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最恶毒的抱怨,都给了父母!
01、这是我最恶毒的抱怨……
从记事起,我没有得过父母一丝一毫的爱。
小的时候,他们总是工作到很晚才回家,我五点多下学,等到八点多还是只有一个人。没人知道,我曾经熬过了多少个冰冷饥饿的夜。
又长了几岁,我会自己热半个馒头,配一些挂面,再加些咸菜。
结果妈妈一回来,就大声的呵斥我,指着鼻子说:白养了你这么久,简直就是个“死人”,光知道自己吃,眼里没有其他人。
委屈的泪水一直在我眼睛里打转,我瑟瑟发抖的捧着碗,一边啜泣一边解释:我不知道!你们回来的时间,你们回来馒头会凉面会软。
我原以为妈妈听过之后会接受我的说辞,结果没想到她只是更加生气,顺手拿起手边的鸡毛掸子,就开始满家追着揍我。
我越躲,她骂的越大声:“怎么就养了你这么一个自私的白眼狼!”
我不知道自己哪句话触怒了她,更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可是,从那天起,她只要回到家,就开始质问我:
“你为什么不知道收拾家?看家里这么乱?”
“你这写的什么乱七八糟?就这个成绩有什么出息?”
“你简直和你那死人老爸一个德性?”
妈妈越来越暴躁,而父亲回家的次数则越来越少。
为了讨妈妈的欢心,我拿着抹布蹲在地上擦了一遍又一遍,我努力学习进了班里前五名,我拽着爸爸的袖子求他下次早点回来。
可是我求的越大声,父亲走的越果断。
然后妈妈会再拿起鸡毛掸子,这一次,我没有再躲。因为我突然明白,我什么都没有做错,错只错在我生在这个家,做了这个女人的孩子。
从那天起我终于明白,我跟别的孩子不一样,父母对于我来讲,不过是一个冰冷的称谓。
曾经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会把自己封闭起来,怕身边的人发现我身上的残缺和懦弱,我不愿意让他们知道我活在一个怎样的家庭里,这是我最大的“耻辱”。
后来,这种深刻的自卑一直伴随着我进入大学、工作,即使关系再好,我都刻意与人保持着一种微妙的距离,我受不了旁人对我一丁点儿的质疑。
人生中,我所有的努力,只为了消除自己心里莫名的不安全感,可即使我做的再好,我都会焦虑到整晚睡不着觉。
因为只要我一闭上眼睛,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弱小无力的儿时。
都说经历创伤是成长之路,家才是一个人唯一的港湾。可是,对于我来讲,那里不过是给了我一口“吃食”。
大学毕业后将近五年的时间,我没有再回去过。
因为,我根本无法从心里原谅我的父母。与日后我所经历的外界一切的困难相比,家人咄咄相逼的模样,让我至今都活在自卑里无法自拔。
02、父母不经意间,伤害了你多少?
现实中的父母,对孩子的爱,温暖又极端。
上一刻,还会抱着哄着,嘴里念叨着“宝宝”,可是下一刻,就会因为孩子打碎了一个杯子而恼羞成怒,时常说着这样的“口头禅”:
“对你要求高,是因为关心你?”
“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你要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你知不知道我为你付出多少?你简直不配做我的儿子。”
父母对于孩子所有的爱,来的“理所应当”,可是,这并不代表,所有的指责、埋怨,孩子都有责任承受。
很多父母会把生活中那些繁重的压力、失败、不如意,归咎于孩子的拖累。他们一边刻意对孩子制造着内疚,一边贬低孩子,告诉孩子:你都这么差了,只有我愿意要你。
孩子所有被忽略的情感,全部化成了屈辱,在成长的岁月里,一遍又一遍提醒自己:我是一个不值得被人爱的失败者。
快乐和幸福在人生中从未光顾,现实里,很多人穷其一生,都在寻找那个曾经丢失的自己。
03、最恶毒的抱怨,才是最深切的爱……
在方雅性格完善中心,很多抑郁症患者身上,最直接的病因,都来自于父母。
康复导师表示,对于很多成年人来讲,小时候遇到最熟悉的场景,就是“棍棒教育”和“指责羞辱”。
我曾经见过一位来访者,小明已经30岁,可是在家里,他依然要被爸爸打,直到因为抑郁和焦虑来到中心。
无论是“高压管制”,还是家庭间本身的争吵,都是父母在无意之间,向孩子传达的世界观、家庭观、人生观,这些强加的意志,会作为一砖一瓦建造出孩子日后对于世界的所有感受,起伏的情绪和经历的冷嘲热讽,全部变成了最冷冽的武器,一点一滴摧毁孩子的自尊。
孩子的成长,需要的不仅是父母的支持,更需要来自原生家庭积极的引导,包括正向的情绪和善意的期待。一旦爱因为表达变了质,那么越是强烈的“侵入”,越会对孩子产生伤害。方雅性格完善中心的康复导师表示,对于记忆中的创伤,每个细节都不应该放过,完全治愈需要正向而有经验的引导,深入潜意识清理创伤,你需要帮助自己把所有失去的爱重新找回来。
一生漫长又短暂,你从来不是“谁的谁”,只属于自己,配得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