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好的感情也抵不过流年
前言
“曾经的我敏感忧伤,经常为了一点情感上的小事情而久久不能释怀,在曾经爱情的道路上,我踩着鲜花一路走来,如今的我不再相信爱情,也将自己的痴情扔进了现实的沼泽。”
01
2017年7月7日夜晚7点07分,我和韩青在人民广场的喷泉旁边分手。结束了长达九年的感情生活,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他不耐烦地推开我抱紧他的双手,用一中近乎不耐烦的口气对我说:“阿玫,不要再来纠缠我了,我们已经分手了。”
他紧皱的眉头和手指燃起的香烟,在黄晕的灯光下,像是一张发黄的老照片。我努力在他的脸上寻找昔日他深爱我的痕迹,仿佛可以将她再次收入我的怀抱。
九年了,比抗日战争还要多一年。尽管多一年我的爱情依旧功亏一篑。
那晚的夜色昏暗迷离,神秘兮兮地包围着我,令形单影只的我不知所措。
我看着韩青离开的背影,久久沉默不语,默默地为他再次留下两行泪水。
他离去的脚步无比坚定,没有丝毫留恋的迹象。
我无力地瘫坐在地上,好在夜已深,广场上已经没有了太多的人看到我的囧相。
从没想过我和韩青会是这么一个结局,
令人措手不及,无法言语。
02
我今年26岁,在一所高中当老师。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时候,我对社会上的一切都充满了美好的向往,觉得美好的生活即将为我到来。
韩青和我一起毕业。一起照了合影,一起扔掉学士帽,一起呐喊一起欢呼拥抱。都说毕业是大学情侣的分手季,可我和韩青没有分手,每天我都能够感觉到他拉我的手是那么的紧。
我和韩青唯一的不同是,没有过高要求的我在毕业前就已经联系好了工作单位,而他毕业后依旧在社会上寻找自己合适的定位。
我因为爱决定和他共度这段艰难的日子。他以男朋友的身份和我一起住进了我单位的宿舍公寓。
刚开始的生活很是单一,我每天备课上课,他在社会上到处投简历找工作。
我空闲的时候也会从同事的口中打听社会上一些合适的岗位,回去后告诉他。
我们在单位的食堂吃饭,周末的时候,会一起上街吃顿好吃的,犒劳一下两位年轻人的胃。
坦白地说,我不太喜欢这所城市,我是家里的独生女,家人一直反对我在离家太远的地方工作。
我不喜欢大城市的喧嚣,觉得这里的一切都是机械的喧闹和冰冷的人情味。
我喜欢家乡小城市那种节奏缓慢的生活。我向韩青提过几次回家乡发展,都被他一口拒绝了。
韩青说:“阿玫,水往低处走,人往高处走。”
我为了韩青留在这座城市,并把他当作是我在这里的唯一可以依靠的亲人。
03
“如果用一个画面形容你的青春,你会选择什么?”
“蓝天白云”
“如果用一个词语描述那段岁月”
“难忘”
“十八岁是什么样子的?”
“放学后并行的单车,抹茶味的冰激凌,巧克力蛋糕,徘徊在及格线上的数学卷子,高中校园里高大的杨树树荫,韩青。”
这是我的自问自答所能概括出的青春美好的记忆。
北方的夏天潮湿闷热,那天和所有记忆中的夏天一样,教室里闷的出奇,热的要死。
我昏昏沉沉地爬在桌子上,眼前是一张努力听了一节课也没听出所以然的数学卷子,觉得生无可恋。
在我印象中,高中数学老师是神一样存在的人物,他们有着惊人复杂的脑回路,总能够轻而易举地解决掉所有关于数字的“游戏”。
韩青碰了碰我的手臂,眼神中闪烁出一丝光芒,这与平日里他一贯的躲藏在厚厚的镜片后的呆滞的眼神有些不同。
我费力地用手托着脑袋,上眼皮打下眼皮,无数的金星在我的眼前飞舞。
突然一丝清凉的抹茶味飘过我的鼻梢。我睁开眼看到一个抹茶味的甜筒在我的眼前晃来晃去,一把抓在手里。
韩青笑呵呵地看着我说:“阿玫,做我的女朋友吧。”
呆头呆脑的他表个白也是直截了当毫无情趣。学霸就是学霸,连表白也是如此地盲目自信。可笑的是我竟然一边吃着冰激凌然后不假思索地点点头答应了。
“真的吗?”
