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几岁开始英语启蒙?要么出生后,要么就现在!

孩子几岁开始英语启蒙最好?0岁?3岁?6岁?
我的答案是:出生就可以开始,6岁前越早越好。6岁后也不算晚,早一天就比晚一天好。

这个问题在第二语言学习领域是个世纪难题,没有统一定论。
不过,全球范围内的语言学家的实证研究有一个共识,语言学习具有显著的敏感期,儿童学习外语最好抓住语言敏感期。
什么是敏感期?
即在某个时期,人们更容易学会某种知识和行为。

例如,很多移民家庭,父母带着完全不会说英语的小孩子出国后,孩子通常在1-2年内就能说一口发音纯正流利的英语,在用词和表达上都能赶超已经学了十几年英语的父母。
而父母哪怕之后的一辈子都在美国生活,多少还会带有外国口音,并时而犯一些语法错误。
我们不得不承认,儿童的这种高超的语言学习能力,是成年人无法媲美的。
这其实是由我们人类的本能进化史决定的。
在远古时代,早点学会发声,学会说话的孩子,表达和沟通能力更强,也就更有可能在恶劣的环境下存活。基因一代代遗传后,学说话就成为现代孩子最为牛掰的技能,远超成年人。
基因进化,赋予了儿童学习语言的特殊优势。


对此,虽然目前全球也没有统一定论,但认可度最高的是0-6岁或7岁是儿童语言学习的最佳敏感期,最晚不要超过12岁。
在0-6岁这个阶段,任何一个正常的孩子,都有潜力学会世界上任何一门语言,倘若提供理想的语言环境,他们还能同时学会多种语言,且能够做到完全没有外国口音。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国家的孩子,到了3岁基本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本国语言,无论那是印地土著语,还是毛里求斯语,无论那种语言对外国人看来有多么难,多么不可思议,当地的孩子就是可以学会。
因此,0-6岁,尤其是0-3岁的孩子,被称为「天生的语言学家」。

以上是全球儿童学习语言的普遍现象。而我们今天讨论的英语启蒙对象,是完全生活在国内环境的中国孩子。
而0-6岁,也是我认为的,最适合中国孩子的英语启蒙时间段。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

虽然,从终生成长角度看,任何人,任何年龄都可以把英语学好,只不过不同阶段采用的方法不同。
0-6岁开始启蒙,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采用接近母语习得的方法,这也是学习语言最有效的方法。
6岁以前,孩子没有上学,大部分时间在家里,家长可以采用非常灵活的启蒙方法,通过听儿歌,读绘本,看动画,亲子英语,让孩子在自然,愉快,轻松的语境下接触英语。
6岁上小学后,孩子只能跟着学校的教学体系走。而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方法,基本还是遵循这样的顺序:

这种学习方法在理论上不符合儿童语言学习规律,在实践中也被证明非常失败。例如,我们这一代学了十几年的英语,依然是「聋哑人」,听不懂说不出。

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同时学习,孩子会从小习惯于两种语音、两种语言系统,且两种语言在大脑中平等共存,互相之间不会有明显的排斥现象,孩子心理也不会产生排斥情绪。
而当孩子到了3岁,尤其是到了6岁,中文表达已经很流利了,成为强势语言,再从0开始接触英语,一来孩子因为陌生会产生排斥,二来强势的中文,会在语法,发音方面干扰英语学习。
在英语认识事物时,孩子会优先调用中文思维去理解,再翻译成英文,容易造成中文翻译思维,即看到“🍎“——苹果”——apple 。



给0-6岁孩子的英语启蒙核心是「玩中学」,采用的方法,不死记硬背单词,不学语法知识,孩子学起来更容易,更有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英语,孩子不会觉得这是一门陌生的外语,就会把它当成另外一种母语,是用来认识周围,游戏玩耍,满足自己需求的工具。
比如,孩子会觉得“ball”,就是那个圆滚滚的东西,“cookie, 就是那个甜甜脆脆的好吃的”。
这种早期的、情境中的学习方式,通过内化到生活和游戏中的语言学习方法,接近于我们学习中文母语的方法。
因此,孩子理解的更好,更容易记住英语单词和句子,相较于死记硬背的短期记忆,是完全内化到语言系统里的「技能」,能够形成难以忘记的长期记忆,是活的,可以随时调用的,不是死的,学了就忘的。
既然学起来很轻松,用起来很方便,孩子当然更有兴趣。

