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开智读书会第二季 打卡专区

#新年觉醒day8#以《改变》为例,谈读书及读书笔记

2016-01-28  本文已影响134人  兰川

写在前面:

在开智读书会“十四天死磕一本书”第二季活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承蒙书友抬爱,我能有幸和大家以《改变》为例,针对理论性书籍,分享一点关于读书和写读书笔记的经验。在口头分享之外,我又将之整理成文,对一些没有说清楚的地方略作补充。

读书和写读书笔记是要“做”的事,这时却要“说”出来,本身就隔了一层。再加上,个人经验的适用性有多强,可靠性有多高,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逢我听到一个人说:“以我的经验来看......”时,便心下想:“要小心了......”,因此,我非但不建议别人向我学习,反而还要提醒我们大家不要对任何人的经验亦步亦趋。

但话又说回来了,大师们的读书方法和做笔记的技巧往往让我们“高山仰止”,倒是我们这些水平相当的伙伴们切磋琢磨一下,或许能有不一样的火花。于是我也就拿出自己这一点不值一“藏”的拙劣功夫,献丑了。

读书与读书笔记

文/兰川

不清楚一个人究竟需要读多少书,才有资格自称“读书人”;不知道以“读书人”的身份生活多久,才敢在人前谈论读书这件事。在“不清楚”、“不知道”的情况下,我以读书人自居了好几年,写了关于读书的文章有好几篇,甚至于一读书便要写些长短不一、或深或浅的读书笔记出来招摇。我对自己,也是够了。

够是够了,但仍没有停止招摇的意思。因为这招摇丝毫与他人无关——不把自己当演员,不当别人是看客,只是招摇给自己,看看今天的思想有没有呈现灵活的身姿。像徐志摩诗中那康河里的水草,招摇是展示自己的生命力,没想到引来了徐志摩,那竟是意料之外的事。可谓“草木有本心,何须美人折。”

言归正传,先谈读书。不谈为何读,不谈应该如何读,只谈我是怎么读的。

读一本书,一本完全陌生的书,像接待一位来访的客人,或像去拜访一位高人,自然要做些沏茶倒水的准备,或要带些伴手礼。茶水、礼物,就相当于一个人原有的知识储备,亦即读书的阅读背景。没错,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阅读背景进入一本书的。而阅读背景与新书的阅读之间,呈现的是一种相得益彰的关系。

以《改变》为例。翻开书之前,我并不知道我的阅读背景里哪些区域将被激活,但随着阅读的进行,目之所遇,自然牵连出脑中所思,这是一个同步的过程。

好比一个举着火把的人进入了山洞。若《改变》是火把,阅读背景就是山洞。火把会将洞壁上的书画照得更加清晰,足够亮的火把甚至会让你有前所未有的发现,而这正是阅读新书的目的所在。

例如,当读到书中“悖论”一部分时,我自然想到罗素用类型论来消解悖论的相关知识。后来发现,书中所讲的用逻辑层次理论来解决悖论问题的思路,其实质与罗素的类型论并无二致。只是,相比之下,作者本人对维特根斯坦更钟情一些,书中多次引用维特根斯坦的原话便是明证。就这样,在《改变》的照耀下,我又复习了洞壁上的罗素,还为他找了个伴儿。

当然,我们也可以将自己的阅读背景视为火把,将一本新书,如《改变》,视为山洞。大多数时候,我们便是如此思维的。

带着你的阅读背景进入一本书,你会对不同内容有不同的阅读感受。例如,《改变》以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来注释事物一体两面的相互关系问题,对于熟悉老子这句话意思的读者而言,这样的注释会是帮助,对于不熟悉的读者而言,反而成了障碍,于是这二者获得的阅读感受就完全相反——前者茅塞顿开,后者像是吃了夹生饭。

在此,我想多说几句。作为前者要特别有所警惕,越是用自己的阅读背景去肢解一本新书,从新书中获益就越少,因为容易犯“六经注我”的毛病。所以,阅读背景越丰富越深厚就越要“贴”着书读,对作者的本意越多理解,会越有读书的幸福感。而总吃夹生饭的读者,在读书上要更努力一些,可以走走停停,适时补点营养充充电。像遇到作者将这两句并举的情况,我们就要给自己补课了:

虽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孔子

哲学的目的是什么?——为围在瓶中的苍蝇指出一条出路。——维特根斯坦

后一句因为是翻译为白话文的缘故,理解起来相对容易。前一句出自《论语》,若对此陌生的读者可能会对其含义感到困惑,但由于二者并举,也就轻易放过,直接用后者来诠释前者了。其实,我倒建议不妨一查,查之后才会发现,这两句话并不全然在说一件事,这时你所获得的体验就比只知道后一句意思时的体验更加丰富了。

