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果真输不得吗?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似乎已成了育人之道的金玉良言。因为这样的一句话,因为这样一个出发点,我们的学校,老师,家长和孩子似乎处在随时备战起跑的状态:题海战术,深更半夜孩子们还在埋头做题,课间争分夺秒,学校食堂门口排队打饭的空档孩子们也在背书、写作业;家长忙着给孩子选好的学校,放学后或周末,家长带着孩子奔走于各种特长班。为人父母的我们也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不少准妈妈为了自己的孩子更好更强,从出生时间就开始精打细算。中小学生的辅导班自不必说,幼儿园小朋友的兴趣班也不必说,就连1至3岁的小宝宝也躲不开各种早教班、启蒙班,零岁就开始教育,妈妈自怀孕以来就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帮孩子在起跑线上“抢跑”。
在不少早教中心里,我们也看到一边是老师发出各种口令要宝宝听,做出各种动作要宝宝模仿;一边则是面对小宝宝们在地板上爬来滚去、哭哭嚷嚷,根本无暇顾及的老师。一节课在闹闹哄哄中结束,家长的钱没少交,可这么小的孩子到底学到了什么呢?
给孩子报班苦学如赶场一般,除了让孩子背唐诗、学英语、练算术外,还要学舞蹈、学琴、学画、练书法,这边刚在这里上完一个班,就赶着去到另一边学钢琴,饭也顾不上好好吃一顿,只能边走边匆匆地喝杯牛奶和啃个面包……比大人上班还辛苦。
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于是,孩子的起跑线就在家长的规划下,在学校和各种培训机构的助推下,向着奥林匹克精神冲刺,在广阔无边的“学海”里追逐“更早、更高、更快、更强”。
让我们也不由地心生疑问,究竟什么才是“起跑线”?这所谓的起跑线在哪里呢?在幼儿园?在小学?在给孩子上个好的学校?在高分数?在考名校?在于孩子会各种技能技艺?
我们不难发现,所有以上的起跑线都局限在了一个非常狭窄的空间里——技术、技艺、技巧,而忽略了育人的一个根本。人之为人,不在于培养一个多技艺的工具,而是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和生命体验。
究竟什么才是孩子的起跑线?孩子的起跑线究竟输不输得?难道起跑线上的争夺真的能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和前途吗?方向远比速度重要,如果起跑线的方向没有选择对,那么所有的努力都将白费。
竞争虽然在生活中不可避免,但绝不是唯一的本质。相信大多数人都看过运动会上的长跑比赛,也清楚地知道:起跑时,冲在前面的人并不一定能笑到最后。我们也可以试想:在运动场上,如果一个人连起跑线都输不起的话,他还有勇气面对和坚持后面的赛程吗?一个人连起跑线都输不起的话,他能赢在终点吗?一个人连起跑线都输不起的话,他将怎样面对生活?如何立足社会?
如果我们沉浸在“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中,孩子体验不到童年生活的美好,也许就会让孩子的人生真正输在了起跑线上。现实中,不少孩子就是因为家长“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压力影响,对生活失去了价值认知,有的在后面的发展中迷失了,有的甚至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让家长欲哭无泪。
我们也看到不少考试分数很高却连一点挫折都经受不起、书本知识丰富但责任意识匮乏、琴棋书画都会基本道德缺失丝毫不知感恩的孩子。
所有的这些,让我们不禁要去思考:孩子的起跑线究竟在哪里?
“不要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真是教育的要诀与真谛吗?人生真的是一场需要赢在起跑点的百米冲刺吗?学习是为了夺冠军,争第一吗?
人生真的不是一场需要赢在起跑点的百米冲刺,而是一场与自己赛跑的马拉松。学习不是为了夺冠军,争第一,而是为了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与习惯,是为遇见更好的自己。
如何培养孩子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对真善美的领悟,对生命和爱的珍惜,对挫折的坚韧,是陪伴孩子今后道路更为重要的礼物。
“相比于知识的传授,教育更重要的功能是点燃。点燃对美好生活的热爱,点燃奋发上进的动力,点燃追求真理的激情。”自立,自强,自觉,自信,是育人和立人的根本。一个孩子拥有了这些品质,我们还会担心他是否输在起跑线上吗?即使输在了起跑线上,他也能坦然平和地面待,我想这才是“不输在起跑线上”赢得人生的要诀。
写于201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