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美食带给我们什么?
今天下午备了四二乡村教育共建的国庆美食课,在跟巧巧磨课时,解读这节课的立意,希望孩子们无论走多远,食物都是我们基因记忆最深处,烟火慰人心。
犹记得,当我加班到深夜力竭时,很想喝一碗鱼汤馄饨,或者青菜鱼丸杂烩汤,只有姜堰风味的汤汤水水可以让我的精神重新振奋起来。后来,和思涵吃了很久的鸭血馄饨,渐渐构建了另一种饮食记忆,离开南京,又想念起鸭血馄饨配汤包的经典组合。我常常想,那些美食家,走过那么多路,去过那么多地方,见识了形形色色的厨师,他们心底最爱的那道菜是什么?他们又在叠加美食记忆时,如何构建基底。这便让我想起眷村美食,用现在的语言,那是融合菜里的顶尖了,那些离家的人,用家乡美食去证实自己身份和记录自己的履迹,在小小的眷村,资源有限下又互相交融,逐渐形成新特色后又传回大陆,我们从差距中品出熟悉,品出乡味,确认了彼此同乡同源的身份,惺惺相惜,然后扩散四海。
苏、浙菜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鲁、皖菜犹如古拙朴实的北方健汉;粤、闽菜宛如风流典雅的公子;川、湘菜就象内涵丰富充实、才艺满身的名士。
这是一个包容的时代,各个菜系之间的壁垒在传播过程中逐渐打破,年轻人喜欢尝新的性格又加速了这个进程,当下,我们在一个地方可以尝尽各地美食,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进步,同时,因为因地制宜,跟原初的家乡味相比,还是差点意思,这也就是我们家乡胃的挑剔,中国人“讲究吃,是世界第一”,梁实秋先生早就说过。
中国人在饮食形式上也有自己的特点,中国人的饮食方式是聚食制,这种方式长期流传,是中国人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上的反应。现代社会,很多年轻人背井离乡,在他乡打拼,因为繁重的工作,很多时候不得不一人食,总是有些郁郁感,可能就是文化基因作祟,基因在期待有人陪伴,有人一起分享美食,一起边吃边唠唠家常。晚上跟Erin闲聊,提到《孤独的美食家》,她的一句,“《孤独的美食家》我只看出了孤独没看出美食”一下子点醒我,那种觉得《孤美》有好吃又不好吃的感觉是出自哪里,日系的隔膜感和中式的热络感的悖离。所以,我们甚至发展出饭搭子文化,繁重工作之中的一种特殊友谊,吃货和吃货的强强联合,一起寻觅公司楼下方圆五公里内的美食,吃饱喝足再在城墙下面溜达几圈,消化得很舒服了回去工作,给复制粘贴的苦闷打工生活增上几分色彩。
回家之后,几乎全在家吃饭,外面饭庄的菜总是有工业感,没有原汁原味的亲和感,毕竟家常菜在家吃才是常态。泰州是从扬州分出来的,故而泰州饮食也是淮扬菜发展来的,但有些许不同。毕竟十三太保都是有自己的脾气,即便是兄弟姐妹中最不起眼的一个,还常常被新闻写错归属。这个时节我们的溱湖八鲜还是赫赫有名的,虽然比不上盱眙龙虾。最好吃的莫过于簖蟹,所谓“簖”,就是直立地插在水中的一排排竹箔,用以阻拦回游的螃蟹,加以捕获,是一种古法捕捞方式,甚少伤残。故而这边的残蟹很不值钱,品相和肉质都要求极高,捕捞上来不超过半天便售罄,也不喜放冰箱冷藏,本地人认为螃蟹上岸后肉会缩,要趁鲜活赶紧食用才最佳风味,直接蒸,佐以香醋。在跟一些外省朋友聊及此事,才发现是距离产地近的优势,也是奢侈,这种蟹的鲜美非他人能感知,住在湖边的除外。这也是一种美食记忆。
溱潼湖水域宽阔,水质清淳,物产丰饶,以其水产品制作的“溱湖八鲜”名宴,名扬天下。分别是溱湖簖蟹、溱湖青虾、溱湖甲鱼、溱湖银鱼、溱湖四喜、溱湖螺贝、溱湖水禽、溱湖水蔬。
“不时不食,顺食而时”是苏菜的用餐准则,确保盘中美味来自最佳风味。秋风起,莼菜鲈鱼羹养胃,糖藕甜心,蟹肥膏黄。原来这是一种凡世的幸福,不愧是被马可波罗cue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