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文章历史有意思山东现代学院

聊聊日本的战国史

2018-06-03  本文已影响33人  f4a9ea28a5ee
日本战国图

一般认为日本战国史起于1467年“应仁之乱”。应仁是日本天皇的年号,相当于中国康熙乾隆之类的玩意儿。这个“应仁之乱”,就是日本两股武士集团之间发生了矛盾,其中一边的老大是细川家,另一边是山名家,双方纠集了各自的阵营在京都(当时日本的首都)附近火并,后世以年号命名,称为“应仁之乱”。如果当年日本天皇的年号是康熙,估计就叫“康熙之乱”。

日本是中国的好徒弟,所以年号这东西也是参考了中国制度的。

战场上的日本武士

话说,两大武士集团火并,天皇不出来管管?天皇不是不想,是不能。因为日本在公元9、10世纪以前是天皇当政(7世纪著名的大化改新就是皇室主持的)。9、10世纪的时候,一支皇族的支流、后来被贬为非皇族的藤原氏操纵了朝政,开始了“摄关政治”——“摄”即摄政,“关”即关白,都是官名,听起来很牛,相当于宰相,而且这个职位只限藤原家的人当。

摄关政治

藤原家崛起后天皇就很不满,双方闹矛盾,这时日本各地的经济发展了,地方上的豪强开始不听中央使唤,各自发展武装,而这些武装中最厉害的当属也是原为皇室、后来因为生多了皇室养不起而下放民间的两大家族,源平二姓家族。

为什么这两家会发展得最强呢?诸位想想,这些人本来出身高贵,所以接受过较好的教育,能明白道理;同时家庭条件相对较好,所以除了文治还能修习武艺(天天种田的话哪有时间学这些);而且他们来自皇室,在地方上说话也说得起,有什么纠纷自然有人花钱请他们办事。久而久之,两大武士集团便崛起了。

类似中国井田制的班田制

源、平两家的崛起,本身便是日本经济发展的结果。因为新的经济发展需要更有效的社会管理,而不论是天皇制还是摄关制都已经落后时代潮流。举个例子,以前日本的土地制度叫班田制(这还是大化改新后的,前的咱就不说了),东西很复杂,精神就是国家分配土地,农民耕种,禁止买卖,农民须向政府纳税,给政府服徭役、当兵,死后土地重归国有,说白了跟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那个均田制如出一辙。而诸位都知道,均田制和与其配套的府兵制、租庸调制最后都over了,为何?

班田制和它们一样,只考虑了一时一世的社会发展,殊不知经济越发达,竞争就越激烈,竞争越激烈,土地兼并就越激烈,这时岂能容你土地不动,死后还还给国有?封建社会的优胜劣汰必然带来剧烈的土地兼并,A兼并了B的土地,完了死了又交给国家,疯了?所以盘踞地方的土地兼并者们需要一套新的制度来维护他们的新利益。

不过我们都知道,制度本身并没有什么用,有用的是实力的保障。藤原家牛的时候很多人就把土地所有权寄存在藤原家名下,为的就是借助他们强大的实力以躲避政府征税,寻求利益的最大化。后来藤原家也靠不住了,大家就改投掌握“枪杆子”的源平二家。

这时天皇和藤原家吵得不可开交了,双方都觉得动嘴不如动手,于是开始引入了源、平两家的军事力量。可这军事力量一介入,天皇和藤原家反而都被要挟了(参考何进召董卓进京,不过这里有两个董卓)。

源平合战,源氏胜出

随后著名的源平合战便爆发了。一开始是平家占得先机,打败了源家,随后源家反攻,击败平家,最终源氏大佬源赖朝于1185年在镰仓(今东京附近)建立了以武士集团为核心的镰仓幕府,首领即为(征夷)大将军——幕府建在东京,本身就有日本农业经济重心东移的意思。而镰仓幕府建立后并没有废掉天皇,只是政事归幕府,礼仪归皇室,这也是日本天皇存留至今的原因。

源赖朝:镰仓幕府第一任佂夷大将军、幕府制度创立者

1185年后,镰仓幕府在1333年不适应历史潮流而被推翻,继而天皇想重夺政权,于是组织一群人跟武士集团打了好多年游击。源赖朝的亲戚、同为源家武士的足利尊氏虽然在1338年建立了室町幕府,但直到1392年,他的孙子足利义满才彻底打败天皇集团,取得全国的统一。

