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谷穗文刊过期废柴·美文集

思考“大”问题,也是人生必修课

2020-04-18  本文已影响0人  西门闲谈舍

我在《他乡的童年》里发现一种特别的现象,日本和英国的(可能还有其他国家)一些幼儿园、中小学教育会经常给孩子们的课堂里设置一些“大问题”,比如在墙上贴满小纸条或者在课堂上反复去让孩子朗读那些词汇。我不知道这些连大人有时候都想不太明白的词汇或者问题,孩子们会能从中收益吗?但反观我们自己,在“大问题”的思考上我们一直是很欠缺的。

《他乡的童年》

几年前,我的一个朋友突然在QQ上找我聊高考志愿的事,开始我挺吃惊的,因为她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于是就絮絮叨叨说了很多,妈妈想让她进军队,其他人想让她当老师。我问她你最想做什么?她回了一句,不知道。我很谨慎,担心我的一句无心之话让她受伤,你自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吗?我问她,她说她觉得自己比较喜欢摄影,但好像也没有那么喜欢。总之问出的一系列答案尾巴上都似乎跟着一个小问号,这些都隐隐在说着“我也不知道”这五个大字。我想这些困惑或许也困扰着我们身边的许多朋友,可能也包括我们自己,我开始问自己,你想过那些问题吗?什么是自由?爱容易还是被爱容易?……

我回忆了走过的那么些年,似乎所受的教育里从来没有告诉我要去思考这些“大问题”,我能想到的最早开始真正思考的记忆是在我课外看的许多书籍中。如果有人跟我聊天说话,问起我最喜欢的书,首推的肯定是柴静的《看见》,然后是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他们或多或少在我生命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从那时起,我似乎抬起头看到了世界,也因此开始思考所谓人生的命题。

《他乡的童年》

但可惜的是,很多人并没有在那个最需要的时候遇见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一个开启灵魂大门的方式。或许是因为在我们的教育体系里一直是以标准答案作为结果,而当我们毕业以后,没有标准答案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可这时的我们没有了家长的催促和升学的压力,什么才是鼓励我们前进的力量呢?如果仔细想想,好像从来没有。因为但凡我们对某个事物有一点兴趣,我们的家长就会让我们去上课外班,或许我们当初对于这个事物的新鲜和热爱就在标准答案和竞争中慢慢磨灭掉了吧。

《说文解字》里对于“赢”的解释:“赢,贾有余利也”。由此看出,它带有“多余”和“不必要”的特质。赢本身不是我们做一件事所要追求的事物,而只是附带的结果,可是从小我们就逼着要做到最优秀,做到最好。敞开心扉说,我之前心理有些小问题,当然不至于变成疾病。我对失败很敏感,是因为一件备受打击的事,具体原因不细说了,怕失败,所以要求自己做到最好,很多时候明明很难受,但没有能力去调节,后来慢慢地对自己有了更深的了解,不再纠结,也不再对许多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感到内疚。所以当我看到以色列教育的那个视频时,我很欣慰,他们鼓励失败,只要你能从失败中再站起来,你就是“英雄”。我们一直对输赢这件事看的很重要,但实际上对于我们每个人漫长的人生根本不值一提,成功的喜悦往往只在一瞬,所以失败不应该成为一生的遗憾。

《他乡的童年》

如果在小时候学到关于输赢的这样一堂课,我会不会从未经历那些猖狂的恶魔在内心作祟的时光。时间不会重来,我只希望自己能在未来多思考人生的“大问题”,也希望真正的教育能教我们这些虽然不是必修课但仍然很重要的道理。

我们人生不一定会缺知识的必修课,但很可能会缺人生的必修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