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回医回药鼎盛时期

2018-12-14  本文已影响126人  海海_5fee
中国回医回药鼎盛时期

元代是西域方药东渐中原最鼎盛的时期,《明史·西域传》称:“元时回回遍天下”。“回回”是中原人对西域信仰伊斯兰教人的统称,包括阿拉伯人、波斯人、维吾尔人、回纥人等。

1204年,铁木真命畏兀儿人塔塔统阿以阿拉伯文字为基础创造蒙古文字,史称“回鹘式蒙文”,揭开阿拉伯医学大批传入序幕。至元十年(1273年) 始立元秘书监 专门收集伊斯兰医学书籍,现可考有13部,《回回药方》及《忒必经》就属这类书籍。至元十四年(1277年)始置“尚膳院,秩三品,以提点尚食、尚药局”,由回回人掌事,主持皇家药膳及制药、制香工作。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在大都、上都始置“回回药物院二,秩从五品,掌回回药事.”

大德元年(1297年),“诏遣使伺民疾苦……置各路惠民局,择良医主之”,多由阿拉伯医生执事主持。

大德六年(1302年)“丙子,升广惠司秩正三品;掌回回医药”。“掌修制御回回药物及和剂,以疗诸宿卫士及在京孤寒者。”元朝先后专设6个机构研究和推广阿拉伯医学,这在中国医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蒙元时期回医药的创始人之——艾莎(Isa,公元1227年——1308年),出生于医学世家,著名的阿拉伯名医。他曾被忽必烈命名主持广惠司(相当于国家卫生部)。

艾莎利用广惠司的平台充分将阿拉伯伊斯兰医药与中医进行交融汇通,形成独具特色的回医药医学体系。并在中国大都(北京)创建首家阿拉伯式的回回医院——京师药物院当时的回回医生能治愈多种疑难杂症,并且都能进行外科手术。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元大都的回回医生曾为一小儿做过开额切除毒瘤手术。所以,这个时期,是我国中西医结合历史的真真开端!

活跃于民间的回回医生,也叫胡医、铃医,因其医术高超而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

回医药学是回回人在继承古代阿拉伯-伊斯兰医药学的基础上,汲取中国传统医药学的精髓,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族医药学,它与伊斯兰教宗教哲学思想密切相关。

回医药学是东西方医药学经过两次东西合璧高度结合的产物:第一次东西合璧的产物是阿拉伯伊斯兰医学;第二次东西合璧的产物是回医药学。

根据研究,回回医学是以“人天浑同”与有机整体思想为主导;以元气一元论与阴阳七行学说为基础;以动态和谐与过程论的观念,探索人的生命活动中身体和心性健康的整体规律,以及其与疾病失序的关系;以辨质为主结合辨证、辨病、辨经,论证养生、预防、治疗、康复为特点的一门综合性实用学科。

回医理论非常深奥,为了便于分析,用以下“公式”来表述:

真一(单另独一,绝对实体)——元气(第一物质,万有之始)—阴阳(阴“静”阳“动”,是万物生化的依据)——四元、七行(水、火、气、土,是天地定位之基)---三子(金、木、活)——万物始生——人(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体)

 

天人浑同的“真一”内涵妙质元气,元气两仪阴阳,阴阳化而生火,水火交错,万物化生,水得火而生“气”,火暴水而生“土”,土与水合而生“金”,气与火和而生“木”,水、火、气、土四者共合而生“活类”,金、木、活三者在天地化育中称为“三子”,而当三者形成后万物莫不靠它而资生,所以又称三母。

在自然生化过程中,万物按一定生成次序先后问世,先者为其胜,为其名,但这只是就其主流而言,其实金、木、活三者相互交错,三气无所不至,万物而生。 回族先贤认为,在自然形成的过程中,若金气胜,金气流行,山得之为玉石;水得之为蚌珠;土得之为五金之矿;草木得之为草木之情;一切万物得之,而各成其坚明定固也。

“木气胜,木气流行,山得之为嘉植;水得之生萍藻;沃土得之生禾稼;瘠土得之生草毛;四植之中、禀土胜者为坚质;禀气胜者为囊空;禀水胜者多繁花;禀火胜者多果实。而要皆得此木气以化育者也”。

“活气流行,生于山者为走兽,其形体与丘陵似;生于林者为飞禽,其毛者与枝叶似;生于水者为鳞介,其鳞甲与水波似;禀气土胜者性温;禀火土胜者性烈;禀气水胜者性贪;禀水火胜者性暴,而要皆得此活气以化育者也”。

由上可以看出,无金则木不生,无木则鸟兽不育。抑万物之主,皆从地出,自下而上也,故金藏土中,木见土外,鸟兽则飞行于空中,可见金、木、活“三子”堪称万物母,它与四元(四奇形)化育之功相同,皆为人和万物的基本物质。

对方位及天空,回医先贤认为,当四元、气、水、火、土形成的同时,方见四方,即气位为东方,土位为西方,火位为南方,水位为北方。空中天地者,近于地者“温际”;上于温者“湿际”;再上者“冷际”;近于天者“热际”,此乃四际分空之论。这四际分空又是气火水土“四元”聚结而成,温际属土,其气和平;湿际属水,其气稍冷:冷际属风,其气肃冽;热际属火,其气炎热。四际之气皆为人与万物所仰藉,并使之因时而得而所。

回医先贤认为:“人不能先天地而自立,天地万物亦不能无人而自有,万物为人之护卫,人为万物之枢机”。也就是说人类的进化和大自然的形成是同步的。回族医学对人类的进化也是用以元气学说为基础,以阴阳七行为理论框架来解释的,认为从大自然元气发露至而成人身必须经过六阶段,即:

①“浑同品(是元气发露始有的浑论之象);

②“起化品”,阴阳分(相当于元气两仪阴阳阶段);

③“广化品”(相当于阴阳开始广化万物的阶段,象著于水、火、土、气四元出现);

④“正位品”(相当于水、火、土、气四元形成后,灭地定位,万物始化阶段);

⑤“蕃庶品”(相当于水、火、气、土、金、木、活,此四元三子相互作用变生万物的阶段);

⑥“成全品”人类出也(相当于人自然形成之阶段)。此六个阶段无不体现了 人天原始浑同的统一及进化过程的和谐,虽属古朴,但较概括而形象。

回医学理论的病因学、病理学、病机学、脏象学等,仅从现有的历史资料中难以释全,但从《回回药方》残卷中所提及的关于人体医学、病理病机学、病变部位来看,盛于元代的中国回族医学是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特点主要是:回医学将古希腊的“四体液”学说改造为“黑、红、黄、白”四液,并将其纳入元气,四象理论中加以运用。此外又将“冷热干湿”说改造为“温际、冷际、湿际、热际”说,并与四元配合作为病因病理学的组成部分,这也说明了回医学是东西方医药文化高度结合的产物。

中国回医回药鼎盛时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