在阅读中,做个努力的不轻易讨饶求放过的人,其重要性还体现在,不被作者的“想当然”牵着鼻子走。比如,《改变》一书的作者认为,从数学角度理解群论会感到艰深,于是他直接用社会学的用语解释了一番。这样做固然不错,但他却忽视了数学的优势——不需要解释“起因”,因为是自明的。例如,为说明群的第三特性,有以下两种说法,请比较:

1.对于每一位群成员而言,群中总有一位与之相反的成员存在。

2.群G中,只要有a,必定有-a。

不知你怎么看,反正我认为第2种说法更易理解和记忆。若我当时被作者的个人感受遮蔽,没有在群论这个概念上追求它的数学发端,就很难获得更为轻松的理解方式。

总之,做个更努力更主动的读者,意味着要有点追根溯源的精神,毕竟“为有源头活水来”。

因我个人有点哲学的阅读背景,读起《改变》并不觉得困难,两天时间读完,六天时间整理完笔记,参考了一些书籍,复习了以往的知识,也更新了自己的“知识系统”。下面,我将自己笔记中牵涉到的书籍做一个罗列,以此说明我读《改变》的阅读背景:

《旧制度与大革命》,托克维尔;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史蒂芬·平克;

《思想本质》,史蒂芬 平克;

《欧美哲学通史》,南开大学出版社;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

《成功,动机与目标》,Heidi Grant Halvorson;

《学会提问》,尼尔·布朗、斯图尔特·基利

《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

以上八本书中,有五本是近期所读,已经成为我的阅读背景。虽然我于每本书中所能联系到的内容有时仅是几句,但当我重新打开这些书的时候,就意味着他们能为我所用,为我进一步阅读深奥作品提供助力。即便不去具体引用其中的语句,处于阅读背景中的书所给予我的思想营养,本身就在我读书的过程中展现了他们的力量。

以上关于读书说了很多。以下,就做读书笔记一事,略陈管见。

读书笔记的做法有多种,只我亲身实践的,就有几种,至于听说过的,就更多了。乱花迷人眼,究竟哪一种最好,只能说因人而异。

我读书的最初一两年,只做手写摘抄。后来因为懒,就改用Evernote键盘录入,但仍是一字不改的“搬运”。接着,还是因为懒,再加上闲暇时间有限,这种原本很好的方法也渐渐荒废了。再后来,学胡适把日记当成记笔记的地方,结果因为我是个素来凌乱的人,最终导致日记笔记傻傻分不清:上一段还柏拉图,这一段就写起了晚饭吃什么的事。

就在茫然无所措手足之时,灵光一闪,自制了些许小卡片,玩儿起了“索引”。我所谓索引,有这样一个生产流程:

首先,读书时就要有意识地在书上圈点画线作标注,最好能提取关键词。当然,有时会因阅读流畅不想被打断,就只是画线。而所画部分一定是前所未闻或对智识上形成挑战的部分;

其次,以上述方法读完整本书,中间不做摘抄等事情,因为一鼓作气对读一本书而言太重要了;

第三,全书读完后,书已“面目全非”时,就可以做索引了:在卡片上写下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等基本信息后,以关键词打头,依次罗列,标明出现这个关键词或者与关键词相关度很高的内容的所在页码,例如: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美)史蒂芬·平克,中信出版集团,2015年7月

[利维坦]p36,p48-52,......p278......

[自制]p93,p624......

这样做的好处是,为下一步主题笔记的生成做好准备,也为日后遇到有关“利维坦”的知识时,提供了查询的路径。当然,这种方法早有人用过,且用得比我好得多。同时,这种方法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也早已遭到了很多人的淘汰,但就目前而言,对我来说,还是很好的做笔记的方法。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都十分清楚我的笔记是如何产生的了。

最后,说一点“不建议”和一点“建议”。

我不建议大家按章节做笔记,因为会为自己树立起遮蔽视线的挡板,不能将前后相关部分连接起来。无论你准备对这本书写几个笔记,都要在读完整本书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才有统观全局的视野。

我建议大家的笔记要以“文章”的形式出现,而非简单的摘抄。虽然笔记并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文章,但用自己的话做诠释,有助于将所学到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使之成为你终身抹不去的阅读背景。

关于读书和读书笔记,就谈这些。一些浅见,不值珍视,是故和盘托出。大家费神了,祝读书快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