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的原则(二)
《论语》学习之90302
【原文】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白话】孔子说:“用麻作的冕,是符合礼的;现在戴丝作的冕,节省了人力,我顺从大家。臣拜君先在堂下而后升堂再拜,是符合礼的;现在升堂才拜,很骄慢。虽然有违于众,我还是先在堂下拜。”
【思考之三】所有臣子都是选择拜上,而孔子选择拜下,会发生什么事情?
我们可以想像,如果所有的臣子都是选择“拜上”,而孔子选择“拜下”,会发生什么事情?当一个人的行为,与大众格格不入的时候,很容易会招致别人的非议,甚至诽谤。随俗是比较容易的,如果要违背大众去坚持真理、坚持礼制的话,那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力量的。
而孔子觐见国君的时候,会在堂下先拜,“虽违众,吾从下。”虽然和大众的行为相违背,孔子还是选择遵从古制,选择“拜下”,孔子事君尽礼,人家不遵守,他还是要坚持遵从。虽然全天下的人都在违礼,孔子他违背众人的意思,遵礼而行,事君尽礼。所以,《论语·八佾篇》孔子感叹说:“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当真正做到遵照礼节去侍奉君主的时候,在不明内涵的人看来,也许会看成是在谄媚。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孔老夫子给我们示现了儒家精神的三达德之一——“勇”。儒家从来不是柔弱的代名词,真正的儒家君子,骨子里都是有着一份超出常人的勇悍和担当。正如曾子所言:“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这样的人,也只有孔子、曾子、诸葛亮这样的君子。
夫子这种随俗的洒脱智慧,还有违众而行的勇气是从何而来的呢?朱文津老师的《逆境中行礼的力量》一文,给了我们答案。“礼的核心是仁,是古圣先王为人类社会量身打造出来的行为规范和行事准则,这些规矩中隐含着深刻的意义”。“礼就像一个高楼大厦的根基,根基坏了,大厦就会轰然倒塌,而根基不坏,大厦就会万古长存”。“夫子坚持、坚守的,是礼所维系的人类社会的万古基业,是一个仁者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即使天下所有的人都不守礼了、都去自毁家园,但仁者还是会坚持他依礼的行为,不懈地努力,为人类社会输送元气、传递关怀、带来温暖。”
【思考之四】这一章给我们什么启示?
本学习章,我们也能发现儒家精神智慧里非常灵动的一面。当“麻冕”变成了“丝冕”,虽然不符合礼制的规范,但夫子没有拘泥固执,而是选择了“从众”。孔子在实践礼的时候,在形式上其实是非常灵活的,可是在原则和内涵上,却是始终如一,非常的清晰和坚定。蕅益大师批注说,“卓吾云:真是时中之圣”。所谓“时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合乎时宜”,二是“随时变通”。这是儒家立身行事的大原则,是与时势一致的中庸之道,既合乎时宜,又无过与不及。孔子是那个时代的圣人,又是万古的圣人。他坚持原则,但是又不古板,如果说做礼帽也不能用丝做,只能用麻,那就古板了。钱穆先生说:本章见礼俗随世而变,有可从,有不可从。孔子好古敏求,重在求其义,非一意遵古违今。此虽举其一端,然教俭戒骄,其意深微矣。
南怀瑾先生说,孔子当时所处时代的情势,可以说和我们今日所处的环境是相同的。人与人之间的礼貌,都流于形式。只重外表不重精神。甚至外表的形态上也成问题,譬如现在的敬礼,变成纯粹的招呼,就是打个招呼而已。不但内心没有诚意,连外面形态姿势都是花样百出,像希特勒式地举一举手、傲慢式翘翘下巴,欧美式的哈啰、嗨,统统出笼,洋洋大观。
在今天这个时代里,我们又该如何在抉择中把握正确的原则呢?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经典中。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经典,学而知之,学到了圣贤的思想后,用在自己的身心上校对,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校对和调整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进步,顺便还能带来欢喜心,这样的欢喜心还能促进我们更加精进地学习。
我们要向孔子学习,内心要有清晰的目标、原则和宗旨,坚持“礼”的价值和精神,具体的落实,又可以灵活的应对。在现在这个时代里学做孔子,做“时中之圣”,这才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真正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