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重要性

2022-10-23  本文已影响0人  洵张

      能够留在历史中的人物,要不是足够荒唐,要不是足够精明。所谓荒唐,不乏一些人是在知道了世道无常之后变得疯癫,也有一些人是因为缺少了重要的价值判断。但是像洪秀全这样因为见识狭隘而最后落得失败的结果的,通常都没有留在历史中。所以洪秀全之所以能够成功,有一部分原因也是时代造就的。清末时期的清朝政府,本来就因为过度迂腐,已经不被人民所看中了。再加上当时洋人对中国的压迫,使得所有人人心惶惶。所以在那个节骨眼上,洪秀全选择了建立太平天国其实是很有利的。但是即便他有着如此顺畅的开局,也挡不住,因为他自己思想的短浅而导致的没有大局观且错失良机又容易轻信于人等等这样的不好的习惯。

      那么为什么洪秀全没有能够拥有这样的思想意识呢,这其实和他的一生所处的环境都有着联系。

      洪秀全的出生并不好,在一个农村之中。在他的上面还有着两个哥哥,这也让他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的雪上加霜。好在是他的哥哥们很早就出去打工,在洪秀全小的时候就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以供他读书。由于他小的时候开始,他便有了这样的教育,而且与农村中的孩子未必能够有洪秀全学的好,所以洪秀全从很小的时候变成为了全村的焦点。在村里的很多人都将洪秀全视为了最大的希望,所以从洪秀全在很小的时候,他便会受到大众的恭维。而他的世界其实也一直浸泡在这样的恭维声中。二娘要的红袖圈,全盘接受了别人对他的鼓励与赞美,因为自他记事以来,他便一直在所有人的眼中都是最优秀的。

      但是总有一天,洪秀全要出去面对整个社会。

      在洪秀全14岁的时候便去往外面进行了第1次面试,很不幸的他没有选上。但是学习了那么多年,怎么可能会因为这一朝一夕而放弃呢?所以洪秀全便一直坚持去考试,直到了他第24个年头去考试再次落第,经历了三次失败的洪秀全彻底的崩溃了。这一崩溃便让他染上了疾病。

      或许是考试落地给他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梦中的洪秀全的精神也并不健康。他梦见自己直升云天,在云上飘着一个白发老头,这老头刺踏了一斩妖宝剑,嘱托他任务,让他斩清世间一切妖魔与罪孽。而在梦里他又见到了那个流传于我们的文化之中最重要的人物,孔子,但这一次孔子并不是以正面的形象出现的,而是被这个老头呵斥着。就是这样一个梦,成为了后来洪秀全创造太平天国的最大元凶。

      最开始洪秀全清醒之后,其实对这个梦的印象并不深,因为他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害怕自己将死的恐惧之中。但是不幸又幸运的是,在昏迷了40天之后的洪秀全最终还是痊愈了。所谓幸运,便是洪秀全保住了他的这条命。所谓不幸,是因为洪秀全没有找到今后应该走哪条路。

      如今的洪秀全面临着几个选择,第1个选择是他可以回家种地,老实的当一个农民,但是这就代表着他需要顶着村民们的压力,以及今后没有办法获得光明前途的任何可能的遗憾。当然他也可以选择继续科举继续去尝试,这也是他和他的父老乡亲们的目标,但是这条路即便能给他带来升官发财的好处,但是洪秀全可能已经逐渐的明白了自己与那些如是考生们的差距,或者说他已经对儒家的文化产生了怨恨。当然这里所指的儒家的文化并不是正统的儒家的文化,而是当时所考的八股文。通常来说一个考试考不上的考生,最终的选择只有这两项,外加上他家庭穷困,没有办法再给他更多的选择了。他是洪秀全可不是一般的人,他是一个认为自己的生命受到了召唤的人。

      没错,就是那个洪秀全在生病时做到的梦感召了他。

      在这样一个面临两难抉择的时刻,吴秀全又回想起了他曾经做过的那个梦,他感到似曾相识,这是为什么呢?契机之下,童秀全曾经接触过一本书,名叫劝世良言,其实也就是盗版的圣经。在这本书中,名叫上帝的人讲述了许多他曾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就比如说人人平等,就比如说是人都是上帝的孩子。而曾经他所憧憬的那个孔子,其实才是最终的恶人。自然追求人人平等是没有错的,但是因为他并没有理解真正的儒家,而且他所谓的追求人人平等,也只是因为他考不上更高的官位而产生的抱怨使他希望那些有钱人都能够成为和他一样的人,仅此而已。这也是为什么洪秀全不可能将这个信念越做越大,因为他不仅没有理解儒家,也没有理解真正上帝意味着的人人平等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洪秀全自认以为是的认为自己受到了上帝的感召之后,他便选择了改名。 主要原因就是他当时的名字名为红火袖与耶稣在当时的翻译野火华犯了名讳,所以他便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了一个全字,而这个字的寓意其实也很有意思,他代表了洪秀全对自己的寄托,便是成神。

