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孩子行为破译,他们只是寻求爱
Part1——内容解读
反面管教
1.使用责难,羞辱,令人痛苦的语言斥责,结果使孩子感到自己无归属,无价值。
2.使孩子获得责任感不是通过责难,羞辱,让孩子痛苦等获得。
3.孩子的不同教育产生的不良行为(缺乏意识与技能)——非适应性行为,与年龄不相称的行为。
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了信心的孩子。
不再使用惩罚,说教以及其他形式的责难和痛苦来促使孩子做好,因为既不能达到目的且行为反复。
4.不尊重孩子需求的管教方式会招致孩子的反叛行为和与大人争夺权力。
惩罚孩子既达不到管教目的又会产生愤恨,报复,反叛,退缩,偷偷摸摸,自卑等消极后果。
正面管教
1.识别出孩子的错误目的与错误方式,帮助孩子使用正确的目的和方式达到真正的行为意图。
鼓励会消除孩子对不良行为的需要。
2.几类行为及表征(孩子到底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孩子恼怒,着急,内疚,烦恼——重复性的行为中,总是重蹈覆辙
寻求过度关注意味着孩子缺乏归属,缺乏父母的关注。
方法:引向建设性行为;做他意料不到的行为如拥抱;给孩子特别时光,两个人单独不被打扰的专属时光,暗号,行为;安慰;关切;角色扮演孩字;采取行为表达关切和关怀
孩子威胁,挑战——从言语顶撞,消极抵抗
寻求权力意味这孩子缺乏归属
方法:退出孩子的权力之争;双方接受,不强迫孩子;用合作代替命令,让孩子参与问题解决;决定自己的行为,不要决定孩子的行为;提供备选择项
孩子感到失望,伤害、难以置信,憎恶——伤害与反击
意味着孩子产生报复行为,我得不到想要的也要让你受到同样伤害,我要自我补偿
方法:不还击;友善;同情理解他的遭遇;反射式倾听
孩子感到无能为力,绝望。无助——消极表现,希望自己不受打扰
意味着孩子自暴自弃,孩子放弃努力和尝试,认为自己不配
方法:分解事情步骤,让孩子体会到小成功;肯定孩子的积极努力;放弃对孩子的完美期待;用言语和爱;不放弃;关注孩子的优点
Part2——读书思考
樊登读书思维导图一、在读书之前问自己几个问题:
1.正面管教这本书有哪些基本假设?为什么需要正面管教,正面管教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什么情况下需要正面管教?有哪些表现以及方法?
二、如果我写这本书,我会怎么写
1.非正面管教的一些危害及现状
2.交代清楚正面管教的概念
3.为什么需要正面管教,正面管教怎么发挥作用,以及一些成功的案例。
4.正面管教的方法策略
三、总结
这本书是一本解读孩子行为意图的工具书,并且提供了一些基本可行的方法,也为孩子的行为提供了几种基本意图如爱与归属需要,得不到会产生一系列消极行为,但是证据的阐述不足。
比如除了被关注是否有其他意图?一定是被关注吗?还有一些基本需要都是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构建的,是否需求之间层次并没有谈及,这几种行为之间有严重的递进关系,可以说只是解释了爱与归属没得到满足的情况,其他的解释不足,如尊重需要,安全需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