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宰相富弼,性情耿直一心为民
富弼,字彦国,河南人。北宋时期政治家、外交家,文学家。
富弼是仁宗、英宗、神宗三朝重臣,史称其公忠直亮,临事果断,功成退居,朝野倚重,有大臣之风。
富弼在北宋中后期的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而又复杂的角色。今存《富郑公集》
01、幼年聪慧好学,被称“洛阳才子”
1004年2月13日巳时,富弼出生于西京洛阳。其幼年时就鹤立鸡群,非常聪明,读书孜孜不倦。
10多岁时,离家到洛水之南天宫寺读书,在这座寺院,富弼勤奋好学,赢得了众僧的敬佩。
他夜以继日地刻苦读书,有时候实在困得受不了,夏天则用凉水洗面,冬天就弄点雪揉揉脸,这就是“以雪沃面”的来历。
少年时的富弼写的一手好文章,为人气度不凡,举手投足都带有君子气概,因此博得了“洛阳才子”的赞誉。
02、受范仲淹赞赏,和晏素青结秦晋之好
颇有名气的范仲淹认识富弼后,也对他大为赞赏,称他为帝王的“辅佐之才。
宰相晏殊托范仲淹帮他择一佳婿,范仲淹说:“您的女儿如果要嫁给官人,那我不敢说知道。一定要选择国士,没有超过富某的。”
范仲淹还特意把富弼的文章拿给当时晏殊看,晏殊看后也是拍案叫绝。
他迫不及待想见到富弼,他见富弼谈吐不凡,决定要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富弼。
宋仁宗恢复制科举,范仲淹对富弼说:“你应当通过这种途径进入仕途。”
1030年,富弼一举高中,以茂才异等被选中,授官将作监丞、签书河阳判官。
晏殊得知后,将自己的长女晏清素嫁给了他,富弼和晏素青结成秦晋之好。
03、与范仲淹的君子之争
范仲淹虽对富弼有赏识之恩,但富弼对他也不一定言听计从,有时还与范仲淹争得面红耳赤。
北宋仁宗年间,山东贼匪横行,弄得民不聊生,老百姓苦不堪言,纷纷到官府告状。
当地官府无力镇压,便对那些盗贼采取怀柔政策,以礼相送,以求相安无事。
后来事情闹大了,朝廷派范仲淹严查此事。范仲淹心存宽仁,他认为贼匪实力强大,官府也确实兵力不足。
那些官员用拉拢代替围剿,并非狼狈为奸,而是保护百姓的权宜之计,应当予以理解和宽恕。
富弼认为山东州县长官拿着朝廷俸禄却姑息养奸,无异于通匪谋逆,必须严惩。
因为意见不合,富弼与范仲淹当面发生争执,期间情绪激动、言辞激烈。
很多人指责富弼如此以下犯上,实在是忘恩负义,辜负了范仲淹的知遇之恩。
他却解释道:“我与范先生是君子之交,当年他举荐我,正是因为我敢于提出自己的主张。
我承蒙范公提携有如今地位,如果为了报恩就事事与他保持一致立场,那才是对他最大的辜负。”
当有人在范仲淹面前指责富弼时,范仲淹的态度竟然与富弼如出一辙,他说:“我欣赏富弼,正是因为他不同俗流。”
04、为西夏战事多次献言献策
富弼任绛州通判,升任直集贤院,此时,西平王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政权。富弼上疏陈述八件事,请求斩杀李元昊派来的使者。
1040年正月,李元昊进攻鄜延路,攻占金明寨。钤辖卢守钺未进行救援,大将刘平战死,内侍黄德和带兵逃走。
事后,黄德和诬陷刘平向敌人投降。富弼请求巡按审理此案,最后朝廷派人查明真相,将黄德和腰斩。
这时西夏有二位首领前来归降,朝廷对他们只是补借奉职。
富弼说应当给他们丰厚的赏赐以便规劝人前来降服。事情传到中书门下,宰相起初不知此事。
富弼叹息说:“这难道是一件小事吗?而宰相却不知道!”更加极力论说此事,朝廷就听从了富弼的建议。
05、担任使者聘答,和辽使倾心而谈
1042年,富弼出任知制诰,纠察在京师的刑事案件。官吏中有伪造僧侣名册,开封府衙不敢治罪。
富弼告诉执政者,请求将官吏捉拿交付狱吏,宰相吕夷简对此颇感不悦。
