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是好的论证1

2017-01-26  本文已影响0人  京鹿子娘道成寺

小目标

1良好辩论的五条标准

2使用前提条件

3伪装策略

4终结和暂停

良好论证的标准

1结构组织良好

2前提与结论的真实性相关联

3前提对理智的人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4前提足够支持结论之真实性

5前提对各种可以预见的异议构成有效的反驳

相关原则

1结构原则

不使用相互冲突或与结论相互矛盾的推理,也不预设假设结论的真实性,更不进行不合理逻辑的演绎推导。

2相关原则

前提一定与结论的价值或真实性相关。

分析别人的论证。

(提问:

如果前提为真,是不是会使人更加相信结论为真?

即使前提为真,当我们判断论证的结论是否为真的,需要参考那前提的真实与否吗?)

3接受原则

第一,论证人从多疑的人也可能接受的、理性的人应该能接受的前提开始;一旦这些前提为人接受,如果论证也符合其他标准,对方就会逻辑地转向对结论的接受。

第二,陈述在合理期盼内是真的。

第三,可信其为真。

第四,注意可接受性。即使一个前提在绝对的意义上是真的,从有些人看来仍是无法接受的,因为他们所处的位置无从判断其真伪。

(前提可接受性标准

1所声称的,是在有能力的关注者那里没有什么争议的成熟观点。

2由个人的观察,或由其他有能力的观察者的无争议的证词来确认的声称。

3在论证中辩护的很好的声称。

4相关权威人士的无争议的声称。

5另一个良好论证的结论。

6一个相对来说不那么关键,而在论证中看起来是合情合理的假定的声称。

前提的不可接受的条件

1与另一有理有据的、在有能力的关注者那里没有什么争议的声称相悖的声称。

2与值得依赖的权威相悖的声称。

3与个人的观察或其他有能力的观察者的无争议的证词不一致的声称。

4一个有疑问的、且在论证中没有或者无法得到充分辩护的声称。

5自相冲突或语言混乱或关键词项意义不明的声称。

6基于另一隐含的、但相当可疑之假定的声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