我从儿子Oly 身上明显感觉到了这一点,我和他说英语,读英文绘本,他觉得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习以为常。我们家还养成了喝奶时必读英文绘本的习惯,奶一冲好,Oly一定喊着“妈妈,给我看书”,有时候是“It's story time!".
而偶尔邻居家的同龄男孩来家里玩,听到我们说英语,会特别惊讶,觉得很奇怪,我给他们俩一起读英文绘本,邻居家的孩子没一会就跑开了,听不懂嘛。
我有个习惯经常询问各种年龄段的孩子对英语的看法。结果是,但凡上小学后才开始接触英语的都很讨厌英语,一说要学英语,全家都头疼。
而凡是6岁以前,尤其3岁左右的孩子,他们很少有厌恶情绪,有的喜欢,有的一般般。


语数外,三门学科里,最需要“赢在起跑线”的是英语。
孩子在学习语文和数学时,是用中文在理解和学习,而这个脑中的中文系统从出生起开始搭建了,已经搭建了6年之久,因此用起来比较自如。
而如果从上小学开始从头接触英文,相当于要在脑中从0开始搭建新的系统,而且还要跟语文和数学抢时间,并且是在紧锣密鼓的高压状态下死记硬背,并不像6岁之前可以悠哉乐乎的学习。
而6岁前开始英语启蒙的孩子,相当于提前开始搭建系统了。
如果按英语启蒙时间每天1个小时算的话,6年时间会积累「2190个小时」的英语输入时间,早期的这段时间投入所达到的效果,后期花更多的时间也未必能达到,而上学后的孩子真的没有那么多时间。
我身边就有好几个案例,孩子上小学前没有英语启蒙,上学后语数外三座大山同时压下来,且英语这座大山压的更重,孩子每每写作业到11点,痛苦不堪。
我经常询问小区里的孩子和家长课外补习的情况,无一例外,英语一定是补习的科目。
所以,孩子的英语一定要提前学,这是最符合孩子发展规律的事情。


我们先定义下口音。
口音分为两种,一种是同种语言的口音,比如,美国不同地区讲的英语口音不同,但都是英语,好比我们的各省方言,虽发音不同但都是中文。
另一种是不同语言的口音,即外国口音,好比外国人讲中文,总喜欢一平到底,或中国人和日本人讲英语,很容易听出来的外国人腔调。
虽然现在,讲外语有口音是特别正常的一件事。很多人还会拿出很多名人案例,说明有口音没关系。
比如,美国总统,国际明星,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呀,讲英语都带口音,并不妨碍人家取得辉煌成就。
首先,这里有明显的逻辑错误嘛,这些名人的成就和英语口音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啊,他们的成功一定是因为其他原因,而不是因为有口音。
其次,有口音这件事并不是什么值得自豪的事,如果没有口音,他们的受欢迎程度有可能更高。
我们要明确的是:

实际上,无论在哪里,能讲一口流利而没有外国口音的英语,绝对是特别拿的出手的一件事。
就好比,我们遇到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却能说一口流利没有口音的中文,你一定会既惊讶又欣赏!
目前很多语言研究都证实,越早接触外语,孩子学习外语的外国口音越淡,如果大约在6岁前学习足够多的外语,并在以后长期使用不间断,孩子的外语能做到基本没有口音。
这是什么概念?就是当地人根本听不出来他是个外国人。
不过大家还要明确一点,外语学习,最核心的任务是理解和表达,准确理解所听,准确表达所想。
减少甚至消灭口音是在这个基础之上的,一个次要任务,能兼顾最好,实在精力有限,顾好核心任务就算了,但这属无奈之举。


上面讲到语言敏感期的各种好处,有人就会提出质疑了:

对这个问题的回应,我们要重视以下2个假设可能:

