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自己是个普通人,然后按着自己节奏走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62860/f83a26efa4e6b589.jpg)
社会上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普通人,但是要认清自己是普通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或者我们虽然自己承认是普通人,但具体在事件中,还是会忘记自己是个普通人,所以产生焦虑。
我就是其中之一。
我是一个写作爱好者,在一个写作平台上,看到了太多的牛人,自然要向牛人取经学习。起初,多少是学到了一些知识,但是副作用非常大,让我陷入焦虑之中。
比如,平台上有人日更文千字以上。我问,咋能做到?人家答,这个也不难,千字文大概只需要半个小时,这个时间每天再忙还是能够挤出来的。你要学会随时随地,利用一切碎片时间来创作。
好吧,我觉得这些法子,人家是过来人,且已经被实践证明过的,肯定是大实话,我也要搬照学习。
可是照搬过来对我这个普通人来说有多难吗?
第一,千字文能不能在半小时之内写完?
我的答案是能,也是不能。当我心里有话想说的时候,或者偶然遇到一个值得一写好题材的时候,半小时写出一篇文章来,别说1000字,2000字也是能够做到的。但是,写文章时一个创作,大多时候为了写而写,硬是让自己坐在电脑前,敲打出的每一个字都是拼凑出来的,百字都难凑出来。有时候干坐半天,头起了还几个,一个都写不下去。
这时候,我质疑自己了,是不是自己不是那块料?幸亏某个作家说过,对自己来说,写作仍然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自己大多时候都处在深渊之中。看到这句话,普通人的的焦虑稍有缓解。出口成章或是一挥而就,那只是在偶然的时刻,灵光迸发的特殊时刻。
第二,利用碎片时间创作,能不能?
这个问题更是难住我了。人家说,在等车的间隙,在上课的课间,外出游玩的空闲等,都是可以利用起来的,时间就是这样凑出来的。
那么,按我目前的功底,我的实际情况是完全做不到。
我要提笔写文,虽不至于焚香沐浴,雅室肃静,但是我需要一块比较充足的,一个心无旁骛的时间段内,打开电脑敲字。
平台上好多人介绍说,有一款语音软件太香了,对着手机说话,几分钟就能输出几百字来。我也试过,目前我做不到,我习惯于在电脑上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出来,文章这种有逻辑的,遣词造句的严谨性的劳作,我的脑子跟嘴巴是严重的不合拍。这个法子看来也是不适合于我。
第三,写作是要有很大的阅读量作为支撑的,我又焦虑了,这么多的书如何看完?
听完那些培训课上介绍“一目十行”的阅读法,我又焦虑得不行不行了。我是一目两行都不行,我看书只能是一行一行,有时候还会重新回过头来再看一遍。就是这样,大多数书里的内容还是记不住,我何时能做到一目十行?看来这辈子是做不到了,那么我的阅读量是不是不够大?
如果你也碰到这样的焦虑,我现在告诉你,完全是自寻烦恼,完全是制造焦虑,这样的读书方法有啥用?对我来说一点用都没有。有人又说,不是所有的书籍都这样阅读,而是指某些书籍。那么我要说,这些一目十行阅读的,有什么收获吗?是想说明你的阅读量大,还是说明你的阅读能力强?
我不否认有人的阅读能力确实很强,一本书别人哼哧哼哧,费力吧啦地读下来,某些高手轻轻松松几小时能读完。那么我现在切身体会到了,那不是运用了一目十行的阅读法,而是人家的阅读功底厚,理解能力强,书中的内容很快能吃透,有的甚至超过了作者的见识,自然是翻阅一下就能了解。
所以,我是极力反对快速阅读法的(我真的无法相信那种速读),如果你读的是一本好书,那就老老实实读下去,不要去预设多长时间读完。如果暂时无法读下去的,那也不要紧,说明你的知识储备暂时还够不着读这本书的高度,那就放一放,再选另一本读就是。
说了这么多,我想说明的是,每个人的个体情况都是千差万别,如果你轻信了某些说法,自己又是做不到,严重地怀疑自己,整天焦虑不已找罪受,太不值得了。
普通人,具体到个体,找准自己的节奏,坚定自己的目标,走自己的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