正好辽国在边境驻扎军队,派大臣萧英、刘六符前来索要关南土地。
朝廷选择聘答的人员,都认为辽国情形不能预测,不敢前行,吕夷简因此推荐富弼。
欧阳修引用中唐大臣颜真卿晓谕淮宁节度使李希烈出使之事,请将富弼留在京师,吕夷简没有将此奏上报仁宗。
富弼入朝进对,叩头说:“主忧臣辱,臣下不敢爱惜生命贪生怕死。”仁宗为此深受感动,先让富弼接伴辽使。
萧英等进入宋朝境内,朝廷中使迎接慰劳,萧英声称有病不答谢。
富弼说:“我从前出使北方,病卧在车中,听到命令就起来了。如今中使到而你不拜谢,什么原因呢?”萧英慌忙起来拜谢。
富弼与萧英敞开胸怀尽情而谈,萧英十分感动,也不再隐瞒实情,就将辽兴宗所要求的一切暗中告诉给了富弼。
他说:“能顺从,就顺从他,不能顺从,就用一件事情来搪塞他就足够。”富弼将这些全部汇报给仁宗。
仁宗只答应增加岁币,并将宗室女子嫁给辽国皇子。
06、出使辽国,说服辽兴宗
富弼跟随辽国使者,去辽国和辽兴宗耶律宗真面谈。临行前宋朝要给富弼升官为礼部员外郎、枢密直学士。
然而富弼的回答是:“国家有急,义不惮劳,奈何逆以官爵赂之。”
在辽国的皇宫中,辽兴宗接见了富弼。辽兴宗说:“南朝违背盟约,堵塞雁门,增加塘水,修治城隍,让老百姓成为士兵,想要干什么?
群臣请求兴兵南下,我对他们说不如派遣使者索要土地,索求而没有获得,兴兵也不为晚。”
富弼说:“北朝忘记了章圣皇帝的大恩大德吗?澶渊战役,章圣皇帝如果听从各位将领的建议,北朝军队将一个也不能脱逃。
北朝与中原互通友好,这样作为人主独享其好处,但臣下一无所有。
如果要发动战争,就会利益全部归于臣下,而人主就要承担祸患。因此奉劝发动战争的人都是替自己考虑罢了。”
富弼又说:“堵塞雁门,是为了防备赵元昊。塘水开始于何承矩,这件事在互通友好之前就有了。
城隍都是修理好的,让老百姓当士兵也是为了补充军队的缺额,并不是违背盟约。”
辽兴宗说:“没有你的话,我不知道其中的详情,但所要求的土地,是祖宗过去的地盘。”
第二天,辽兴宗召富弼一同打猎,将富弼的马靠近自己,又说获得土地就可以长久欢乐友好。
富弼反复陈述不能这样,并且说:“北朝既然以获得土地当作荣耀,南朝一定会以失去土地为耻辱。兄弟之国,又怎能一国荣耀一国耻辱呢?”
打完猎后,刘六符说:“我们君主听到您所说的荣辱的话,意向十分感动觉悟。如今只有结成婚姻才能够商议了。”
富弼说:“婚姻容易产生埋怨隔阂。本朝长公主出嫁,所送聘礼不超过十万缗,哪里有像岁币那样无穷的利益呢?”
07、为和辽国达成共识,撕碎家书,斥责岳父
富弼等待辽国的回复,就在这时,富弼居然收到了一封家书,富弼不敢想家里发生什么事。
他需要绝对的冷静,富弼根本没拆这封信,他竟然撕了,又慢慢的在火上点着,眼睁睁的看着书信化为灰烬。
由于富弼的坚持,辽国放弃了对土地的要求,答应收钱。双方还协商了三个条件:
1、两国交界之处湖塘不得扩展;2、两国均不得无故向边境增兵;3、不得收容对方逃犯。
至此富弼终于长舒一口气,心急火燎的赶回汴京准备合同,他特意禀告宰相吕夷简,一定要把同辽国皇帝约定好的三条写进国书之中。
吕夷简满口答应,为了加快进度,还催富弼快点返程,国书写好后由专人快马赶上富弼给他。
富弼拿到国书后,冒着私拆国书的罪名,打开看了看,书中果然没有了千叮咛万嘱咐的三条。
富弼非常气愤,好不容易谈好条件成了泡影,他辽国也不去了,直接掉头就回到汴京到宋仁宗面前告状。
宋仁宗找来吕夷简询问,而吕夷简只是轻飘飘的一句话:不好意思,我搞错了,误会,都是误会啊。
富弼听了气得破口大骂,富弼的岳父大人晏殊出来打圆场,晏殊说:“夷简决不为此,直恐误耳。”
富弼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没有想到晏殊跟吕夷简一样是个求和派,不顾国家利益只求能保自己乌纱性命。
富弼越想越气,他指着岳父的鼻子怒不可遏道:“殊奸邪,党夷简以欺陛下!”
