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2):董卿携《朗读者》华丽转型,越努力的人越幸运
2017年才过了不到两个月,董卿已经三次刷屏。第一次是春晚的口红,第二次是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三次则是近日大热的《朗读者》。昨晚播出的“陪伴”主题更是温暖了荧屏前的每一位观众。
作为董卿首度转型制作人的心血之作,《朗读者》收获的赞誉数不胜数。在这个浮躁喧嚣的年代,观看这档人文综艺像是盛夏喝了一口甘冽的清泉,让人心旷神怡。
而这背后,是筑梦人董卿一年的心血和努力。
精益求精的做事态度
嘉宾一半以上是亲自邀约,朗读的文本也是和嘉宾一起研究,连线下“朗读亭”的城市都是亲自确定。
凌晨3、4点才离开机房,已是董卿最近的常态。剪片、审片,她坚持坐在大屏幕前不漏过一个细节,官方微信、微博、海报、剧照,她也事无巨细地都要看一遍。
正如节目组的工作人员所言“卿姐这个制作人当得跟想象中完全不一样,不是说执行导演忙好了她再看,而是全程参与。”
媒体人的担当
有人问董卿为何要做《朗读者》,她的回答是:那么多优美的文字就等在那里,为什么我不去做呢?”
是呀,从业二十余年,阅读是董卿一直以来的习惯,“朗读者”是她心头一直萦绕的梦。“如果能把这个世界读给大家听,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而且,央视作为国家级电视台,也应该是一个扛起文化大旗、承担文化传播使命的先行者。
“当大背景和我的个人兴趣找到了一个默契点,《朗读者》就诞生了。”董卿坦言。
高手相助
相较于娱乐节目,文化节目有一定的准入门槛,像《朗读者》这种阳春白雪的文化节目就更有可能曲高和寡。只有用更精心的设计,才能做到“高而不冷”。“高”来自于文学品质,“不冷”靠的则是情怀,用诚挚的情感让文化更加平易近人。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董卿请来了各路高手:北京奥运会闭幕式导演陈维亚、《中国青年报》原总编辑陈小川、著名作家刘震云、导演陆川等等,共同为这档节目贡献“金点子”。
……
正是全方位的努力,董卿打造的《朗读者》才给我们呈现了一场场惊艳和感动的试听盛宴。
近年来,董卿一直是央视地位最稳固、出镜率最高、实力最难撼动的当家花旦。
有人问,在人才济济的央视美女主持中,董卿何以如此神速地跃居为“央视一姐”?事实上,在看似两三年就成功的背后,是董卿十年磨一剑的准备与积累。
十五年前,已经拿到主持人“金话筒奖”的董卿放弃了在上海有名有闲的日子,只身到北京发展,三十而立敢于归零重新开始。
十年前,靠着扎实的主持功力和精彩的临场表现,董卿铸就了欢乐中国行元旦特别节目的“金色三分钟”,成为主持界一个完美的案例。
三年前,因为“这两年没什么突破,激烈竞争环境令我不安”,董卿以加州大学访问学者的身份,去美国学习深造。
……
与董卿合作过的所有伙伴都说,除了拥有端庄美丽的外表和随机应变的主持能力外,董卿是目前主持人中工作特别努力、特别拼命的一个。
如今,董卿气质如兰、大气从容的风格俘获了大批粉丝,连续八年被评为“央视十佳主持人”。观众对其不乏溢美之词:
“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信手拈来的从容,是厚积薄发的沉淀。”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
这也印证了那句话:越努力的人越幸运。
这次携《朗读者》华丽转型,舞台上的她自然大方,动情之处眼眶湿润。舞台下的她为节目倾注了所有心血,收获了如潮的好评。
正如节目所言:自古以来,世间就充满“遇见”。有美人,遇见为念念不忘;有知己,遇见便一见如故;有对手,遇见就惺惺相惜。
而有董卿,遇见则是感动和惊喜。
相关文章:
《朗读者》(3):斯琴高娃献给母亲的深情朗读,是否也看哭了你?
《朗读者》(5):帅到掰弯妹子的“瑜老板”,才是传播国粹的真偶像
《朗读者》(6):看了六期《朗读者》才发现,这不仅是股清流,更是一座金矿啊
《朗读者》(7):哪有什么和平年代,我们不过是生活在和平国家
《朗读者》(9):娱乐&综艺咖征文|《奇葩说》VS《朗读者》,“老司机”与“小清新”的碰撞
《朗读者》(12):见多了“假恩爱”,《朗读者》告诉你,真正的爱情长什么样
《朗读者》(13):90岁老人身价千亿却骑自行车上班,《朗读者》告诉你为什么
《朗读者》(16):和“深圳四胞胎父亲”相比,《朗读者》中的他们才是民族的脊梁
《朗读者》(17):同是80后钢琴家,为什么《朗读者》让李云迪伴奏,却邀请他朗读?
文/翟桃子 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