当然,对同一个人,我们没法对比两种学习方式,比如一种是他在0-6岁就开始学习英语,另一种是,他约6岁,或12岁后才开始学习英语,这两种人生路径,一个人只可能走其中一条,没法对比,现实不允许。
所以这种个别案例,并不能驳斥敏感期语言学习的优势。只能说明,人类大脑的可塑性,即便错过了语言敏感期,也有把外语学好的希望。
这也是给错过敏感期的家长一点安慰,没关系,一切还来得及,今天开始就比明天开始又早了一天。
但是,根据大量的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研究结果,外语学习一定是越早越好。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所以,我认为,为了抓住语言学习敏感期,咱们国家应该大力鼓励父母在孩子刚出生后就做英语启蒙,或至少在3-6岁的幼儿园阶段重点抓英语这门学科,这样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来说,在往后的十几年英语学习历程中至少能省出一半的精力。
只可惜按照现在的官方教育机制,英语至少要等到小学2、3年级才开始学,完美的错过了敏感期。
好在,一大批高知的家长们已经越来越早的给孩子英语启蒙了,一些前卫的幼儿园也开设了英语课。我在给儿子Oly 选择幼儿园时,其中一个要求就是要有外教英语课。


我儿子Oly,我是从他出生大概6个月后就开始英语启蒙的,现在儿子3岁半,英语听力词汇1000-2000,也就说他能听懂这么多英文单词,其中没有一个是死记硬背的。
最可贵的是,他已经完全习惯了英语的声音,听英文儿歌,听我说英语,听我讲绘本,听有声绘本,听动画片的声音,都习以为常,而听是语言学习最关键的一步。
我觉得对于孩子的英语启蒙来说,早期积累多少词汇,能不能流利表达,都不是最重要的,反而是这种「不把英语当外语」的听力习惯是最宝贵的,而且是错过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另外,对Oly 来说,早期英语启蒙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那就「自信力」。
Oly 是个比较内向文静的小孩,对很多事情不自信,上了托管以后,老师的反馈是,话不多,喜欢一个人玩,不太跟身边的小孩互动。
可自从托管开始引进外教课以后,老师说Oly像变了一个人,能跟外教老师特别积极的互动,连外教老师都夸他是班级里英语互动性最好的孩子。
我觉得,最大的原因应该是,他能听懂外教老师的英语。而且在互动中,他会逐渐发现自己要比其他小孩表现的更好,这让他收获了极大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对孩子来说,这种在学习上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千金不换,能够极大的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仅仅养成听力习惯和收获自信心,这两点,就让我觉得过去3年在英语启蒙上付出的心血很值🉐️。

总结下,0-6岁孩子英语启蒙有这些好处:


THE END
不过,全球范围内的语言学家的实证研究有一个共识,语言学习具有显著的敏感期,儿童学习外语最好抓住语言敏感期。
什么是敏感期?
即在某个时期,人们更容易学会某种知识和行为。

例如,很多移民家庭,父母带着完全不会说英语的小孩子出国后,孩子通常在1-2年内就能说一口发音纯正流利的英语,在用词和表达上都能赶超已经学了十几年英语的父母。
而父母哪怕之后的一辈子都在美国生活,多少还会带有外国口音,并时而犯一些语法错误。
我们不得不承认,儿童的这种高超的语言学习能力,是成年人无法媲美的。
这其实是由我们人类的本能进化史决定的。
在远古时代,早点学会发声,学会说话的孩子,表达和沟通能力更强,也就更有可能在恶劣的环境下存活。基因一代代遗传后,学说话就成为现代孩子最为牛掰的技能,远超成年人。
基因进化,赋予了儿童学习语言的特殊优势。


对此,虽然目前全球也没有统一定论,但认可度最高的是0-6岁或7岁是儿童语言学习的最佳敏感期,最晚不要超过12岁。
在0-6岁这个阶段,任何一个正常的孩子,都有潜力学会世界上任何一门语言,倘若提供理想的语言环境,他们还能同时学会多种语言,且能够做到完全没有外国口音。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国家的孩子,到了3岁基本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本国语言,无论那是印地土著语,还是毛里求斯语,无论那种语言对外国人看来有多么难,多么不可思议,当地的孩子就是可以学会。
因此,0-6岁,尤其是0-3岁的孩子,被称为「天生的语言学家」。

以上是全球儿童学习语言的普遍现象。而我们今天讨论的英语启蒙对象,是完全生活在国内环境的中国孩子。
而0-6岁,也是我认为的,最适合中国孩子的英语启蒙时间段。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

