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放自己的光每天写1000字

成年后为什么要摆脱没有成长感的生活?

2018-10-25  本文已影响0人  书先生微言
图片来自网络

生活如果每天充满激情、精力充沛、信心十足,对于每一个人,都会是种理想状态。只是,怎样才能实现这种状态呢?移动互联网时代,给大众普及了一个概念:小步迭代,你不必从一开始就是最好的,但是只要一直保持升级更新,在某一天,你会彻底超越原来对自己的想象。

小步迭代,不就是保持成长感嘛。不过成长这件事,对于成年人而言,貌似比小孩子难多了。

小孩子的成长,是一种本能,不用自己动脑子,身体的变化带着大脑,一路升级飞跃,每天都在超越从前的自己。刚出生的小孩,成长感是最强烈的,每个月都大变样,成年人看着婴儿,很是惊讶,怎么好像每个月都长大一岁!

只是成长速度随着年龄增长,日益减慢,过了三十岁,而立以后,仿佛停滞了。或许认识的人多了,做过的事情多了,吃过的美食多了,到过的地方更多了,但是大脑和身体似乎不再改变,甚至日渐退化。不成长尚且难受,退化简直让人焦虑至极。

怎么才能恢复青春期的成长感呢,像一个少年一样超越从前的自己?

主动成长就可以啦。

不过先要在内心种下主动成长的种子,催生其扎根发芽。有人觉得这还不简单吗,成长当然是对的事,还会不去做?认为成长正确,这一瞬间的观念产生的很容易,但是一生坚持成长这个信念,就非常难。

我身边的成年人对成长总有各种误解,有人觉得都不长个了,还追求啥成长呢?有人认为赚钱越来越多就是成长,越有钱就越强大,一心向钱。还有人感慨成长不易,不如就过着平淡安稳的生活,享受其间岁月静好,不失为一种人生对策。也有人认定,成长看起来像瞎折腾,干嘛自找苦吃,像父母一样,工作养家,放松玩乐,还不够吗?

曾国藩是一个从平凡之资成长到大师的典范。一次平乱入城,下属看到城中百姓困苦,可还有富人留恋妓院,提议把妓院酒肆全部禁止。曾国藩否定了这个提议,他说:普通人只有这点乐趣,只有你我这样想做大事的人才会守住清苦。

想做大事,既是成长的一种。成长从来不易,何况成年后的成长,要历经痛苦,拨开欲望。

要让一生对成长感的追求迫切而强烈,就要保持住对成长的坚定信念。为什么在成年的繁重压力和负担下,还要一路折腾和探索,放开现在的舒适和安稳?

这一世的生命,就这一次,生在这样的时代,有这样的家人,交到这样的朋友,出落成这般模样。安安稳稳地享用别人的创造物,当然舒服,但是不会对未来的自己感到好奇吗?如果一直安稳下去,未来可期,没有任何变化,只能获得有限的生命,别人是这样的,我也是,没有特别,没有任何不可替代之处,生命飘散时,薄若无物。

即使不想对世界做什么重大改变,难道真的只想过薄若无物的一生吗?难道真的对自己生命的潜能毫无感知吗?难道只期待自己的小孩过这样的一生吗?

谈到自己的孩子,多数人总是期待多多,要知书达理、博学多才、名校名企、高薪高职,不过抚养小孩的一个好决策是: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先成为这样的人。

把成长的感觉只寄托在孩子身上,自己却放弃成长,只会给孩子逃离压力的借口。只有自己坚定地奔赴成长之路,孩子才能毫不犹豫地追随。

我很早就察觉到,如果父母成年后,能保持继续学习的心态,生活不知会比现在美好多少。学习不只是学理论知识,情绪、心理、人格、礼仪、财务、厨艺、家装,与生活相关的种种,都值得探研深入,寻找比现状更好的所在,可惜父母轻易放弃了这种探索,沉浸在烦琐的日常里止步不前,或许物质上超越从前,家庭关系却成了他们人生享受圆满最大的阻绊。

我自己亦被父母的状态影响很久而不自知。以前,总以为自己已经超越父母良多,工作学识心态,总不似父母那般浅短,然而经历长久觉察,才发现自己总有得过且过、激情薄弱的感受,对事业、生活,很多方面浅尝辄止,满足于当下,某个时点,甚至认为自己可以一劳永逸,不用再成长了。

这大概是由于,潜意识里还存在着父母行为的影子,父母就是这样的,我也可以这样,我那么爱他们,干嘛要背离他们呢。可惜,不是父母做的,就一直对,也不是我爱的人做的,就一定好。

思维、说话、写作、决策、目标管理、执行,每一种都需要重新学习,像父母一样靠本能做事,已经不能适应剧烈变动的当下,所幸美国人好奇心更多,上述种种都有人研究出书,可以借鉴。

个人的一生,对于宇宙来说,短的微不足道。但对于人类,又可以释放太多内容。生死两端之间如何度过,成年之前总会历经一段混沌期。有人混沌到死,有人却必定要找到清晰的度量。

怎样才算是对当下和未来最好的决策?主动成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