      在洪秀全拥有了他的精神信仰之后,他便开始不断的去摧毁那些与他信仰相悖的事物。就比如说孔子的庙,当然这也包含了洪秀全自己的私人情感因素,不过也是因为他的恶行,最终被赶出了自己的村落。后来洪秀全想要扩展自己的业务,便邀请自己的弟弟冯云山一起来搞创业。两年多后,他们便创建了其中有2000余人的拜上帝会。这个规模其实比较可观了,但可惜的是,能够信奉人人平等这一理念的,只有可能是穷的过不起日子了的农民。这是因为他们群体的单一性以及群体思想的狭隘性,导致洪秀全没有办法接触到在他的阶层以上更有所超越的东西。且他自己并不是一个乱世奇才,变更不可能在这样的情境之下脱颖而出了。

        在1848年的时候,海盗被英国人赶到了陆地之上,所以在广州城内盗贼四起,而当时在广州的有钱人组成了一个团队希望能够抵御海盗的攻击,而当时与广州的拜上帝会也自成一团,与当时有钱人组成的团队剑拔弩张,冲突日积月累。但是当时的官兵并不会看到底你是否是正确的,而是看你是否有足够的营员可以收买他们。所以当时的太平天国的很多人都被官兵抓走了,而他们又没有钱捞人出来,所以最终落得个徒劳无功。在这个时候,洪秀全是否还需要继续遵循劝世良言中所说的谦卑爱人,别人打你右脸一巴掌,你就让他再打你左脸一巴掌的无私,还是为了太平天国的民众而反抗。

        如果洪秀贤继续忍耐下去的话,那么那些入教的穷人们可能便不会再信任洪秀全所创立的所谓人人平等的理念,而且洪秀全自己也是带着私人恩怨与那些有钱人们打交道的,如果他就这样子放过了那些为非作歹的有钱人,他自己肯定也是不甘心的。出于各种方面的考虑,王秀全最终还是决定了反抗。再加上他曾经做过的那个梦中老头给他的斩妖宝剑希望他斩尽世间一切妖魔鬼怪,他便可以以这个为由头,诉说那些军官的恶行,将军官们说成是邪恶的魔鬼,这样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去反抗,而且还遵循了自己的教义的精神了。毕竟洪秀全他们并不是所谓的圣徒,因为他们从根本上其实算不上是一个信徒,而是为了自己内心欲望而反抗的人。

    后来洪秀全的太平天国中的会众越来越多,直到达到了2万多人,为了庆贺洪秀全的生日,便在当天开始了起义。而也是当天,洪秀全便自号为天王,与那些自诩长发头缠红军的太平军们一起杀出围剿。

      为了活下去,很多人是可以不计后果的。再加上他们有着自己所认为的最崇高的理想,人人平等的愿望,整个太平军便变得十分凶猛。即便当时咸丰皇帝派人围剿他们,但是由于他们的这股冲劲,所以最终还是突出了重围。

      在经历了两年的征战之后,幸运的太平军找到了当时吴三桂起义时藏匿于越州的大量军械,而当时太平军的人力已经拓展到了50余万人。也就是在这一年太平军攻克了当时的军事重镇武昌。而基平基弱的大清似乎已经如山之将崩一般颤颤巍巍了。

那么接下来洪秀全又面临着两个选择,第1个选择就是在攻打完武昌之后继续去进攻北京,因为只要当时攻下了北京,那么大清对于他们就没有任何威胁了,其次,他们当时所在的武昌和北京之间的路十分平坦,可以直接一路平推过去,而中间也可以收纳更多的人一起去进攻。而且如果在当时攻下了南京的话,那么在北京的那些清朝的官员们便一定会开始准备来抵御他们的进攻。且当时的太平军士气正盛,只要他们再努力一下就可以攻下北京了。但是南京对于他们的诱惑力其实还是很大的,因为南京离五常很近,而且攻打南京其实更加的轻松且当时的江南是最有钱的区域,所以南京也可以称为一个小小的温室,足以供给他们享受荣华富贵的机会。而且他们已经征战了两年余的时间,的确会有一些人希望能够休息了。

