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点领导力之核心——感召
在生活和工作中,下面的场景你有没有中枪的:
我的项目很好,商业模式也是很棒的,可是跟好多人聊了,他们就是没啥反应,一年了,我的销售量还是1000万左右,跟去年差不多,没有增长;
我虽然是店长,但是下面的员工不好带啊,有时候他们就是不听我的,感觉还跟我对着干,私下里还说我坏话,没办法有时候为了完成老板交代的任务,经常自己加班加点的干,很累啊!
我老公天天到家就知道抱个手机,也不理我,问一句还不耐烦,什么事都不干,我在外面既工作,回来还得做家务,不知道嫁个老公干嘛的,还不如一个人过轻松呢。
这该怎么办啊,孩子天天就沉迷于手机,手机一拿走,就不高兴,各种脾气,也不好好学习,上了补习班也不顶用,愁死人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7236634/d43b8db90e831725.jpg)
……………
我们有时候很羡慕别人,夫妻关系总是很和睦;在单位总是那么有人缘;谁都愿意和他在一起,听他的建议;他家的孩子学习从来不用操心,各门功课都很好;
……………
总是认为自己的能力差、脾气差、学历差,等等,其实都不是,是你不懂得感召别人。
什么是感召?
![](https://img.haomeiwen.com/i7236634/a2425d8af7e24200.jpg)
从字面上理解,感召就是感化并召唤。教练技术对感召的定义是:激发他人理想,从而自愿采取行动。 感召的原因是理想,感召的出发点是不断印证,感召的主要表现是启发。
我们很多时候不是从根源或者不想从根源去看待存在的问题,总是寄希望于方法论。
举例——孩子的学习不好怎么办
认为孩子的成绩不好,是别人培优、我们没有培优的结果,理所当然的为孩子做了一次决定——去补习班。
这就是作为家长最容易犯的武断的错误,如果培优真的能解决孩子成绩的问题,那每年高考不至于有那么多人落榜,不是每年都学了N门补习课吗。
人最害怕的是人云亦云,被现象迷惑,大脑一点都不愿意动。
所以就忽略了事件最重要的因素——那个人,很多时候,我们都不会去问问孩子发生了什么,总是喜欢以过来人的身份,自以为聪明的打听别人家的孩子怎么了,然后我们的孩子就怎么了。你知道吗,其实孩子最讨厌的就是父母拿自己跟别人比。
如果你能懂一点感召,就不会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待孩子。
当我们静下心,忘记自己是家长,放弃自己的很多固有认知,和孩子面对面聊一聊的时候,你就会听到孩子的心声。
他的兴趣,他的喜好,他的目标,他的讨厌,他的理想………成绩不好,他理解的原因,他的困惑,他希望得到的支持和帮助,他希望获得的认可,哪怕只是一点点……
我们可以支持孩子的理想,因为人生是他们自己的,不是家长这代人可以左右的。
当我们去理解他的理想,并鼓励他采取行动去实施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充满了力量,他开始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就算是要补习,也是他主动提出来,因为他需要,那是他的目标。
![](https://img.haomeiwen.com/i7236634/91faecac1edbcfbb.jpg)
我们只是做了一个聆听和激发的动作,结果就全然不同。
我是一位家长,我的孩子就与众不同,她没上补习班,每天用手机,她的成绩也不算差,但她通过手机认识的世界,却是我们无法给予的。
甚至有的时候,很多知识是她一个六年级的学生给到我们家长的。
这是以孩子为例,其他的关系也是一样的,比如夫妻关系,比如上下级关系,比如合伙人关系等等,都是把焦点发在对方身上,激发的永远都是对方的理想,当对方想要的和你想要的交叉的时候,那就是共同的目标。
我们很多时候都想去控制,都认为自己的认为是对的,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一切,其实呢,没有绝对的对错,有的只有共同的目标,如果这个人跟你有某种关系的时候。
谁也没有办法说服谁,有的只有感召。只要不是一个人与世隔绝地独居,你要么感召别人,要么被别人感召。
我们为什么考大学?是因为被社会、父母和老师感召;我们为什么追求成功?是因为不断被成功者感召;我们为什么要克服坏习惯?那是因为被好习惯感召。
个人一点小分享:
在我自己的实际工作生活中,我是经常去用感召的,尤其我是一位营销策划人,现在我用的都是感召营销。
如果你懂得感召,同时也了解营销的话,那恭喜你,活的特别有活力和价值。每天都会被遇见的人和发生的事感动着,这样的人生是你想要的吗?
我们要站在对方的角度,给予鼓励和贡献,寻找共同目标,激励彼此去行动,拿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成果。活成了一个感召者,一个有影响力的人!!
下一篇说说感召在营销工作中的运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7236634/2e665613dd9716d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