意思就是,晏殊是奸邪之臣,党同吕夷简祸国殃民、欺瞒皇上。
晏殊有苦难言,吕夷简不明所以,就连宋仁宗都无言以对了。
08、二次使辽,据理力争
国书被重新修改,富弼连忙赶到辽国,他到达时,辽国不再商议结婚之事,一心要增加岁币。
辽兴宗说:“南朝将东西给我们时言辞应当说‘献’,否则就说‘纳’。”
富弼为此据以力争,辽兴宗说:“南朝既然害怕我们,对这两个字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我们率领军队南下,不后悔吗?”
富弼说:“本朝兼爱南北,因此惮烦于更改和约,又怎能叫作害怕呢?
即使不得已要动用武力,那么应当以理由充足和无理来作为胜负,这不是出使的臣下所能知道的。”
辽兴宗说:“你不要固执,古代也有过这种事情。”富弼说:“自古以来只有唐高祖向突厥借用军队,当时赠送东西,或许称作献纳。
富弼脸色言词都十分严肃,辽兴宗知道不能改变其想法,就说:“我自会派遣人商议此事。”
朝廷竟然将“纳”字赠与辽国。宋朝每年在原来三十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二十万,换来了辽宋间的和平,摆脱了可能两面受敌的危险局面。
富弼刚开始接受朝命,听说一女死亡;再受朝命,听说生下一个儿子,他都无暇顾及。
他为了国事撕了妻子家书,但最终还是没有达到辽国所定的协议目的,让人遗憾。他深深觉得对不起妻子。
09、拒绝升官,劝仁宗修治朝政
富弼又被授为枢密直学士,迁为翰林学士,他都诚恳地辞谢,说:“增加岁币不是臣下本来的愿望。
只是因为正在讨伐元昊,没有时间与契丹较量,因此不敢以死争执,怎敢接受呢!”
1043年,富弼升任枢密副使,他更加坚辞,被改授为资政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七月,又授职枢密副使。
富弼言:“契丹已与中原互通友好,议者就说平安无事了,万一契丹破坏盟约,臣下即使死了都还有罪。
希望陛下考虑契丹轻视侮辱我们的耻辱,卧薪尝胆,不忘修治朝政。”将制诰交纳仁宗,被罢职。
10、庆历新政,富弼献策隔除弊端
1043年,面对北宋百姓暴动不断、财政拮据的问题,多次下诏富弼与范仲淹等,进行改革。
仁宗打开天章阁,给予笔和纸,让他们写下要办的事情,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开始了。
富弼上奏当世的事务十余条和安定边防的策略十三条,大致内容是进纳贤才斥退无能、阻止侥幸之徒、革除过去的弊端为根本。
打算逐步更换监司中没有才能的人,让监司裁减所属各部的官吏。自此“小人始不悦矣”。
富弼还提出轻徭薄赋的安民之策,他说百姓暴动的根源就在于官员的横征暴敛。
同时他下令百姓屯田,原本江南圩田都荒废了,加上天灾不断,米价高昂。
将大量流民招来屯田,不仅可以缓解米贵现象,同时有利于社会安定。
富弼的各项主张,其实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随着宋夏战事缓和,仁宗又恢复到求稳的心态。
改革触犯了一大批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反对派构陷朋党的罪名猛烈攻击新政,最终仁宗将两人外任地方,新政也就失败了。
11、阻止出兵,稳定局面
1044年,辽国在云中受礼,而且出兵与西夏一起讨伐呆儿族,这里离河东很近,仁宗怀疑二边共同谋划。
富弼说:“没有理由出兵,契丹是不会干的。李元昊本来与契丹相约互为左右。
如今契丹单独享有大量的岁币,李元昊有怨言,因此在威塞筑城加以防备。
呆儿族多次进犯威塞,契丹怀疑是李元昊指使的,因此造成了这场战争,怎会联合起来进犯我们呢?”