      而最终洪秀全的选择也不出所料的是先去攻打南京。这个抉择做得非常的不好,也可以从他们进攻南京无比顺利的过程看出来。当时的清朝对于太平军是一点办法都没有,那么分明就可以一举进攻拿下整个清朝,不说之后能够有多么伟大的建设,至少就没有后顾之忧了。而此刻就显出了更深的思想的重要性,更远的眼界的重要性。

      在太平军顺利进入南京之后,为了显示自己的“尊贵”,洪秀全将南京改为了天京。

      而当时,洪秀全也将自己入京的排面弄得很大,据说他乘着蝗虫大叫进入了南京,这也寓意着太平天国的时代正式开始了。

      既然他们有了自己的首都,那么接下来的一步便是要处理政务了。通常来说处理任务少不了的便是贤能的大臣,但是显然在太平天国内部并没有这样的人物,所有人基本上都是出生贫苦的农民。那么他们应该怎么办呢?肯定是要去找外援的。当时唯一能够帮助太平天国继续成长的,就只有如是与外面的列强。洪秀全在最开始的时候是不喜欢如是的,所以他很有可能会选择无视那些儒生或者选择攻击那些儒生,但是,他也应该对这个后果有所了解,因为我们汉人的比例是更大的,所以说儒生所占的比例肯定也更大,如果你贸然的选择攻击老师的话,那么便会造成动荡。如果能够收入囊中的话,那么自然是最好的。

      当然还有一种比较好的选择,那么便是与同样信奉上帝的列强联手,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大清竟然已经与太平天国水火不容了,那么放大这个世界格局来看,如果他们就连与外面的列强的关系都搞不好的话,那么他们真正的就是左右都无法被接纳了。但其实当时太平天国已经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之中了,他们能够选择的,其实除了靠自己发扬光大之外,也就只能两边各自讨好了。因为儒士们出于所谓精忠报国的目的,通常来说都不会过来主动寻求太平天国的赏识。而当时他们与西方列强的关系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毕竟他们所信奉的这个拜上帝会其实同西方列强所信奉的基督教还是很不一样的,毕竟学来的东西和东西本身的差距并不是一星半点。

      洪秀全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周全,他治国是非常个人化的,他自己会认为太平天国如今的事例可谓是势如破竹,而他曾经屡次受挫的儒家便是邪教。所以洪秀全更是不能够继续用儒家的人才,因为他内心是非常不情愿与那些打败了自己的人共处一朝的。所以最后洪秀全选择了与列强继续友好的相处下去,但是列强的实力哪能是与洪秀全的实力所比拟的呢?列强认为洪秀全他们的教派其实并不是所谓的他们信奉的基督教,其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洪秀全总是声称自己是上帝的儿子,自己是最尊贵的人,这是使西方的洋人最不能接受的一点。所以即便洪秀全希望和洋人联手,洋人也不想要个这样不伦不类的,不正统的教派联手。

        最终,太平天国在政治上的位置也是被夹在两个最大的势力之间,在今后他继续往下走的路,其实也是更崎岖的。

      接下来洪秀全也只能靠自己继续维持整个太平天国了。除了要处理政务之外,洪秀全还希望能够继续完善一下有关于圣经的编撰工作,他希望能够呈现一个以他的主观思想主导的版本的圣经,这英语,有了这个版本的圣经之后,那么整个太平天国的体系变就完整了,但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因为圣经的原版其实是很厚的,如果他真的想要做一个修改删减的话,需要花很多的功夫。所以在这段时间内,洪秀全就不得不将自己的一部分工作转交给其他人来协助他做。那么这个人便必须要是一个有着能力且洪秀全信任的人,而他选定的这个人选便是东王杨秀清。而在洪秀全统治了整个天京之后,他便开始想要满足自己的私人的欲望,开始建起了宫殿,并且极其的繁复豪华。当然他修建宫殿的其中一个目的也有可能是为了孝敬自己信仰的上帝。