虽然,从终生成长角度看,任何人,任何年龄都可以把英语学好,只不过不同阶段采用的方法不同。
0-6岁开始启蒙,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采用接近母语习得的方法,这也是学习语言最有效的方法。
6岁以前,孩子没有上学,大部分时间在家里,家长可以采用非常灵活的启蒙方法,通过听儿歌,读绘本,看动画,亲子英语,让孩子在自然,愉快,轻松的语境下接触英语。
6岁上小学后,孩子只能跟着学校的教学体系走。而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方法,基本还是遵循这样的顺序:

这种学习方法在理论上不符合儿童语言学习规律,在实践中也被证明非常失败。例如,我们这一代学了十几年的英语,依然是「聋哑人」,听不懂说不出。

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同时学习,孩子会从小习惯于两种语音、两种语言系统,且两种语言在大脑中平等共存,互相之间不会有明显的排斥现象,孩子心理也不会产生排斥情绪。
而当孩子到了3岁,尤其是到了6岁,中文表达已经很流利了,成为强势语言,再从0开始接触英语,一来孩子因为陌生会产生排斥,二来强势的中文,会在语法,发音方面干扰英语学习。
在英语认识事物时,孩子会优先调用中文思维去理解,再翻译成英文,容易造成中文翻译思维,即看到“🍎“——苹果”——apple 。



给0-6岁孩子的英语启蒙核心是「玩中学」,采用的方法,不死记硬背单词,不学语法知识,孩子学起来更容易,更有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英语,孩子不会觉得这是一门陌生的外语,就会把它当成另外一种母语,是用来认识周围,游戏玩耍,满足自己需求的工具。
比如,孩子会觉得“ball”,就是那个圆滚滚的东西,“cookie, 就是那个甜甜脆脆的好吃的”。
这种早期的、情境中的学习方式,通过内化到生活和游戏中的语言学习方法,接近于我们学习中文母语的方法。
因此,孩子理解的更好,更容易记住英语单词和句子,相较于死记硬背的短期记忆,是完全内化到语言系统里的「技能」,能够形成难以忘记的长期记忆,是活的,可以随时调用的,不是死的,学了就忘的。
既然学起来很轻松,用起来很方便,孩子当然更有兴趣。

我从儿子Oly 身上明显感觉到了这一点,我和他说英语,读英文绘本,他觉得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习以为常。我们家还养成了喝奶时必读英文绘本的习惯,奶一冲好,Oly一定喊着“妈妈,给我看书”,有时候是“It's story time!".
而偶尔邻居家的同龄男孩来家里玩,听到我们说英语,会特别惊讶,觉得很奇怪,我给他们俩一起读英文绘本,邻居家的孩子没一会就跑开了,听不懂嘛。
我有个习惯经常询问各种年龄段的孩子对英语的看法。结果是,但凡上小学后才开始接触英语的都很讨厌英语,一说要学英语,全家都头疼。
而凡是6岁以前,尤其3岁左右的孩子,他们很少有厌恶情绪,有的喜欢,有的一般般。


语数外,三门学科里,最需要“赢在起跑线”的是英语。
孩子在学习语文和数学时,是用中文在理解和学习,而这个脑中的中文系统从出生起开始搭建了,已经搭建了6年之久,因此用起来比较自如。
而如果从上小学开始从头接触英文,相当于要在脑中从0开始搭建新的系统,而且还要跟语文和数学抢时间,并且是在紧锣密鼓的高压状态下死记硬背,并不像6岁之前可以悠哉乐乎的学习。
而6岁前开始英语启蒙的孩子,相当于提前开始搭建系统了。
如果按英语启蒙时间每天1个小时算的话,6年时间会积累「2190个小时」的英语输入时间,早期的这段时间投入所达到的效果,后期花更多的时间也未必能达到,而上学后的孩子真的没有那么多时间。
我身边就有好几个案例,孩子上小学前没有英语启蒙,上学后语数外三座大山同时压下来,且英语这座大山压的更重,孩子每每写作业到11点,痛苦不堪。
我经常询问小区里的孩子和家长课外补习的情况,无一例外,英语一定是补习的科目。
所以,孩子的英语一定要提前学,这是最符合孩子发展规律的事情。