我问他,脸上已经堆满了傻笑。
“嗯,然后你现在好好听课。”
如果这就算是表白,那我的初恋的开端真可谓是乏善可陈。
在2009年的夏天,高考补习班的一节数学课后,我和韩青达成了恋爱的约定。
我的初恋突如其来。
04
我们第一次约会竟然是在市中心的肯德基。放假前那天,我收拾了大包小包准备回家。就在这个时候,我在宿舍楼底下看到了韩青。
我跑下楼来到他面前,他手握成拳头放在嘴边咳了两声,低声问我:“晚上有活动吗?”
“当然有。”我在心里否认,嘴上却问他:“有事吗?”
“那个……我这里有两张电影票……网上淘的……”他结结巴巴地说着,从口袋里摸出两张电影票,表情极不自然。
我明白地笑了。
我指了指行李,“等等我,先去把行李处理了。”
我用尽了花言巧语和六七张面膜贿赂好了我的两个闺蜜帮我把行李带回去。
之后我就和韩青乘车去了市中心,我们排队买了爆米花和可乐,一场早忘记了电影名字的电影,也足以令当时我激动不已。
黑漆漆地影院内,除了香甜的爆米花味道就是情侣扑鼻的香水味。
我问韩青平常看电影吗,他老实地摇头。看电影的时候韩青很安分,安分得都睡着了。
我们没有等到这场沉闷的电影结束就提前逃出了影院。
我夸张地大口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然后说:“我饿了。”
韩青说:“你想吃什么?”
我说:“那就就近原则吧。”
于是我们选择了电影院下面的肯德基。
那天我在韩青面前毫不淑女地啃了两个汉堡,吃了一小袋薯条然后喝了一大杯的可乐。
我拿着一根薯条划拉这可乐的杯沿问韩青:“你喜欢我哪一点?”
他愣了一下,融化了的冰激凌甜筒滴落在他的手指上,也毫无觉察,思索几秒钟回答我:“就喜欢你率真可爱的样子。”
我以为他至少会说一句喜欢你国色天香、倾国倾城、天生丽质等等这类夸奖的话。
没想到是这么个回答。
后来我想,原来我给韩青的第一感觉就是好糊弄啊,难怪他可以一直在这段感情里占着上风。
05
十一长假我们只放了三天,简直就是天打雷劈的节奏。
三天的时间里,我和韩青约会了三次,平均一天一次。
他骑了辆破旧的自行车,我顺理成章地女主人般坐在他的后座。吱吱嘎嘎响的单车划过小县城大小街道。
韩青直着腰板紧张兮兮地把握着骑行的方向,微风一度吹乱我的短发,我双手环住他的腰,将脸躲在他的后背,傻乎乎地大声笑着。
我在那一刻多么希望那两个车轮一直转一直转不要停下来,整条马路上只有我们两个人,然后他就可以骑得很快很快衬衫一角会毫不犹豫地飞到我脸上。
我能在他后座问他是否爱我,做一些不经大脑的事,就这样一直前行。
可是没一会,韩青就停了下来,
他对我说:“下来吧,到了。”
我和韩青竟然穿越了大半个县城,只为了找一家传说中的面馆。
我们在这家略微油腻的店铺里点了两碗招牌面,放了半瓶醋,舀了两勺辣椒,吃得稀里哗啦脑门冒汗。
韩青说:“你怎么没有淑女情怀啊。”
我嘴巴里撑了一大口面咕哝地说:“淑女又不能当饭吃。”
我希望我在我的男朋友面前能够一直保持自然,没有距离也没有隔阂。
我看着韩青挺拔的鼻梁和锋利的眉,削薄的嘴唇和清亮的眼睛。
我觉得他真是我十八年来遇见过最好看的男孩子了,像一棵挺拔的白杨树,骄傲,爽朗,没有惨杂一丝不纯净。
后来,穿越县城去吃这家面馆成为我们经常做的事情之一。因为我们都对这味道上了瘾。
再后来,这也成为了我记忆中难忘的一幅画面。
06
我想起韩青的十八岁生日。
十一月,天气转凉,秋高气爽,心情也随之清新起来。
我原打算亲手给他做一个奶油蛋糕,但是浪费两管奶油折腾了一下午,也没有成功。
最终,我还是放弃了这项“巨大的工程”,我打开手机导航,输入目的地,穿过四条街,五个路口,三个红绿灯,终于找到闺蜜在电话里描述的那家传说中好吃到令人蹦跶的蛋糕店。
店主是个斯斯文文的姑娘,满脸笑容,我一进门,她就热情地为我介绍蛋糕品种。