      在最开始的时候,太平天国成立的时候十分的烦乱,而洪秀全又没有时间来搞定这些事情,所以他就决定将很多任务都先交给杨秀清管理。而杨秀清也十分的靠谱,在他的修缮之下,太平天国最终还是坚持到了更顺利的时候,而他也曾为天京解过围,这也可以算是他的重大贡献了。就是在这样的一人处理宗教,一人处理政务的环境推进之下,杨秀清逐渐的感觉自己的权利要比那个傀儡一样的上帝的儿子洪秀全要更多,在先前杨秀清还没有掌权的时候,他便就曾经冒充过天赋附体,而洪秀全也因为情势所迫,不得不承认了。所以后来杨秀清因为自己的欲望,他决定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权利,便又假借着天父下凡的名义,让自己成为洪秀全这个千岁头上的万岁,而且,即使是这样了还不知足,他希望自己的子孙4代都能够成为万岁。而为了维持这个宗教辅政的国家,洪秀全也只能答应了杨秀清的要求。

      在这样的杨秀清的权力越来越大,洪秀全的权力越来越小的情势之下,洪秀全与杨秀清的矛盾也越来越多了。最开始的时候,洪秀全并没有想要剥夺杨秀清的权利,毕竟他们也曾经是共生死的兄弟,可能红星有钱,怎么也没有想到杨秀清竟然会想要代替自己的位置。即便他的内心肯定有着纠结与悲伤,但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或者说保住自己统治下的太平天国,他必须要做一些什么。

      于是在1856年9月1日的深夜,洪秀全让北王和顶天猴包围了杨秀清的住所,进入了她的卧室,将其绞杀。而之所以北王和顶天猴能够如此顺利的进行这番操作,便是因为他们俩其实曾经都与杨秀清有过矛盾,很早之前他们俩就对杨秀清起了杀心,而为了斩草除根,他们在这一次行动中血洗了整个东王府,无论男女老少与杨秀清有半点关系的,都被他们诛杀了。这次行动之中,北王和鼎天侯二人几乎杀死了2万多人。当时的天津城内可谓是一片恐怖。而所谓的天王洪秀全在那个时候已经说话不算话了,北王和顶天猴早已杀红了眼,根本就没有打算停下。在这个时候又是谁挽救了南京城内的局面呢?

        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拥有着重兵的北王和鼎天红其实是很难抵御的,更多的人可能会选择逃出天津,而非是留在这里顽强抵抗。而正是在这样的两难抉择之下,有人选择了舍生取义,去捍卫他自己心中的道义。

        而这个英雄便是石达开。在最开始的时候,石达开并没有准备直接去清除掉北王和鼎天侯的势力,而是用了更平稳的方式去劝他。但是北王和顶天侯当时哪能听进去石达开的劝诫呢,他们还以为是大开与杨秀清也有着关系,为了防止杨秀军的残余势力杀掉他们,他们也准备杀掉石达开。而且这个时候石达开就显然不能做事不管了,毕竟自己的命运都十分危急。恰好在此时,石达开的兵力从湖南调回来了,正好也给了石达开反击的机会。至此,天京事变便结束了。而在这件事情过之后,人民意识到了石达开的忠诚与英勇,便尊称他为义王。

      洪秀全在经历了此次事变之后,已经损失了所有的主力支柱,要不就是被北王和顶天猴给杀了,要不就是在战场上已经英勇就义了。那么现在整个太平天国的历史舞台上,便只剩下了十达开一人,吴秀全可以选择使用时达开来稳固政权,也可以选择再另取新路。

      其实洪秀全还是很担心石达开会和杨秀清一样逆反的,毕竟有了曾经北王和杨秀清的先例,他也很难再次信任曾经的结拜兄弟了。所以洪秀全不太希望石达开能够掌握过多的权利,于是他便设计了一个牵制石达开的方法,那便是封王。因为封王之后的那个人的权利一定很大,那么肯定是要找自己,最亲近的人,因为这样他封的王才会更加倾向于帮自己,而不是帮石达开。而最亲近的人肯定就是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这个时候洪秀全就想到了自己的两个哥哥。这曾经毕竟也是最亲近的人,所以他便选用了这两个只耕过田的哥哥来牵制石达开。

      这样一来石达开便不乐意了,因为石达开本来以为能够带领太平天国继续蒸蒸日上,但是现在时打开意识到,洪秀全其实是不信任他的。而他的骨子里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儒生,若洪秀全不愿意用他,他走便是了。当然石达开一走了之的另外一个原因,还有的就是害怕洪秀全在日后也会处理掉他。

      既无法施展拳脚,又害怕功高盖主的石达开带领着自己的所有的军队,悄无声息的离开了,那么接下来的太平天国又应该怎么走下去呢?在失去了主力军队与最后一支主干之后,他们似乎已经走到了一个绝境。