之后室町幕府也不适应历史发展,于是地方又有新的实权人物出现,细川家和山名家就是其中的代表。双方产生矛盾,而天皇管不住,室町幕府的大将军也管不住,只能任其在1467年开打,这就是日本战国史的开端——应仁之乱。此战持续了十年,到1477年的时候,双方表面上握手言和,实际上日本已经分崩离析了。

室町幕府最后一任将军:足利义昭

日本战国史的过渡阶段从1477年开始,直到1507年结束。由于中央权力崩溃,所以地方开始各自为政。这时“应仁之乱”中东军的首领——细川家财(土地)大气粗,掌握了京城附近的权力。其族长细川政元基本打垮了首都附近的反对势力,最后超过了天皇和大将军,成为了日本最大的地主。

细川政元:室町幕府末期实际掌权者

然而细川政元的辉煌只是暂时的,因为他根本没有能力和实力扭转全国走向大分裂的局面,最多只能完成京都附近的局部统一。而更糟的是,细川家本身内部便不稳定,1507年细川政元被部下刺杀,这个全国第一的家族也从此走向分裂,一蹶不振。

1507年~1551年是日本战国的形成时期,这时天下局势呈现“局部地区几强争霸”的局面,即一块地区内几大势力争夺地方局部领导权,而各地区相互之间却很少发生冲突。打个比方,中国军阀混战,各省境内都有几个势力,但是省与省之间并不发生冲突,因为攘外必先安内,湖南的要先统一了湖南才有闲心去攻打广东嘛!

战国时代的主要势力图

此时日本自西向东的情况如下:

①九州岛上,东边的大友家、西边的龙造寺家以及南边的岛津家为本地区最先进势力,相互斗。

②本州岛西部那个尖尖长条上(日本人称为中国地区),先是西边的大内家称雄,接着北边后起的尼子家崛起,然后南边更后起的毛利家雄起。

③四国岛上,原本细川家在此的实力最大,细川政元死后,细川家逐渐被家臣三好家控制,三好家又在四国岛和京都附近称雄,但四国岛上的新秀长宗我部家开始崛起争夺本岛的统治权。

④京都附近(近畿地区)三好家最强,但各种势力错综复杂,其中以六角家朝仓家斋藤家浅井家等最强,另外还有诸如筒井家等偏弱点的势力。

⑤日本全国正中间以东被称为“关东地区”(就全国东西而言),而关东地区的腹部,也就是今天东京附近几百公里范围内又被称为地理上的“关东”(类似中国函谷关以西都叫山东,而另外又有一个山东省);这个关东的正北、日本海的沿岸被称为北陆,以东北直到北海道岛被称为陆奥。

关东地区有三霸,东京附近的北条家,西边的今川家,西北边内陆的武田家;北陆地区有一个强国是长尾家,后来改称上杉家;陆奥东部有伊达家,西北有最上家,北边有斯波家南部家等。

日本地区划分

在这期间,日本商人、僧人也纷纷组织政治势力,特别是佛教的一支一向宗,在民间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开辟新航路的欧洲人也踏上日本,开始传播基督教,并将先进的火药武器带给了各路军队,日本也由此成为了当时东方各国中热兵器最普及的国家(虽然是窝里斗)。

前面说的这些家族、势力之间征战不休,都为了争夺本地区的所有土地与资源。本时间段内最成功的家族有九州岛的大友家(基本取得了九州最强地位)、中国地区的毛利家(基本取得了中国地区的主导权)以及关东的北条、武田、上杉三家。

北条家占据了东京及其附近的肥沃土地,武田家铸造了一支强大的骑兵/步兵综合部队,上杉家也丝毫不弱于武田家,尤其是武田家家长武田信玄和上杉家家长上杉谦信,前者缔造了今天仍被称颂不已的武田超级军队,一个本人则被誉为“军神”,可谓一时瑜亮,双方之间的交战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战术层次,伏击、阵型、战法等,已明显超出了日本其他军阀许多层次,这二人也在日本民间达到了几乎被神化的地步。

武田信玄 和上杉谦信:不是冤家不聚头

而真正的“王兴之地”,却在小关东与近畿之间的尾张国,即今天日本的爱知县内。

此处经济发达,有大量的稻米生产;商业畅通,位居关东关西商业要道。不足之处在于战略纵深小,地方巴掌不到,所以很容易被旁边的大国压迫。

织田信长

尾张国有个叫织田的小军阀,原本并不出众。1551年,织田家的新家长织田信长上任,他于1560年以数千人之兵力在桶狭间一举斩杀了从东面路过此处的大军阀今川义元(当时有三万兵力),震动日本。此后织田信长先稳定尾张老家,然后夺取地盘数倍于尾张的美浓国做新大本营,最后进入京都,挟天皇和幕府将军以令诸侯,开始着手统一天下的大任。

