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专家华益慰
华益慰(1933年-2006年) 湖北省浠水县人,生于天津的一个医学世家,原北京军区总医院普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常务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被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评为年度人物。
肿瘤专家华益慰许多人最大的失误是身体坏了,不用原材料来修理,不用营养素来修理,而只要靠药物来修理。可是我们身体不是用药物做成的,而是由营养素构成的;这样修不合理,效果不好,是不可能成功的。现代医学违背这个基本规律,导致很多病治不好!现代医学对慢性病束手无策!
1 一个接一个手术,令他痛苦不堪
老伴张燕容照料病中的华益慰
肿瘤专家华益慰“我从前做了那么多手术,但对术后病人的痛苦体会不深,没想到情况这么严重,没想到病人会这么痛苦…”
这是名医华益慰临终前,留下了的话语,这也是他留给世人最后的警示。
华益慰是新中国第一批8年制医学毕业生,也是退休后每年还做很多台手术的老医生,
周围人对他的回忆是——
天亮为病人查体前,他总是先搓热双手,焐热听诊器,尽可能地少暴露病人的身体,在给病人动手术前,他总是在电梯口等候病人,让患者在麻醉前看到医生。
医生如何面对死亡?
他们也是病人,但出于职业习惯,
他们可能仍然在思考关于疾病的问题,
华益慰的临终感悟,
也让我们认识到现代医学有限的事实,
如果能治愈,那就努力去治愈我的患者,
如果治愈不了,那就尽力减轻他们的痛苦,
如果什么都不能做,也要让他们感觉到,
我们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尽力帮助他们,
比如华大夫,他让人肃然起敬。
2005年7月25日,手术室与往常一样安静,
华主任做完一例甲状腺肿物清除手术,
患者杨华老人得救了,华益慰却病倒了,
杨华并不知道,
73岁的华主任此时已是胃癌晚期,
他是在带病履行一个医生的职责,
这也是华主任做的最后一例手术。
“告诉那预约患者,我不能为他做手术了。”
行医几十年从未失约的华益慰,
在病榻上让同事向患者表达他的内疚。
华益慰05年7月因胃癌住院,06年8月去世。
2005年8月接受全胃切除手术,
接受化疗,出现肠梗阻,
2006年1月份接受肠梗阻手术,
手术失败,吻合口瘘造成腹腔感染等并发症,
他就这样离开了,整个过程令他痛苦不堪。
那段时间他的饭量突然减少,消化差,
检查身体后,他马上诊断自己患了胃癌,
进一步检查发现,居然已经到了癌症晚期,
华益慰只好接常规处理,做了全胃切除。
但术后,华益慰返流特别严重,
食道总是烧得疼,嗓子常被呛得发炎,
连耳咽管也被刺激得很疼,人只能半卧。
全胃切除的痛苦还没结束,下一个痛苦接踵而来,
为控制癌细胞的扩散,他接受了腹腔热化疗,
一周化疗两次,一个月内共做8次。
化疗期间,华益慰呕吐得特别厉害,
无法进食,只能靠鼻饲管点营养液,
他和家人都认为这是化疗的反应,
扛过去就可以恢复进食了。
老伴张燕容说:
“他原来身体的基础很好,
第一次手术后体重还维持得不错,
如果不做化疗,慢慢恢复饮食,
也许能恢复得好一些,但是疗把他彻底搞垮。”
没想到,更大的痛苦正悄然走近华益慰,
化疗结束两三周,华益慰仍旧恶心、呕吐,
胃肠造影发现,已发生回肠末段肠梗阻,
随着肠梗阻日渐加重,后来连大便都没了,
腹胀、呕吐更为严重,
不仅没恢复饮食,连鼻饲营养液都进不去,
在疾病折磨下,出现了——
心功能不全、全身水肿、肝、肾功能均不正常。
在这种情况下,
只好进行以解除肠梗阻为目的的第二次手术,
然而手术后,
肠吻合口漏了,肠液、粪便、血液流入腹腔,
造成严重感染,肠道已不可能恢复了,
这时即使没有癌症,人都很难活下去了。
第二次手术失败后,
华益慰身体彻底衰竭,医院为他安排特护组,
华益慰由ICU病房转回到肝胆外科,
他对战友们说:
“我的病已无力回天,不要再用昂贵的药品,
让我稍稍减轻痛楚就好,为国家省一点。”
这是一生没给组织提过任何要求的华益慰,
最后提出的一个请求。
胡锦涛看望军医华益慰
肿瘤专家华益慰当时,术后的华益慰浑身插满了管子:
有静脉输液的管子:
由于他不能吃任何食物,
因而全靠各种营养液支持着,
有气管切开导管:
用以帮助呼吸,
有肠胃减压管:
管子很细,要随时看着防止被堵塞,
腹腔有两条管子:
引流腹腔内的血液、粪便以及其他分泌物,
每根管子都由两根管子套在一起,
要防止发生错位使管内液体外流时引起感染;
还有导尿管……
此外,由于手术后肛门有分泌物,
因而尿垫需两小时换一次,
护理中最为关键的还是随时吸痰,
由于此时华益慰已无力咳嗽,
需要外力帮助将气管中痰液及时吸出,
几分钟就要吸一次,
否则一旦被痰液窒息立刻就有生命危险,
之后气管被切开后,吸痰的工作就更重,
有时痰液也会不停地往外涌,需不停擦试。
生命的最后几天,
华益慰曾不止一次对给他输血浆的医生说:
“别输了,别再浪费了。”
也不止一次地对老伴张燕容说:
“我不想再撑下去了,我受不了了!”
