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f594e7e302想法简友广场

记第八次跑步

2019-10-28  本文已影响0人  我不是浅浅

又到了周一,因为周末外出,可能有些劳累,早上起床的时候,孩子们都有一些情绪,老大倒是调整的很好,发了几句牢骚也就跟着爸爸走了,老二就不行,趴在枕头上就是不起,看他嘴巴又干,鼻子还干燥出血,这是上火想生病,我也不忍心,就让他睡会吧,我也趁机化妆收拾一下。

有男孩在家多少会比较闹腾,尤其是当我陪着老大或者看手机的时候,他就会来疯狂的“折磨”我,在我身上360度的旋转,嘴里撒着娇:“妈妈,妈妈,妈妈......”问他干吗,他又笑。实在不理他了,就开始抱怨:“妈妈,你总是看手机,看手机......”,我告诉他:“我把这个工作完成就来陪你了,你先玩会可以吗?”他一开始还能耐心的等,后来干脆就开始动手了,把书放在我手机上,把头放在我脸上,挡在我和手机之间。说实话,那一会我不会那么理智,有时就生气了,把他推一边去,自己离开,他会生气的哭。有的时候刚好完成了工作,就停下来陪他看会书。

当时也不会想他受到伤害的样子,就觉得为什么不理解我一会呢,我都那么忙了。现在回头去想当时,真是羞愧难当。做妈妈的说自己没时间陪孩子,却不能放下手机,就算是工作也不可原谅啊,孩子都那样“祈求”了,该有多可怜。

有的时候不想让自己去回忆那样的时刻,觉得作为妈妈实在是太失败,不过是个普通人,做一份普通的工作,怎么都可以做到抽离的,离开手机全身心的陪伴孩子,是妈妈应该做到的,可我呢?并没有。

有一次问孩子:“你是想让妈妈陪你看书呢,还是想让妈妈停下来陪你?”三岁半的孩子,你以为他分不清什么叫陪吗?不,他分的很清楚,他很明确的说:“我想让妈妈陪我。”陪他做什么?哪怕只是单纯的抱着或者看着他玩游戏,都是好的。

还是叫醒了他,有点情绪,抱抱哄哄就到了学校,鼻子里有点干鼻屎,给他擦擦就进了学校,老师也说最近他喝水不多,每次都会给他加量,快点好起来吧。

我来到公园的时候都快9点了,慢走了一圈,做一下热身的动作,这几天有空的时候就做做功课,关于跑步的一些小知识。跑前的热身,和跑后的拉伸都非常的重要,我之前太忽略了热身,到公园全身冷飕飕的,就想赶紧跑起来,今天一边走一边拉伸上半身,走一圈停在那棵残树旁进行热身,很多的瑜伽动作都是非常适用于热身的 ,还好我还都没忘。

热身结束了,我的耳朵一直在听,只要打开跑步软件就可以开始了。

隔了两天没有跑步,身体倒是没有什么不适,就是刚开始跑的时候会喘的比较厉害,呼吸和步伐没有调整好,衣服也穿的有点多,脖子里挂着手机链也不舒适,可能是人在不舒适的时候,看什么都不顺眼,万物由心吧。

跑了半圈就有点吃撑不住了,没想到临界线来的那么早,放弃的念头一直持续到一公里结束,总算舒适了一点。慢慢的把注意力放在了听书上。其实今天听的书,我都不大听得懂,是王阳明的哲学,一方面是文字难懂,一方面是境界不到。不是老师讲的不够好,是我悟性不够。

人有时是会读不懂一本书的,可能是缘分未到,也可能是你的生活阅历让你理解不了。十八岁的时候看不懂百年孤独,看不懂红楼梦,那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可能等你到四十不惑的年纪就可以看懂了,即便是四十也看不懂也没关系, 能否看懂一本书并不能做为对人的价值评判,在自己的理解范围内读书,不断扩展自己的阅读数量和质量,总是好的。

读书也好,生活也好,过的是心态。浮躁的心是很难成事的,成什么事?大事小事都是事,人心不落地,整天飘着,生活中的小事也不会做的很好,譬如拖地,有人把地板拖到一根头发都没有,有的人却只是划拉几下,跟不拖毫无二致。有人读一本书用一年时间去深入,有人翻一页就说没意思。

生活中很多人抱怨,为什么别人能做好某一件事,而自己却不行?做事只浮于表面而不是深入,一看事情没有想要的结果就说这行不行了。其实任何行业,想要结果的都是能够扎根沉入进去的人,事情做到极致,怎么会没有结果呢?

就像跑步,如果我在第一圈就放弃了,那我接下来还谈什么跑步呢?我又怎么会知道后面两圈会比第一圈更轻松呢。这就像一开始是爬坡,很艰难,但过了坡顶,可能就是一条平缓的大道,跑起来就会觉得轻松些。但也不排除又是另外一个难以攀爬的上坡路,但至少征服了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再战喽,只要积蓄能量,总会跑过去,而且跑的过程又何尝不是一种乐趣呢。

而这一切都取决于内心,怎么看待一件事,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今天跑了四公里多一点,配速有点慢,朋友说减脂就要跑步三十分钟以上,我没跑之前也是打算跑45分钟-1小时,认为应该是很轻松的。但是,想一件事确实很轻松,但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回事。我还是循序渐进的跑步吧,在跑步的时候思考一点事,虽然还没有很系统的思想体系,也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更做不到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要跨过去的门槛太多太多,一点一点的去敲开知识的大门吧,余生很长,慢慢成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