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技术

【教练对话练习】记录3

2018-06-10  本文已影响9人  莉言碎语
【教练对话练习】记录3

这周共做了3次教练对话练习

【教练目标:如何提升女儿的学习行动力】

当客户提出的教练目标看似在短时间内是难以达成,教练角色是帮助客户逐渐厘清当下聚焦的、可实现、可达成的小目标。围绕着目标的反复确认,客户一直强调将目标定下“如何提升女儿的学习行动力”,50分钟的教练过程结束,客户没有拿到想要的成果。而我的内心并没有如以往那样的失望与沮丧,更多是放在关注自己在这过程,较到位的地方,与继续提升的方面。稳定的状况是教练需要呈现,为自己高兴,与稳定的状态又向前进了一小步。做为定位是“终身学习者”的我,没有失败的教练成果,任何一次的教练都是不断学习精进过程。

【教练目标个人成长方面的困惑】收获:

将客户提出较为宽泛的目标,聚焦确定后再进行对此小目标的教练,最终确定“”辞职后最重要的可以先做什么?”

1、“想实现这个目标,目前的状况具体发生了什么”针对这个问题,健谈的客户会说出很多内容,需要帮助进行梳理,按1、2、3进行罗列

2、“刚才你谈到了这1……2……3……,这次谈话你最希望进行哪项呢”有时客户会给出选择,针对给同的选择进行下一步

3、“要实现这个目标,具体要达成的成果是什么?”帮助进一步聚焦

“达成这个成果有可能遇到的障碍是什么?”

4、“达成这个成果,你希望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激发客户让他看到自己的意愿,期待的画面

5、“辞职找不到工作,也很开心,这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反复激发客户看到、肯定自己的OK的,有资源做了选择。

使用“SMART工具与逻辑层次上三层”,打开了客户的思维限制。

客户给予的反馈:

(1)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找到了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2)看到自己是可以自己找到问题,并有行动计划

(3)很好的体验,激发想要行动的渴望

(4)有清晰的解决方案。

【教练目标:工作转型中的决定,有更坚定的理由】

第一次使用“力场分析”,非常的不熟,感谢客户的全程信任,我是照着工具卡片上的流程、提问,一步步进行,客户极高的信任度与解决问题的意愿度,磕磕碰碰完成了力场分析的流程。

“画T字,将制约力与驱动力分写下”I”的左右两边,并进行逐一打分”这些步骤的完成较顺利,对两力的要素进行提问时,我开始卡着了,翻出之前听课的笔记,生硬的提出问题,继续感恩客户的不嫌之恩,不论提出怎样的问题,她都跟进思考,最终,她拿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替她的认真感到佩服。

这次的“力场分析”后,激发了再反复听这堂微课。真的是很有必要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