我根据韩青的口味选了招牌的巧克力蛋糕。店主用粉红色的盒子仔细包好,递给我,顺便给我打了七折。
我装病请假,浪费掉宝贵的一整天时间就是为了这块美味的生日蛋糕。
好在走大街,串小巷总算达成了我心里的愿望。
我们坐在学校操场高高的看台上,分享了这块蛋糕。虽然没有蜡烛,蛋糕也不足够大,但是韩青仍然开心地拥抱了我。
十一月六日,晚上有一丝凉意,韩青穿着一件暗格纹的衬衫。我借着校外路灯照射进来的灯光,第一次看清楚他的脸,带着点微微的男子汉气,嘴唇上下长着唏嘘的胡茬子。
我的心跳漏掉半拍,总觉接下来得会发生点什么。
韩青说:“谢谢你的蛋糕。”
我说:“怎么谢。”
他看了我一眼, 我没来得及低头,他的吻凑了上来——甜甜的,巧克力的味道,但又很温热的,暖暖的,十分复杂,令我终身难忘。
那是我们彼此的初吻,时光停留在2009年的秋天。
那天之后我很明显地感觉到我们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微妙,他看我的眼神也多了几分暧昧。
巧克力蛋糕和柔软的吻,带我逾越了枯燥的补习班剩下的日子。
07
高考的前一周,大家不再奋笔疾书,而是更加多地阅读一些类似于心灵鸡汤的书来平复心情。
我开始我的作文练笔,韩青翘着二郎腿复习数学。
我说我想在高考之前再吃一次巧克力蛋糕。
韩青放下遮挡住他英俊脸孔的数学卷子,眼睛眨巴眨巴说:“好吧。”
我和韩青走出校门,我带着他轻车熟路地穿过四条街,五个路口,三个红绿灯,来到我熟悉的那家蛋糕店。
走到蛋糕店,却发现蛋糕店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被一家刀具店给取代了,但我还是走了进去,店主是一位中年男子,留着平头,带着黑框眼镜。
我问:“原来那家蛋糕店呢?”
“急着转让,说是老家有事,今后不打算干了。”
店主一边擦着一把小刀一边回答我。
“哦。”
我觉得我不能白跑来一趟,然后我问他:“你这里有什么好玩的东西,我可以买吗?”
说完这句话我就看到了那把躲在角落里的羊头小蒙刀。
我拿起它,放在手心里,触感冰凉,沉甸甸的。羊头雕刻的精美逼真。
我抽出刀,刀身光亮照人。
“我喜欢这把刀。”我说。
韩青狐疑地看着我。
我常常会热衷于一些莫名其妙的小玩意,并且在不经意间就把它们当作宝贝。
韩青付了钱,走出店门,他问我:“女孩子买刀干什么?”
“为了斩断一些不必要的烦恼。”我脱口而出。
其实那天我想和韩青分手,因为一周后即将到来的高考,
使我第一次对未来感到恐惧和迷茫。
我没想过没有韩青的生活将来的日子应该怎么过,
高考考完的那天,六月九号,我们欢呼着回到教室,我和韩青扔掉了课本,我撕碎了所有的可恶数学试卷,累到我手指发疼。高考补习班的日子总算是结束了,束缚彻底没有了,我们解脱了。
08
我原以为我们会分开的,可是谁知道,谢天谢地,我发挥超常,而韩青发挥失常,我们一起收到来自Z大的录取通知书。
七月,我尖叫着拨通了韩青的电话,仿佛把此生所有的喜悦全用在了那一刻。
我说韩青我们被同一所大学录取了。
他在电话那头傻笑
“阿玫,你不要这么兴奋好不好。”
我当然得兴奋。可是如果当初我能猜到我们日后的结局,我也许就兴奋不起来了,应该大哭一场。
当时的我觉得那张红彤彤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征兆着我俩美好的未来。兴奋的我有种想要告诉全世界的冲动。
大学四年,我们一起上自习,一起吃饭,一起在周末骑单车游山玩水。看了无数场电影,听了无数次讲座,淋着雨在街上追赶,五十元钱抓娃娃抓到了六只小猴子,为对方吹了四次生日蜡烛,千里迢迢只为了欣赏一眼西湖的美景。
值得难忘的是,我在这四年里第一次和韩青有了肌肤之亲是杭州西湖边上的一家宾馆内。
2月14日,情人节。
我心跳加速,看得出来韩青也是,但是他的眼睛清凉并且坚定。他对我说:“阿玫,相信我,我会给你未来。”