    似乎上天也不愿太平天国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衰亡,便赐予了他们,李秀成陈玉成等有才干的人开始收拾残局。而在这期间,洪秀全等人再次攻破了江北大营。似乎一切又再往好的方向发展了。

    接下来,李秀成与陈玉成等人又想要攻去上海,结果被当时的洋人所阻挠了。

    而太平天国的内部又增添了一个中心成员便是洪秀全的亲戚红人环他其实是洪秀全的一个弟弟,在香港曾经生活了10年,十分了解外国的种种信息,对于太平天国的日后发展十分的重要。所以洪秀全便不假思索的选用了红人环委以重任,并且分为了干王以及军师。此时的太平天国又展现出了一种中心的气象。但在这中心的气象背后,其实仍然潜藏着危机,红人环一过来就可以被封为王,一定是会使许多元老大臣们不满的。那么为了满足民众的需求以及牵制红人环的实力,所以洪秀全又做了一个很不明智的决定,便是多风,很多个王,让所有有功之人都可以封王。侯秀全自认为自己做的决定非常的明智,因为他认为给别人蜂王可以笼络人心,而且又能限制红人环李秀成等人。而这一封王,就给洪秀全封上瘾了。出现的王越封越多,直到到了27,000余个王,而在这期间,他们又给这些王修王府选美人办仪仗等等。这些亲王逐渐的就成为了南京城内的恶霸,那些百姓们简直是苦不堪言。而逐渐的整个太平天国也无法支持,容下如此之多的王了。主要是王侯们已经住空了整个太平天国的大厦,而且因为李秀成和红人环的权力被分散,所以有很多事物都变得琐碎麻烦了起来。

    不幸的是,此时太平天国失去了军事重镇安庆。本来太平天国已经保守过两次这个军事重镇了,就这一次由于王朝已经快要崩塌,他们怎么也没有办法做到守住这座城池。而李秀成带领的军队正处于没有粮食,没有兵力,也没有援军帮助的情况下。本来李秀成都已经准备让洪秀全赶快逃跑,转移阵地了。但是洪秀全就连这么简单的机会都没有能够把握住。

      或许是洪秀全真的走火入魔了吧,他真的会因为这样的一个信仰不顾一切的扑向火焰。洪秀全内心的这份信念感坚定了他要留在南京的决心,因为他认为他自己便是上帝,派下来展出世间邪念的人,他就是那个天选之子,他认为自己有着无限的权利,即便面临的是残酷的现实,他也认为他能够依靠上帝的力量解决。

    洪秀全即使是明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但是因为他陷入的宗教狂热,他认为自己拥有的神力有着的上帝的保佑,所以他根本就没有惧怕那些清兵。在洪秀全50岁的时候,他终于病倒了,然后他并不愿意吃药,因为他认为在死后他一定会升天,并且可以请来天兵帮助天津解围。这两天之后洪秀全变死了。最终他也没有能够请下来所谓的天兵帮助他太平天国的子民。

      在洪秀全死之后,清军引爆了天津城下的炸药,只花了半天的时间,南京便回到了清朝的手中。然后来清朝的军队又开始清除洪秀全的残余势力。最终太平天国就至此没落了。

      但是太平天国对于后代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在大清末那样糜烂的一个时代,总会有人站出来摆脱这迂腐的泥潭,走向一个更光明的,更适合人类居住的未来。而在这次太平天国事件结束之后,有一个小孩从曾经的太平军的口中听到了这样的传奇故事,他认为太平天国的人十分伟大,他也希望能够成为这样的人。而这个小孩,就是孙中山。

      再次总结一下,太平天国之所以会如此快的衰亡,其原因有两个。第1个就是他们的群众都没有过完好的知识储备,所以他们所有的政治策略永远都是受制于思想限制的。还有一个点便是以宗教治国,并不是最有实施性的一条路,而洪秀全的人人平等的理想更像是乌托邦,他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再次套用一下,长大了的孙中山曾经说过的话,洪秀全知道民主,但是他并不知道民权,他知道君主,但是并不知道民主。他口口声声的告诉我们一定要做到人人平等,最终还是以他自己的权利为大散布下去的,是各个人的权利。而他曾经所受到的教育也一直在告诉他,一个国家必须要有一个最大的领导人,不然他就没有办法继续运行下去,而这个领导人在他的印象中一定要是专制的,一定要是唯他独大的。根本上来说洪秀全所创造的太平天国是跳脱不出整个历史的死亡循环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