有人请求调动军队加以防备,富弼说:“这样正好中了他的计,臣下请求任其如此。”
仁宗于是停止发兵,辽国终于没有进犯宋朝。夏竦不得志,用流言蜚语来中伤富弼。
12、任知青州赈灾救民,谢绝皇帝奖赏
1045年,庆历新政”失败后,富弼以资政殿学士加给事中的身份知青州,兼任京东路安抚使。
当时,恰逢河朔一带洪水成灾,大批灾民外逃。逃到青州的灾民,富弼都加以妥善安置。
于是灾民互相转告,纷纷流向青州,聚集达60万之众。有人就劝富弼谨慎行事,不要接受这么多的灾民,万一出事,不好交代。
富弼却坚定地说:“我岂能以一己之安危,而弃数十万性命不顾吗?”
他动员所属各州县腾挪公私房舍十万余间,把灾民分散安置,组织当地官吏分区管理。
劝说本地富户捐献粮食,并开仓赈粮,计划供应灾民,并下令山林坡泽中可供食用的,任凭灾民采集。
官吏中前资、待缺、寄居的都给予俸禄,让他们在老百姓聚集的地方,对老病衰弱者给予粮食。
一般五天,就派人拿着酒肉饭菜进行慰问,出于最大的诚心,人人都尽力而为。
第二年,麦子成熟,老百姓依路的远近接受粮食回家,共救活五十余万人,招募流民为兵达万人。
在此之前,救灾的都将老百姓聚集在城中,给流民煮粥吃,结果导致疾病,以及互相践踏。
自从富弼开创了新的赈灾方法,简便易行,周密可靠,效果很好。从此以后,各地纷纷效仿。
皇帝知道富弼的功绩后,为此加官进爵,并奖赏他。但富弼却坚辞不受,说:“这是臣分内的职责,不值得奖励。”
13、为平叛乱失败,富弼弹劾自己受赞赏
河北王则叛乱,齐州禁兵打算响应,有人到富弼处进行禀告。
齐州禁兵不归富弼统领,担心事情泄露发生变乱,刚好宦官张从训受命来到青州,
富弼考虑他可以任用,暗中将此事交付给他,让他骑马到齐州,发动士卒攻取齐州,结果兵败,没有一人得以逃脱。
富弼立即自己弹劾所犯专擅的过失,仁宗更加奖赏他,又让他任礼部侍郎,又辞谢不接受。
升为大学士,调任知郑州、蔡州、河阳,加观文河阳,加观文殿学士,改宣徽南院使、判并州。
14、任宰相,办事公允,稳定朝廷
1055年,诏令授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与文彦博同时被任命。
富弼为相,遵守礼仪,按过去的办法处处理问题,顺从公议,没有任何偏心。史称其时“百官任职(尽职),天下无事”。
仁宗身体不适,大臣不能得见,朝廷内外忧虑害怕。
富弼、文彦博入朝询问病情,于是假祭祀之事住宿到晚上,每件事都禀报后才做,宫内严肃整齐。
15、拒绝英宗额外赏赐
1063年,宋英宗赵曙即位,召富弼为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再加户部尚书。
富弼克己奉公,为官清正,颇有廉声。英宗登基后,将其父宋仁宗的遗留器物,都拿来赏赐给朝廷重臣。
众臣叩头感谢领赏之后,一起告退。英宗却单独请富弼留下,又在惯例之外,特别赏赐他几件器物。
富弼先叩头谢恩,然后就坚决推辞不接受这份额外的赏赐。
英宗有些不高兴,轻描淡写地说:“这些东西又不值什么钱,你没有必要推辞呀!”
