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的教育对话——点滴记录

2022-02-11  本文已影响0人  L次第花开

中原焦点团队,焦点幸福教师 坚持分享第1799天2022.02.11周五

徐立和一诺对话点滴记录

现代教育有一种恐惧驱动,拿来主义。

进入终身学习的时代。

认知见识格局使命感,没有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的。

南怀瑾先生说:文化需要扎根,需要传承文化。

只有关注到人,社会才有希望。

进入真正改革的一年,人比一切概念重要。

众生都有佛性和魔性。被裹挟着,缺少一种载体,个体的觉醒。

组织进化:管理者成为服务者,管理者,要么反抗,要么顺从。

成为一个完整的真实的人,心智成熟,灵魂自由,觉爱喜乐。

你先要活好自己,随时随地可以有新的选择,思维的限制可能是最可怕的

反思就是教育,没有反思的教育就是反教育。

成功的背后只有反思才能成长,拥有的越多痛苦越多。

教育和生活:把教育和生活放在同一个想法中。

小孩子不想上学嗯,不想学习其他人都说他厌学这个孩子,说我不是厌学,是厌教。

厌学还是厌教?

梦想小的,别太大了,大了走不动,从小的先开始,小的多了,梦想就变大了。

习惯很重要,情感的习惯,爱的习惯,幸福的习惯,反思的习惯,自我感自的习惯。

罗颖:

1.安全感。

项目化学习是主动式学习的路径之一。

新生来到新的学校就是有需要安全感。新生来到学校会问这个学校的厕所在哪地方,空间探索建立安全感与学生需求打开,没有人关注学校文化是什么?

2.反思

晚课,反思复盘。

3.深度学习,反思

每周五下午有好奇课程,寻找每个孩子的更多可能性。

最难的教育就是看上去不是教育的教育。

课程设计关键点:安全、反思、深度学习(根源理论)。

借助个人,借助组织。

四川宜宾凉水井学校校长:

教育怎样发生的?安全感,丰富多元,个人努力(独立思考)。

是不是适应社会?是引领社会,甚至是改造社会。

一个学习共同体。

个人的生命,组织的生命,社会的生命。

现在的教育,都把讲课当成了比赛,把教师当演员放下表演,把精力放在教育中。

教师讲课演的很像,演的很多家长也入戏太深。

教育者必须要有奉献精神,少用功,多用心,去功利化教育。让演员看见孩子,做教育行者。

教育就是生活。

知是想行动开始。

做独立个体。

自己改变了整个家庭跟着改变。整个社区变了,整个社会变了。

心向往之,身不能至。

从自我赋能开始,把对事的关注变到对人的关注,对自我的关注上,知道到做到虽然远,但已经在行动。

感悟:思维改变,对人不对事,给人安全感,去除功利心,自我赋能,做好自己,活在当下。心中有梦,一点一点去行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