我红着眼眶,被他的话语感动着。
这大概是他说过最动人的情话了,我记得很清楚,因为我哭得稀里哗啦根本停不下来。
他用纸巾轻轻擦掉我的眼泪,小心翼翼,无比绅士。
我相信了他,无知且好奇,我的粉红色少女心融化了,那一刻,我以为我们真能一直走下去的。
我又想起我第一次和韩青接吻,凉风习习的夜晚,混合着巧克力的香甜,温润又复杂,甜美而难忘。
即便之后我们有过无数次接吻,或蜻蜓点水或绵软悠长,都比不上那一次。
年少的感情,脆弱而无依靠,我们害怕意外发生,但也躲不开意外发生。
我们低估了流年的力量,我们小看了社会的诱惑。
09
和韩青分手后,我辞掉了Z城的工作,打包好了衣物和物品快递回了老家。
我嘲笑着自己,九年情感,原来我最终能够带走的,不过是两箱衣物和几本书而已。
我翻到了那把藏在衣柜深处的羊头小蒙刀,抚摸着那把精致的小刀。我想起了无数个在学校操场依偎聊天的夜晚,无数次逃课,无处次坐在单车后座喋喋不休地交谈,无数次心动,无数次脸红,无数次说我爱你。
直到最后它们们终于化为记忆中的云烟。
逝去的爱恋就像鸣唱了一整个夏天的蝉,最后只能无力地选择死去。
我们在一起的所有美好时光,全都死的干干净净。
离开Z城的时候,我已没有太多的行李,只是带了个随身的小包。给自己买了一张卧铺票。
我对列车并不感到陌生,每次坐火车基本上都是和韩青一起,去Z城或者是回县城。
为了省钱,每次我们都买的是站票,我们在充斥着泡面、啤酒、火腿肠吆喝声的拥挤的车厢过道里相互依靠站立。理应烦躁的车厢令我俩感到无比温暖。
而现在,只剩我孤身上路,我要对自己好一些。
一个人的归途,终于明白了那些眼泪为谁而流。
四个小时的车程,我走出火车站,看到煎饼摊、绿化带、公交车报刊亭,满眼都是家乡熟悉的味道。
我感到一种像是喝了大杯可乐,鼻子酸酸的想要流泪的感觉。我真的好想大哭一场。
我立刻丢掉蹩脚的普通话,用方言和出租车司机痛快地交谈。好让自己快速地回归。
依旧留在Z城的韩青,早就不是当初的韩青。他穿上了黑色西装,打上了深色领带,穿上一尘不染的皮鞋,夹着公文包,穿梭在Z城的高级写字楼里。
这种人内心疲惫但强装一脸世故,口里永远说着“不做没有意义的事”正能量的话语,喝咖啡也从来不加糖,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这是我和他曾经在学生时代无比鄙视的形象。如今却成了韩青每日的形象。
可悲的是,他为了金钱和地位背叛自己的约定,甘心成为女上司的小白脸。
他心安理得地开着女上司的黑色奔驰,毫不在意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的目光。
我第一次发现韩青白色衬衫衣领上的口红印,问他,他竟然不假思索地就承认了。
他说:“阿玫,水往低处流,人要往高处走。”
这句话韩青和我说了不止一遍。
他一次次想要往高处走,在这座利益熏心的城市里不断丢掉自己的灵魂,他的人生字典里可能早就抹去了“爱情”二字,取而代之的只有“利益”。
我还有什么好说的,我没有争吵,也没有和他哭闹。
我选择和他在人民广场这样的公共场所分手,没有在我的住处,我不想让他再次玷污我的住处。
我终于结束了长达九年的爱情长跑。
10
好在我今年才26岁,爱情的一切还可以重来。
我选择忘掉过去,重新开始。
我每天都会把玩那把精致的羊头小蒙刀。我称它为“断情刀”。我在韩青身上浪费了九年的青春,亲眼目睹他从我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变成一个令我唾弃的“社会精英”。我希望它能斩断韩青在我思想上遗留的情感印记。
除了这样,我还能说什么呢。
【END】
��ԕ��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