富弼恳切地说,“东西虽然很微薄,但关键是额外所赐。大臣接受额外的赏赐而不谢绝。
万一将来皇上做出什么例外的事来,凭什么劝谏呢?”最终富弼还是推辞掉了这份赏赐。却让英宗内心里多了敬重。
16、神宗问策,知无不尽
1067年,宋神宗赵顼即位,富弼改任武宁军节度使,进封郑国公。
富弼又请求罢去自己节度使的职位,神宗于是改授他为尚书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并召其入朝。
神宗从容地向富弼询问治国之道,富弼知道神宗果敢有所作为,就对皇上说:
“人主的喜好和厌恶,不能让人窥测到;能窥测,那样奸人就会逢迎。
应当像天监视人一样,善恶都自取,然后进行惩罚奖赏,这样功劳和罪恶都各得其实情。”
又询问边疆之事,富弼说:“陛下即位不久,应当广布恩德施行恩惠,希望二十年不提用兵之事。”神宗沉默不语,到日影西移才告退。
神宗打算让富弼以集禧观使之衔留在京师,但他极力推辞,仍回到汝州。
17、反对变法,告老还乡
1069年二月,富弼被升授为司空兼侍中,并获赐甲第(上等府第),富弼尽皆全部辞谢,改拜左仆射、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副相)。王安石向来与富弼不和,富弼考虑不能和他争执,多次声称有病告退,数十次上章。
青苗法颁布后,富弼认为这样就会财利聚集于朝廷,而人心分散,坚持不执行。
富弼说:“新法,臣下不知晓,不能用来在我的郡县实行,愿回洛阳养病。”神宗同意。
神宗恢复其武宁军节度使及同平章事之职。富弼虽然居住在家,朝廷有大事,他都知无不言。
契丹争执河东地边界,富弼认为朝廷不能答应给地,请求广开言路,又请求尽快更改新法,来解除百姓倒悬之急。
神宗虽然没有全部采用,但眷念礼待没有减少,曾经因为王安石要推行某种新措施。
神宗推辞说:“富弼亲手书写上疏称‘老臣无所告诉,只望着屋顶私下叹息’的那种情形,很快就会出现了。”神宗对他如此敬重。
18、和晏素青伉俪情深,成神仙眷侣
富弼家中贫苦,但是晏清素嫁过去之后就立马放下了贵族之女的姿态,适应了清贫的生活,
在家中勤俭持家,孝顺公婆,富弼经常感慨自己娶到了一个好妻子。
富弼和晏清素两人都喜爱读书,共同的爱好也产生了共同的话题,生活中两人都是朴素勤俭的人,淡泊名利,他们两人是心灵相通的人。
到了晚年,富弼因年事已高且患有足疾便有了致仕的想法,在询问过晏清素后他便去辞官,但是宋神宗拒绝了。
晏清素便穿着命妇服侍,进宫面圣、请求赐对,之后皇帝批准了富弼的辞官。
辞官后的富弼与晏清素回到了老家洛阳,两人吟诗弹琴,互相依偎,直到元丰六年六月时,富弼在家中去世。
19、临终劝谏神宗,停止战争让民休息
1083年8月8日,富弼在洛阳的家中去世,终年八十岁。亲手封存遗奏,让他的儿子富绍庭献给朝廷,其内容大致为:
陛下即位的时候,正是邪臣采纳进言任命官员的时候,听受不适宜,致使陛下失聪误明,逐渐养成祸患。
如今上自辅臣,下到士人,都害怕祸乱图谋利益,长久以来成了一种败坏的风气,忠诚正直之言,不能再让陛下听到。
臣下年老害病将要死了,还有什么要求呢?只是不忍心陛下辜负圣明,于是倾尽肝胆,希望陛下哀惜怜悯愚臣,对愚臣之议加以采纳。
去年永乐之役,兵民死亡数十万人。如今久戍不止,难道能讳言过失,由于失败感到耻辱,而不考虑挽救当时的祸患吗?
天地是最仁慈的,难道会和羌夷较量曲直胜负吗?希望归还侵占的土地,停止战争让老百姓得到休息,让关、陕之间,慢慢地产生生机。
加上陕西又设置保甲,修葺教场,州县都实行,势头犹如星星之火形成燎燃之势,人人都惶恐害怕,很难再任用,还不如罢免停止来怀柔安抚。
臣下所陈述的事情,都是对于国事的济助立竿见影的。至于最重要的道理,则在于圣人的遗教,以及所用的是君子、小人的辨别。
陛下审查观看天下形势,难道认为不值得担忧吗?
神宗览奏后,感到震惊痛悼,为他辍朝三日,亲撰祭文祭奠,追赠太尉,谥号“文忠”。
同年十一月,富弼葬于河南府河南县金谷乡的南张里。
1086年六月,富弼配享宋神宗庙庭。宋哲宗亲自篆其碑首为“显忠尚德”,让翰林学士苏轼撰文刻写。
富弼才华横,溢行事果敢,经历三朝,两度为相,性情耿直,一心为民是难得的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