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心脏:血脉通畅,真气从之,五脏安宁

中医认为,一颗强大的心脏,必须是:血脉通畅,真气从之,五脏安宁。活血、补气、调五脏是养心强心的核心和根本。
很多人养心强心,或只活血不补气,或只补气不调五脏,都收不到养心强心的良好效果。
防治心脏病,必须坚持活血、补气、调五脏,围绕这三大要素,正确用药,整体治疗,完全有可能打倒病魔。
在药物选择上,有些单方药活血化瘀的功能很好,却不能补气,也不能调五脏,对防治心脏病并不是理想的药物,最好选择同时兼顾活血、补气、调五脏的复方药。
一、养心强心必须活血

瘀血痹阻,血液不能正常运行,人就要出问题。
血液质量不好就会变浓、变黏、变凝、变聚。一旦血液浓了、黏了、凝了、聚了,就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这样的血液,没形成斑块前,就会引起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一旦形成斑块,流到心脏,就会引起冠心病;流到大脑,就会引起脑中风;一旦血管被涨破,就会出现脑出血等危险。血液瘀堵是引发心脏疾病的罪魁祸首。
血管通,一身轻;血管闭,要断气;血管堵,人痛苦。所以防治心脏病,第一要素是活血,通过活血、补血、化瘀的药物,有效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使血脉通畅,就能有效治疗心脏病。
二、养心强心必须补气

在人体中,肾水可以转化为肾气,血可以转化为汗,水谷可以转化为血……总之,身体内精、气、血、津、液的相互转化及新陈代谢都是靠气来实现的,我们称之“气化”。人体气足,气化功能就强;人体气虚,气化功能就弱。气化功能强大,可以化邪、化湿、化寒、化毒、化脂、化瘤、祛百病,气决定着一个人的健康长寿。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虚以后便不能够推动我们血液的运行,不能够生化我们正常的血液,这就是气虚。血脉闭阻了以后会产生气虚,因为气达不到了,不能够推动血液的正常运行,所以要补气。
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它们两个之间是相互的非常紧密的关系,缺一不可。人的血液就像水泵里的水,水泵在泵水的过程中,有一种看不到的东西,就是电,这个电就像气。只有在电力充沛的情况下,我们电机才能正常地运转,把这个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血液,源源不断的供养到全身。如果没有了电,水泵不能泵水,那么血液就凝固了,所以要想心脏好,必须补气,通过补气行气的药材养心强心。
三、养心强心必须调五脏

心为君主之官,肺为相辅之官,肝为将军之官,肾为作强之官,脾为仓廪之官,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要靠国王和大臣的共同努力,如果国王和大臣不和,相互猜疑,国家必然会灭亡。所以,心脏与其他脏器之间的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要想心脏真正的好,一定要调理五脏。不管哪一个人,哪一个朝代或者哪一本医学专著,对于五脏同调来防治心脏病这是必不可少的。
“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心与肺的关系,主要就是心主血与肺主气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在病理方面,心与肺的病变可以相互影响,如肺气虚弱,气机不畅,心脏的功能就会直线下降。
“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心肝协同,血液运行正常。在病理上,心肝两脏往往相互影响,如果肝不藏血,可导致心血不足,导致心功能严重受损。
心阴不足可导致肾阴不足,肾阴不足亦可导致心阴不足,心阴不足可导致心火偏亢,肾阴不足可导致相火偏亢,从而产生心肾阴虚火旺的病变,如果心肾不济,心肾精血不能互用互生,严重时导致心功能快速衰竭。
脾帮助心脏统血摄血,负责机体的运化,布散精气,如果脾气虚弱,脾的运化功能下降,则心血的化源不足,或脾不统血,失血过多,亦会导致心血不足,心功能就会跟着失常。
五脏的疾病最终引起的都是心这个“君主之官”的损伤,养心强心,必须调五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