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

最近读了龙应台的人生三部书之一的《孩子你慢慢来》,感慨颇多。整本书作者都在贯穿一个观点:孩子,不着急,你慢慢来。这种“慢慢来”包含了诸多情感:有对孩子的尊重、包容、陪伴,让孩子有一个慢慢来的童年,童年就是“玩!玩!玩!”正如作者所写:“人的童年何其匆促,何其珍贵!”另一个方面作者和读者分享了作为一个母亲养育孩子过程中的那种抑制不住的喜悦和骄傲,她写道:“孩子将我带回人类的原始起点”。这是一本初为人母的女性值得读的一本书。

“我愿意花上一个下午的时光,慢慢等你,等你五岁稚嫩的手指打好这个蝴蝶结”。看到这里我眼中湿润了,孩子幼小的身影久久回荡在我的脑海中,作者那种对孩子尊重的情感值得我反思。我也是一个幼小孩子的母亲,这种为孩子稚嫩的行为等上许久的行为我做的很少,大多数情况下我最多等一会儿就不耐烦了,我于是就替孩子代劳了。渐渐孩子长大了,到了该他独立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孩子依然很笨拙,甚至我训斥他什么都要妈妈做的时候,孩子却理直气壮的说:“我做不了!我做不好的原因都是因为你!”听到这样蛮不讲理的回应,我内心很难受。现在我知道在他幼小的时候我等的太短了,耐心太少了,为他代劳的行为损害了他探索的、独立的内在信心。渐渐的他觉得他做不好,甚至做不了,这中苦果是我种下的,现在让我尝到了它的味道。所幸,我还有机会去改错,孩子你慢慢做,妈妈愿意等你。
现在的教育体制、生活节奏、生存环境也让我们“慢不起来”。我向往文中作者所写的那种自然、人文环境:大片的绿草地、枝头的小松鼠肆意的窜来窜去;清澈的小溪边,孩子可以无忧无虑的探索自然的秘密;华安早上九点才上幼儿园以及上课后孩子的任务就是玩玩玩;小学后华安十一点就放学了,那种大把、大把的时间供孩子嬉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真是令我羡慕。我曾经也尝试做一个与世俗不同的妈妈,想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在孩子上小学之前,我没有给孩子报任何兴趣班,幼儿园放学了,我就带他和附近“愿意玩”的小朋友一起玩,直到天黑才踏进家门。周末我带他去市内的各个公园,在公园里跑来跑去;春天欣赏花儿,夏天乘凉,秋天捡松果、白果,冬天堆雪人。这种养育方式,让孩子很喜欢大自然,爬山是他的拿手好戏,我都要甘拜下风。
快乐的时光很短暂,孩子上小学后,面对课业负担,每两周的测验成绩,我还是缴械投降了,开始和其他家长一样,把孩子和我忙的像陀螺转。周围的社会环境如此,教育体制如此,我做不到心安理得的和孩子漫无目的的嬉戏,只能尽可能的抽时间带孩子出去转转。只是寄希望于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孩子可以减轻负担,好好度过一个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
生命的来处和去处是怎样的?一个孩子的出生让我体会到那种生命降临的喜悦和激动,他真的是上天派来的天使啊!养育孩子过程有喜悦、疲老、辛酸、骄傲,诸多感情,但是也让我体会到生命历程的奇迹,是创世纪的。正如作者所说:“生命的来处和去处,不透过书本和思考,透过那正在爬的孩子。”
孩子,妈妈还是感谢你,你让我体会到了做一个母亲的骄傲和幸福。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尽可能的包容你慢慢来;学习中,有时候你也可以只得一个小红花,只要你快乐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