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谷集写作自律训练营读书笔记

文海撷浪<之五十三>

2019-01-02  本文已影响21人  武商路漫漫

文/王漫

导语:

我泱泱大中华,乃五千年文明古国,国学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雅士,留下许多精妙的故事,浩如烟海。笔者只撷取其一部分,分享给文朋诗友,命名《文海撷浪》。
文海撷浪<之五十三>

轶闻趣事

①未曾动笔先展卷

毛奇龄是清朝著名经学家、文学家。他以博洽闻名,但每次作诗文前,总是摆满书籍,对于自己要写的内容详加考订后,方始落笔。

毛奇龄很宠爱小妾曼妙,他的妻子十分嫉恨,就对毛奇龄的学生们说:“你们以为他真的很博学多才吗?其实他就连作一首七律,都要翻一大堆书才能写成。"

毛奇龄知道后,对他的学生们说:“我每动一次笔,翻检一遍书,那么多书中的典故就可烂熟于心了,日积月累,自然就可达到博洽的程度了。你们像我一样地去学习,不要听妇人那些话。"

②作诗非仓促能致

吴兴诗僧皎然工于写律诗。一次,他去拜访苏州刺史韦应物时,知道韦应物擅长作古体诗,恐己诗体与他的诗体不合,不被欣赏,于是在旅途中,殚精竭虑,作了十余首古体诗,作为进见之礼。

谁知韦应物看了之后,只是和皎然寒暄了一番,对诗篇不作任何评价,皎然十分失望。

第二天,皎然将自己的旧作拿出来献给韦应物,韦应物边读边不住地赞叹,对皎然说:“大师几乎丧失了诗名,开始你为何要曲从老夫之意,把你最擅长的律诗拿出来呢?诗人各有所长,并非仓促之间能改变风格的。"皎然听了,很佩服韦应物的鉴别。

③只有一字未妥

唐朝末年,王贞白诗名盛传。他把《御沟》诗编在诗集卷首:“一派御沟水,绿槐相荫清。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鸟道来虽险,龙池到自平。朝宗心本切,愿向急流倾。"

他认为此诗完美无瑕。于是将诗呈给贯休和尚,贯休看后,说:“很好,但只有一字未妥。"王贞白不高兴地离不了。贯休说:“此人思维敏捷,一定会领悟过来的。"就在手上写了一字。

时间一长,王贞白又来了,很愉快地说:“已改了一字,是'此中涵帝泽'。"贯休摊开手掌,掌心写的字正好与王贞白修改的字相同。

④坐来云我共悠悠

梁章钜在京城时,曾和吴嵩梁谈论诗歌,吴嵩梁极力讥笑黄景仁写《黄鹤楼》必定用崔的原韵,认为黄景仁是胆大气粗,而且“悠"韵黄景仁未必押得妥当。梁章钜也认为,即使以黄景仁诗才,也未必能作得好。

恰好书架上有黄景仁的《两首轩诗抄》,梁章钜拿出来翻到这首诗,当吴嵩梁读到“坐来云我共悠悠"一句时,就拍案叫绝,说:“不料'云'字下只添一个‘我'字,便押韵妥帖,黄景仁确是天才,恐怕无人能及呀!"

⑤只凭文章出名

方苞与其兄方舟以擅长写古文、时文而名闻大江南北。可惜方广舟英年早逝。方苞在康熙三十八年中举人,名声更大,古文写作堪称清朝第一。

他曾删改唐宋八大家古文,但唯独不会作诗。少年时,曾在京城将自己写的诗呈送给汪琬,请求加以指点,汪琬接过诗后只粗略看了一眼,就将诗稿扔在地上,大加诋毁。

接着方苞又将诗呈送给王士禛看,王看后也不加称赞。最后方苞去拜访刘体仁,刘体仁读罢,沉思片刻,然后慢慢道:“足下以后可以不必作诗,只凭文章出名就可以了。"方苞回到家里,非常懊恼,从此便不再写诗。

文海撷浪<之五十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