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省杂谈

2019-08-19  本文已影响0人  yabin小站

22/365 ,一件事情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不是因为远大志向,而是有正向激励。

深度思考前的盲目勤奋,注定是吃力不讨好的徒劳。 -- 莫琳·希凯

加班刚回到家中,冲个凉,打开电脑,不知道写点啥。。。

有个需求,对原有框架和逻辑改动较大,思考了很久一直没有考虑清楚。。。吃过晚饭,重新梳理了下,之所以难下手,主要原因:

  1. 原有设计逻辑耦合,增加复杂度
  2. 场景比较多,又相互关联,在想一个比较满意的解决方案。
  3. 想了几个方案后,终于开始动手,但用着A方案,却想着B方案。没有真正的想清楚。

最终抛开繁琐的逻辑和场景,想把最基本的框架搭起来,边做边完善吧。

最近比较热门的图书《墨菲定律》中有个这样的故事:

美国行为科学家布利斯,在一所中学进行了一个实验,让学生分3组进行投篮技能训练,
第一组,在20天内每天练习实际投篮,并且记录成绩;
第二组,不做任何练习,只记录第一个和最后一天成绩。
第三组,记录第一天成绩,然后每天花二十分钟进行想象中的投篮,如果投篮不中,他们便在想象中做出相应的纠正,到第二十天,同样的记录他们的最后成绩。

哪一组的成绩增长最快呢? 结果出人意料:
第一组,每天练习,20天投篮命中率提升了24%。
第二组,毫无提升。
第三组,进球率提升了26%,改善的最多。

行动前进行头脑热身,构思细节,做好预案,然后就会提高效率和成功率。

反思自己的今天,有两个需要改善 :

  1. 抓大放小,逻辑复杂,但是主线很清晰
  2. 思和行同样重要,不要等完全考虑清晰了再行动,MVP的方式,快速搭建最小可行性方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