这时各地方诸侯的反应是令人遗憾的。毛利家本来距离京都最近,而且在1557年后便取得了中国地区的统治权。但毛利家家长毛利元就却没有选择进京,反而去跟九州岛打架,错失了良机。武田、上杉、北条三家在关东打成了一锅粥,谁都寸步不让,结果让织田信长得以平步青云地进京。其它诸侯,距离实在太远,鞭长莫及。

织田信长全盛时期

织田信长在京都,知人善任,提拔了许多出身贫寒的落魄武士甚至农民子弟做自己属下,最后赢得了民心,打败了近畿的各大势力。

这时武田信玄已稳定后方,于是着手与织田家决战,不料在打败织田家同盟德川家后突然死去;后来上杉谦信也决议与织田家决战,结果在击败织田家前锋后也突然病死。历史的垂青使织田信长一步步走向成功,他灭掉了武田信玄的儿子、打败了上杉谦信的养子、击退了毛利元就的孙子,消灭了信徒众多的一向宗势力,最终取得了二十二国之土地(日本共六十六国,织田信长的土地是最肥沃的)。

天下,就在眼前了。

本能寺之变

而这次,命运却最终舍弃了织田信长。1582年6月2日,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织田信长及其长子被部将明智光秀袭击于本能寺及其附近,双双殒命,史称“本能寺之变”。此事发生之原因,至今无人知晓。

然而,不到10天后,信长爱将、平民出身的羽柴秀吉以超人速度返回到京都,与明智光秀开战。措手不及的光秀被打败,死于逃亡途中。随后,羽柴秀吉趁乱打败了所有反对派,夺取了织田家权力,并得到朝廷的认可,天皇甚至赐姓其“丰臣”——日本历史上只有五个姓是天皇赐的,即藤原、源、平、橘,都是皇室后裔,而丰臣秀吉出身于平民,不但受此殊荣,还获得了关白、太政大臣的职位,成为了全日本的最高主宰者。

丰臣秀吉

此时全日本各地的局部统一也接近完成,岛津家在九州、长宗我部家在四国、毛利家在中国、德川家北条家在关东、伊达家-最上家-南部家在陆奥,基本都是局部统一了本地区。丰臣秀吉现在要做的,就是完成全国统一。

从1582年到1590年,丰臣秀吉征伐四处,打垮了硬骨头长宗我部家、岛津家(夺取了他们许多土地),消灭了不肯臣服的北条家(当时最大的地方军阀),教训了不怎么听话的伊达家(削掉了一些领地),联合了顺从的德川家、毛利家、上杉家,建立了一个以丰臣家为中心的日本新政权。

入侵朝鲜

倘若丰臣秀吉能就此歇兵,则势必还有大发展。但一来战国时杀气太重,大家还有继续征战的欲望,二来丰臣秀吉本人也野心大涨,最后竟想侵略偌大的中国。1592年,太阁秀吉一声令下,十六万日本军队进攻朝鲜。朝鲜迅速溃败,求救明朝。明神宗万历皇帝拍板,中国军队进入朝鲜与日本作战。双方交手6年,最终日军敌不过,而丰臣秀吉也在忧愤中死去,日军悉数撤回了本土。

关原之战

秀吉死后,全国最大军阀德川家康策动丰臣家内乱,然后支持武将派于1600年在关原打败文臣派(史称“关原之战”),随后夺取了全国统治权,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彻底削弱了毛利家、上杉家等地方势力。

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今东京附近)建立了江户幕府,并在生前确立了父死子继的制度。1614年~1615年,已70高龄的德川家康决心彻底铲除丰臣家,遂发动大阪冬、夏之战,最终杀尽了丰臣秀吉的家属,从而彻底确立了以德川家江户幕府为中心的日本政治体系,从此日本战乱停止。

德川家康:日本最后一个幕府“江户幕府”开创者

这一年天皇的年号元和,是以被称为“元和偃武”。

1616年,德川家康逝世,日本战国的故事,到此便彻底结束了。

微信长按扫码,欢迎关注本公众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