2
推己及人,病人遭受的痛苦太大
从前给别的胃癌病人治疗时,
华益慰也采用全胃切除手术,
但自从他自己接受全胃切除手术,
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之时,
开始对胃癌治疗的方法进行深刻反思。
当时,病房里住着一位胃病患者,
华益慰对他的病情十分关注,
有一天特意找到战友于聪慧说:
“聪慧,对这病人的治疗要斟酌一下,
全胃切除带来的不光是吃饭的问题,
还有术后返流的问题……,
做全胃切除,病人遭受的痛苦太大,
以后做胃切除时,能不全切就不要全切。”
于聪慧记得,华益慰特意用两手比划着说:
“哪怕留一点胃就比全切强,病人就没那么痛苦。”
通常,医生首要考虑的是将肿瘤切除干净,
比如,肿瘤有3厘米,
手术时常要将肿瘤以外3—5厘米的组织全部切掉,这样才不易复发,
医生只关心手术做得是否成功,
有无并发症,并不知道病人的感受,
而病人不懂医学,认为反应是正常的。
3
我们当医生的,不能单纯治病,
而是要治疗患了病的病人!
当华益慰由一名医生转化为病人,
他从病人角度,对这医学问题有全新理解:
作为一名医生,
在生活质量和疾病之间进行取舍时,
主要看哪一方给病人的益处更大,
如果胃全切除后活一年半,
但病人要在痛苦中度过,
胃不全切除能活一年,
但病人可以活得快乐和充实,
那么这时他宁可选择后者。
于聪慧说,
那时华主任常常语气沉重地对她说,
我们当医生的,不能单纯治病,
而是要治疗患了病的病人。
后来,我们接受了华主任的建议,
在为以后的胃癌病人治疗时,
改进了手术的方法,
能不全切的尽量不全切,
必须全切除的,也改进了术式,
想办法将胆汁和肠液引流掉,
使其减少向上返流,
并想办法用肠子成形后代胃,
使食物仍可像在胃中停留一下,
这样病人就舒服多了。
4
健康提醒:营养是怎样调理疾病的
01 营养是生命的源泉
那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事实,
如果健康的人7—10天不吃任何食物,
你说会发生什么事情,
不容置疑,这个人肯定会死掉,
人用来维持生命的主要东西,
除了空气和水以外就是食物,
也就是食物的营养给予了人的生命,
营养是生命的源泉,
从人的胚胎形成到人的生命结束,
营养无时无刻不滋养着人的生命,
这就是“营养与生命”的关系。
02 药物控制疾病
看看我们身边那些身患疾病的人:
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风,
乙肝、脂肪肝、胃炎、严重失眠、癌症等,
面对这些慢性病,用药物可将疾病治愈?
药物顶多就是将慢性病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能做到这一点已经算不错了。
03 营养修复细胞
真正能让自己康复的绝对不是药物,
药物的成分不是细胞修复所需要的成分,
而一旦给足时间,给足营养物质,
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脂肪等,
这些人体构成所需要的材料,
人体就会启动自我修复的过程,
所有人的细胞在经过约六个月的时间,
大部分细胞组织都会被更新90%,
从而产生新的组织。
胃细胞7天更新一次,
皮肤细胞28天左右更新一次,
肝脏细胞在180天更换一次,
红血球细胞120天更新一次,
.....
在一年左右的时间,
身体98%的细胞都会被重新更新一遍,
只要营养充足,
受损器官通过细胞不断“新陈代谢”和“自我修复”,
再过一段时间,
受损的组织和器官就会被“软性置换”,
从而产生出“新”的组织与器官,
很多很多的疾病,都有机会彻底康复,
就这么简单,你也许不信,但千真万确!
许多人最大的失误是身体坏了,
不用原材料来修理,不用营养素来修理,
而只要靠药物来修理,
可是我们身体不是用药物做成的,
而是由营养素构成的,
这样修不合理,是不可能成功的,
现代医学违背这个基本规律,
导致很多病治不好,
现代医学对慢性病束手无策!
比如慢性胃炎就是很常见的慢性疾病,
慢性胃炎是多系统功能紊乱的结果,
胃药不能纠正多系统功能紊乱,
所以胃病用胃药很难治愈,
而补充足量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等营养素,
发挥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一般两三周症状就会消失。
我们身体每部位长什么样,身体最清楚,
记在组织细胞的基因(DNA)上,
身体有修复损伤的能力,
但您给它提供优质原料、优质营养素,
比如外伤导致肝脏破裂,
经过及时手术,补充足量的营养素,
按照肝脏的基因密码,
一般1-2个月,就可以合成了,
一个与原来一模一样的肝脏,
手破了,营养充足时一周就长好了,
骨折了,对好位三个月就可长好。
如果体内营养素不足,
您的细胞、血液、血管就不可能健康,
您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都会相继出现异常,
您的每一个脏器都会受损,
您就会因此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
所以均衡营养非常重要,
其重要性远远超过很多人的想象,
营养素可以预防疾病,
营养素可以治愈疾病,
均衡营养是健康的基础,
这也是健康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