发现越管越难管,还有人为了朋友闺蜜的私事各种苦口婆心,最后却发现反倒滋生新的矛盾和隔阂,难道真得对方不懂自己的付出?难道真得不该管为什么不被认可?
最近在读《被讨厌的勇气》,发现类似上面的问题,其实只需要做好四个字:课题分离。课题分离也是这本书中的核心论点,联系生活日常来看,做好课题分离的确有助于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烦恼。比如对于日常中总说“为你着想””的父母,文中解析到,对于口口声声说“为你好”的父母应该自我反思,在处心积虑地为孩子规划未来时,到时是为了孩子的考虑,还是让孩子达到能够满足自我虚荣心的那个“目标”,也就是说当口中说“为你好”心里却“为了自己虚荣心”时,很可能就会忽视孩子自身的想法,自然也就会引起孩子的反抗,如此,最后便会让自己产生劳心劳力付出不被接受的烦恼。
不过,文中也指出,对孩子的课题分离并不是放任不管,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而课题分离之后是让自己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让孩子意识到有些事情是属于他自己的课题,父母只能给予引导货帮助需要自己负责。比如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
所以,如何做好课题分离呢?
主要是考虑“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比如,如果孩子选择“不学习”这个选项,那么由这种决断带来的后果——例如成绩不好、无法上好学校等——最终的承担者不是父母,而是孩子。也就是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当父母明确这一点时,就会给孩子更多的成长空间也给自己减少不必要的烦劳。
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好课题分离呢?
文中指出,有些情况下不是不会进行课题分离而是干涉别人的课题会更加容易。例如孩子总是系不上鞋带,对繁忙的母亲而言,直接帮孩子系上要比等着孩子自己系上更快。但是,这种行为是一种干涉,是在剥夺孩子的课题。而且,反复干涉的结果会是孩子什么也学不到,最终还会失去面对人生课题的勇气。
还有一点,便是受了我们本能的“回报思想”所左右。如果人际关系中有“回报思想”存在,那就会产生“因为我为你做了这些,所以你就应该给予相应回报”这样的想法。但实际,我们怎样做是我们可以左右的,是属于“我们的”课题,但是我们付出之后别人如何看待、是否给予我们想要的回应那是属于“别人的”课题。但受回报思想左右,我们在潜意识里便不能做好类似的课题分离,因此便受到别人看法或者回应的困扰,也让自己的付出不那么纯粹。
印象深刻的是文中哲人提到自己修复和父亲关系的过程,他和父亲和关系很复杂,彼此不合,
“当我下定修复关系之“决心”的时候,父亲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怎么看我、对我主动靠近他这件事持什么态度等,这些与我都毫无关系了。即使对方根本不想修复关系也无所谓。问题是我有没有下定决心。”随着他自身的主动改变和变化,最后父子关系变得很好。
提到人际关系,人们往往会想起“两个人的关系”或者“与很多人的关系”,如文中所言,如果能够理解课题分离就会发现,其实一切的卡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到底怎样,其实取决于自己的选择和行动,如此,也就不会被不必要的认可欲求所束缚,也把原本属于对方的课题和相应的选择空间还给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