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朝圣》:一场孤独朝圣,一场自我救赎
我的书和读书笔记
就是那封信,那封改变了一切的信。
是的,一切来的毫无征兆,谁都无法预料。奎妮得了癌症,她写这封信是来告别的。
哈罗德写好了回信,站在邮筒边,心中却充满失落。
自己的一生到底干了些什么?朋友的离去,儿子的自杀,妻子的隔离……过的窝窝囊囊,活的一事无成。
现在连老友奎妮也要离他而去了。莫名的,他想做点什么,好像这就能拯救奎妮似的。
哈罗德漫无边际的沿路走着,回忆在脑中泛滥,挥之不去,烦躁却又无能为力。
他碰见了一个加油站女孩,那女孩告诉他,因为信仰,她阿姨的病好了。
信仰,这个词听起来感觉太对了。
突然间,哈罗德灵光一现:他要拯救奎妮,他要走路过来,从南德文郡一路走到贝里克郡。
他总觉得,只要他走路过去,奎妮就一定会等他。
01.
这就是一场徒步之行的开端,没有什么理由,说走就走。人生何不如此,到了一个节点,你突然就想放下一切,所为的不过想是随心。
可是,梦想是有色彩的,现实却是黑白的。想要随心太过艰难,我们需要放下的有很多,顾虑的东西也有很多。于是,现今的我们早已知道,我们需要做什么,而不是我想要做什么。我们虽然只是孑然一人,担负的却是父母的期望,社会的压力。但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不能迷失自我。自己的心最后到底应该归向何处,不去试试,又怎会知晓。正如哈罗德,大半辈子都过的窝窝囊囊,老时却做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好在,他做了,并且坚持了。
这才是人生想要活成的模样。
做笔记时的画的花,送给哈罗德02.
走在路上,哈罗德不断地用回忆丈量人生。
初见莫琳被爱情击中时的木讷,与莫琳步入婚烟殿堂时的兴奋,面对戴维时的无措,目睹儿子自杀时的悲痛,与奎妮相处时的快乐……点点滴滴,毫无头绪,杂乱无章,措不及防的闯入哈罗德的脑海中,一片一片,散落一地。
因为童年的不幸经历,哈罗德的外表与内心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他外表虽高大,内心却软弱的像个懦夫。
面对父亲这一职称所带来的责任,他手足无措,惊慌失乱。他没有给予儿子戴维相应的爱,甚至连最基本的义务也没做到。本是血浓于水的二人,却形同陌路。最后,戴维得了抑郁症,吊死在自家院子里。从此,妻子莫琳拉起了那道封闭的窗帘。她不愿去爱他,因为孩子是隔阂在二人之间一道永远难以跨越的横沟。
生命无法承受其重,极度悲伤的哈罗德一怒之下闯入酿酒厂,打碎了老板的心爱物品,他懦弱的不敢认错,是奎妮出面帮他背了黑锅,结果奎妮被解雇赶出酒厂。孩子去世,夫妻隔离,朋友远走,还有谁的人生是比哈罗德还要狼狈的了?
哈罗德在这场朝圣之前,的确是个懦夫,可是当他迈出第一步时,他就已经是个斗士了。只要你想要开始,什么时候都不晚。
他在这场徒步之行中,完成了自我救赎。他反思自己的人生,想想遇到的人,忏悔自己的不成熟行为。忽然,哈罗德发现,自己的人生如此之糟糕。可是往事犹可谏,来者不可追,命运就是这样残酷,当你幡然醒悟时,现实早已无法更改。
03.
还好,还有值得珍惜的人。莫琳,这个善良又美丽的女子,在哈罗德走后,才发现,原来她是如此需要他,他早已成为她生命中的一部分。那就彼此相互依偎取暖吧,过好余生,足矣。
想起我自己,这18年来,一路上见过的人,每个人都与众不同。表面上看似再平凡不过的生活,实际上却隐藏着这么多的有趣和惊喜。那就随心去吧,人生这么短,再不疯狂我们就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