我们先定义下口音。
口音分为两种,一种是同种语言的口音,比如,美国不同地区讲的英语口音不同,但都是英语,好比我们的各省方言,虽发音不同但都是中文。
另一种是不同语言的口音,即外国口音,好比外国人讲中文,总喜欢一平到底,或中国人和日本人讲英语,很容易听出来的外国人腔调。
虽然现在,讲外语有口音是特别正常的一件事。很多人还会拿出很多名人案例,说明有口音没关系。
比如,美国总统,国际明星,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呀,讲英语都带口音,并不妨碍人家取得辉煌成就。
首先,这里有明显的逻辑错误嘛,这些名人的成就和英语口音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啊,他们的成功一定是因为其他原因,而不是因为有口音。
其次,有口音这件事并不是什么值得自豪的事,如果没有口音,他们的受欢迎程度有可能更高。
我们要明确的是:

实际上,无论在哪里,能讲一口流利而没有外国口音的英语,绝对是特别拿的出手的一件事。
就好比,我们遇到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却能说一口流利没有口音的中文,你一定会既惊讶又欣赏!
目前很多语言研究都证实,越早接触外语,孩子学习外语的外国口音越淡,如果大约在6岁前学习足够多的外语,并在以后长期使用不间断,孩子的外语能做到基本没有口音。
这是什么概念?就是当地人根本听不出来他是个外国人。
不过大家还要明确一点,外语学习,最核心的任务是理解和表达,准确理解所听,准确表达所想。
减少甚至消灭口音是在这个基础之上的,一个次要任务,能兼顾最好,实在精力有限,顾好核心任务就算了,但这属无奈之举。


上面讲到语言敏感期的各种好处,有人就会提出质疑了:

对这个问题的回应,我们要重视以下2个假设可能:

当然,对同一个人,我们没法对比两种学习方式,比如一种是他在0-6岁就开始学习英语,另一种是,他约6岁,或12岁后才开始学习英语,这两种人生路径,一个人只可能走其中一条,没法对比,现实不允许。
所以这种个别案例,并不能驳斥敏感期语言学习的优势。只能说明,人类大脑的可塑性,即便错过了语言敏感期,也有把外语学好的希望。
这也是给错过敏感期的家长一点安慰,没关系,一切还来得及,今天开始就比明天开始又早了一天。
但是,根据大量的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研究结果,外语学习一定是越早越好。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所以,我认为,为了抓住语言学习敏感期,咱们国家应该大力鼓励父母在孩子刚出生后就做英语启蒙,或至少在3-6岁的幼儿园阶段重点抓英语这门学科,这样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来说,在往后的十几年英语学习历程中至少能省出一半的精力。
只可惜按照现在的官方教育机制,英语至少要等到小学2、3年级才开始学,完美的错过了敏感期。
好在,一大批高知的家长们已经越来越早的给孩子英语启蒙了,一些前卫的幼儿园也开设了英语课。我在给儿子Oly 选择幼儿园时,其中一个要求就是要有外教英语课。


我儿子Oly,我是从他出生大概6个月后就开始英语启蒙的,现在儿子3岁半,英语听力词汇1000-2000,也就说他能听懂这么多英文单词,其中没有一个是死记硬背的。
最可贵的是,他已经完全习惯了英语的声音,听英文儿歌,听我说英语,听我讲绘本,听有声绘本,听动画片的声音,都习以为常,而听是语言学习最关键的一步。
我觉得对于孩子的英语启蒙来说,早期积累多少词汇,能不能流利表达,都不是最重要的,反而是这种「不把英语当外语」的听力习惯是最宝贵的,而且是错过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另外,对Oly 来说,早期英语启蒙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那就「自信力」。
Oly 是个比较内向文静的小孩,对很多事情不自信,上了托管以后,老师的反馈是,话不多,喜欢一个人玩,不太跟身边的小孩互动。
可自从托管开始引进外教课以后,老师说Oly像变了一个人,能跟外教老师特别积极的互动,连外教老师都夸他是班级里英语互动性最好的孩子。
我觉得,最大的原因应该是,他能听懂外教老师的英语。而且在互动中,他会逐渐发现自己要比其他小孩表现的更好,这让他收获了极大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对孩子来说,这种在学习上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千金不换,能够极大的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仅仅养成听力习惯和收获自信心,这两点,就让我觉得过去3年在英语启蒙上付出的心血很值🉐️。

总结下,0-6岁孩子英语启蒙有这些好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