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始末(七)

2022-10-16  本文已影响0人  海溪兰蓝

04 赵国临阵换帅,赵括取代廉颇

话说赵王听信谣传,嫌弃廉颇老矣,而赵国也耗不起了,于是打算让赵括为将换下廉颇。

对于赵王换将之举,有两个人表示了反对,一个是蔺相如,另一个是赵括母亲。

蔺相如是廉颇好友,对廉颇的能力很了解。他认为,赵括虽然把兵法读得滚瓜烂熟,却不知道临阵的应变。

而赵括母亲认为,丈夫赵奢(阏与之战大败秦军的名将,此时已离世)生前就觉得赵括夸夸其谈,打仗是生死之间的事情,怎么能这么不严肃呢?他哪有打仗的样子呢?您一定不要派他去呀!

此时的赵王,不仅急眼了、脑子还不灵光,他急需一个善于进攻、脑子活泛的将领去和秦国进行正面厮杀,尽快结束这场战争。除了赵括也没得选择。

于是,对赵括母亲说:“我已经决定用赵括了。”

赵括母亲见此,向赵王请求说:“要是这小子将来打败了,恳请大王不要株连我们家族的人啊。”

赵王答应了。

从中可以看出,知子莫若父,赵奢看出了赵括对生死之战没有敬畏心。这样的人根本不适合领兵作战。

于是在赵母和蔺相如的叹息中,踌躇满志的赵括带着他的理论战术,志得意满地来到了长平战场。

05 白起给赵括甜头,初战告捷的赵括沾沾自喜

赵括来到长平前线,大刀阔斧地推翻廉颇以往战术,易置将校,调换防位,一下子搞得全军上下人心浮动,混乱不堪。

反观秦国这边,范雎探听到赵军已换将,大喜。

范雎赶紧向秦王建议,暗中派白起为上将军,火速驰往长平,同时严令军中:“有敢泄露武安君为将者斩!”

”杀神“白起地登场,秦国掀开了最大一张底牌。要是泄露了消息,前面就都白忙活了。

白起出手,就先让赵括吃了一场胜仗。志大才疏的赵括不由沾沾自喜,自觉秦军也就这样了,十年前不也是我老爹的手下败将?

赵括从未对那场仗进行分析总结,很多战略战术选择都是需要瞬间做出决策的。十年前那场仗在打之前,秦军已经跑了好几十里地了。

赵括的初战告捷,让赵王大喜,嘉奖之余,又勉励其全线推进,速战速决。

兵贵神速,赵括也这样认为,应趁此时秦军军心未稳,赵军士气大振而冲上去和秦军决战。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全军出击,对秦军穷追不舍,一直追到了秦军大本营。

06 长平之战,赵军大败,被秦军坑杀45万人

而白起正等着赵括钻进自己设计好的口袋之中。他派出了两支骑兵,一支攻占了百里石长城防线,堵死赵军连接邯郸最为重要的关口。

另一支骑兵截断赵军主力部队与后勤补给部队,使其一分为二,对四十万赵军进行精准切割。

以四十万秦军围困同样四十万的赵军,此包围战术堪称历史之最!

被装进口袋的赵军也在不断突围,口袋总有被扎破受伤的时候,此战秦军的伤亡也极其惨重。

秦王见到白起的求援信后,立即在离战场附近的秦国征兵十五岁以上男子,全部给予升一级爵位,悉数火速开往长平战场。

不得不说,秦国在政令通达的情况下,以举国之力迅速集结兵力,也是取得此战胜利的一大因素。

在秦军包围圈层层加固的情况下,赵括彻底失去向赵国求救的途径。这一包围就是四十多天。赵括在强行突围中,被秦军乱箭射死。

长平之战,秦军消灭了赵军45万人,除年老年幼者240人放还外,其余全部坑杀。

此战让赵国元气大伤,彻底失去了和秦国一战的资本和底气。

赵孝成王后悔不已,而赵括的母亲因为先前曾阻止过赵括出征,没因此而获罪。

对于赵括而言,做为几十万士兵生死系于一身的统帅,缺乏对战争和生死的敬畏之心,导致让赵国输掉了老底儿,背上“纸上谈兵”的千古骂名也不冤。

正应了他老爹赵奢生前对他的评语: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只有理论没有实践,或者理论和实践做不到融汇贯通,也不总结经验教训,自己怎么能得到成长呢?这样的人做事情,会付出十分惨痛的代价,后果是自己承担不起的。

这大概就是长平之战留给我们的收获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