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知识系列】尽量选择与自己层次相当的人

2023-10-25  本文已影响0人  诸葛迁

社会是多样的,越是兼容并包的社会就越会拥有各种不同的人,否则就不会有我们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

不可否认即便再平等,人群也分为很多层次。即便是在一个群体中,甚至是一个大家庭中,人的层次也各有不同。这是因为自然力会把人分配成各种不同的样式。比如有人强势,那么必然就会有人弱势。所以一个什么样的群体都是什么样的人是绝对不可能的。

所谓“层次”一方面指的是社会等级,另一方面指的是人群的划分,比如不同职业,不同喜好。还有更重要的是我们认为一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惠及我们。比如一个人温文尔雅,我们会认为他层次高,是因为这种性格比较容易与我们形成互惠互利的关系。

具体到一个人的层次包含了很多内容,包括他的家庭出身,接受的教育,本人的性格,持有的价值追求,生存的环境,也包括他拥有的身份地位和物质财富。这些所有一切共同组成了一个人的层次。所以看一个人的层次需要综合考量,尤其我们现在社会组成比较复杂,不太容易从一个侧面就定夺一个人的层次。

比如一个人物质条件并不充裕,但他有较好的家庭传承,受教育程度也比较高,尽管比较拮据,但整体层次较高。典故“不吃嗟来之食”的主人公虽然饿死,但大众对他的骨气高度评价,至少这方面层次自然不低。如果出身粗鄙,没有很好的修养,但是突然爆发有钱了,尽管有些人会对他嗤之以鼻,但是总体上也不得不高看一眼。这些都是因为社会需求是复杂的,既需要精神上有高风亮节的人,也需要能聚敛财富创造物质的的人。当这二者不能兼顾时,就会出现评判上的差异。

我们择偶追求层次相当,目的就是将来生活能合得来,过得好。如果整体或者有一方面差距过大都没办法保证俩人能生活得安稳舒心,甚至可能根本到不了一块儿。

婚姻,做一比喻就是两个和尚抬水吃,比一个和尚挑水吃划得来。但前提是两个桶要差不多,一个大,一个非常小,那么其中一个和尚就划不来。大小差不多,但其中一个桶有块木板非常短,导致它盛不下多少水,结果也是一样。所以选择配偶全面体察还是很有必要,即便你是老实人,肯定也不想将来“忍字心头一把刀”。

想判断别人是否适合自己,首先要给自己一个真实的定义。能定义我们这个木桶大小的最重要的一块板是自己的家庭,相当于木桶的底。

走上社会就会发现,家庭的层次直接限定了大多数人能达到的水平。当然有些人境遇运气好一些,但是运气这东西是可遇而不可求。正常情况下一代人的发展不可能超出家庭原有的程度太多。因为每个人手中拥有的资源都有局限,能量也必定有限,那么相应的他能获取的利益也必定有个上限。

社会秩序越强,这种限定也越强,这才是正常社会应有的面貌。假如社会允许有的人通过一些手段一跺脚就能鸡犬升天,听上去很吸引人,但实际上那牺牲的是大多数人的幸福感,破坏的是社会的公平秩序,最后结果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变得一钱不值。

如今社会秩序愈趋稳定,家庭属性更能定义一个人。我们择偶首先应该寻找与自己家庭情况相当的人,如果这一点匹配,那么你们的很多条件都能相当,比如父母家人的层次水平,经济条件,生活习惯……至少大方向确定了。

然后应该考虑彼此的学历。如果在学校谈恋爱当然这不是问题,如果在社会上就应该找个与自己学历差不太多的。相当,或者男方比女方稍高一些都可以。必定通常婚恋搭配上男方可以适当优越一点。

之所以考虑学历,不是出于虚荣心,而是求学本身就是对人各方面有效的划定。

我们的体制内教学除了教授知识之外,很大程度还起到了筛选作用。我们中国人在小学中学阶段学习的知识实事求是地讲是很难的,尤其是相对于普罗大众,需要比较高的智力水平,比较安定的基因,较低的社会焦虑水平,现如今经济水平也加入进来。尤其高考又是一场残酷的洗礼。如果能达到一定的教育高度,大多数人至少在行为处事上能信得过。因为每一阶段都会淘汰很多人,仔细观察不难发现,那些上课喜欢捣乱的学生,他们的学业总会不尽人意。

当然这并不绝对,尤其是招生扩大化之后。各种办学乱象使得学历鱼目混珠。但相对于不同层次间的差异,相同学历间的差异还是要小得多。这一点要结合对方的品行断定,还要看他学历含金量。在品行能保证的情况下,可以降一个等级,也可以保证共同语言,更高或更低的就很难保证了。

追求相当,也意味着不要为了虚荣心盲目追求高学历者。尤其是普通阶层,有些人本不具备那么高的起点,为了追求一个学历煞费苦心,不顾一切都搭进去。这样的人往往自视太高,缺乏对家庭的责任,和他组成家庭能过上好日子吗?

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就要看对方的品行层次。相同的家庭,相同的学历,走出的人也会有所不同。

针对这一点,还是首先要做好自己,明确自己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准,然后再去衡量别人。正所谓“正人先正己”,如果以一个标准来择偶,那么我们自己首先应该严格契合那个标准。人都有维护自我的潜意识,如果对方的品行与我们的相差甚远自然就会本能地排斥。

老实人先做好一个老实人,然后看看彼此都有哪些习惯相同,哪些事彼此都不会去做,当然就能保证志同道合。老实人虽然也多种多样,一时受到的影响也不同,一时的境遇不同,但始终的第一共性就是讲礼貌,这一点应该是老实人择偶的第一判断。礼貌也不仅仅表现在打招呼上,应该反映在一个人说什么做什么,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及做正确事情的持久性。

以上这三点在择偶时应该结合看待,家庭是木桶的底,修养是木桶的壁,而礼貌则是一种理性,彰显的是一个人能不能管住自己,相当于木桶的箍。这样一个桶就成型了,可以用来承载婚姻,经营人生的泉水。

最后还要考虑彼此成就是否相当,也就是两个桶里的水是否相当。这个比较适合于年龄相对长一些的人,因为一般二十刚出头也谈不上什么成就,正处在“打水”阶段。等到各自桶里都有水就该适当考虑,否则落差太大难免生出不平,所以“攀高枝”或者为了解一时之渴过分将就都不被推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