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阅读|高效阅读

胡适等:《怎样读书》|讨论

2017-05-23  本文已影响0人  PoorJohn
▲如何更好地阅读——主题阅读第9本

一句话概括内容:

民国早中期的许多文化人,针对“读书”发表的各种相关文章,被编者在当时整编在了一起。

一句话评价该书:

如果说民国的文化氛围总是对我产生莫名吸引力的话,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觉得可能是那种犹如孩童好奇心得到充分满足、学到新知后那种幸福感。


扭过头,看看曾经

通过前8本相关书籍的阅读,我知道了国外的阅读很先进,但对我国阅读的过去却一无所知。于是循着好奇,我翻开此书,了解最初的状况。

《怎样阅读》一书亚马逊的电子版,是不完整的,与目录不匹配,有残缺,编者其人也未做说明。但是,我很知足了,作为一本0.00元的免费书籍,里面残存的这几篇繁体字文章很宝贵,让我很喜欢。

编者在前言针对社会氛围,先是说明读书的必要性,而后说明读书方法的重要性。对此,我受到一些触动:

1、在100年前左右的祖国大地上,读书识字是刚兴起的社会风气,民间还处在扫盲阶段。

2、社会上有声音质疑读书的必要性,编者对读书的必要性进行说明。

3、像一个晚饭后院子里大树下的聚会,各个大师在石桌前,聊家常一样聊阅读。

胡适:《为什么读书》、《怎样读书》

一、为什么读书?

1、承上启下的使命。

【原文】:因为书本是学问知识经验之记录,人类之遗产,读书就是要接受这部遗产,来做基础,再去发挥而光大之。

【原文说明提炼】:个人生命之短,人类历史之长;每个人自觉承上启下的隐藏使命

2、生而为人得读书。

【原文】:因为要读书而读书,人类是必要读书,是有读书之必要的,所以才去读书;而且要读书,只有去读书,读书愈多,则所能读的书愈多。为要读书所以读书,为要多读书所以多读书。

【原文说明提炼】:博;书是工具,工具越多越好用;工具越多越高级;工具的进化升级

3、更好地处理人生各苦难。

【原文】:因为要解决我们的困难所以要读书。读了书是能够替我们解决目前的困难,应付环境,和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所以要读书。

【原文说明提炼】:在生活实际困难面前有许多主意可供选择,能做出更优的选择。

▲胡适先生(1891~1962)

二、怎样读书?

读书三问题:

1、要读什么书——读青年自己所爱读的书

2、读书的功用——读书是求知识:为做人

3、读书的方法——条件×2——精、博

精——读书四到

(1)、眼到(扎实):个个字都要认得。

(2)、口到(内化):遇到好文好句,烂熟到能背。

(3)、心到(下功夫):懂得每一句每一字的意思。

①参考书②文法上分析③比较、参考、融会、贯通

(4)、手到(输出):做笔记

①标点分段②查参考书③做记录(备忘录、提要、心得、参考其他书而融会贯通,作有系统之文章输出)

博——“开卷有益”什么书都读

我们博的原因:

(1)、博是为参考

【原文说明提炼】:王安石:“知大体而无怀疑”;胡适:读一书而已,则不足以知其书。书越是读得多,则参考资料则越多,看一本书就有许多暗示从书外来。(实质上是主题阅读的意思)

(2)、博是为做人

【原文说明提炼】:胡适:像旗杆孤零零只有一技之长的人固然不够,但说起来什么也能说的人,然而一点也不精,仿佛一张纸,看似大而无实质也不好。我们理想中的读书人是又精又博,像金字塔那样。又大,又高,又尖,所以我说“为学当如埃及塔,要能博大要能高。”

蔡元培:《我的读书经验》

【原文提炼】:

我自十余岁起,就开始读书;读到现在,将满六十岁了;中间除大病或其他特别原因外,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的,然而我没有什么成就,这是读书不得法的缘故。我把不得法的概略写出来,可以作前车之鉴。

我的不得法,第一是:不能专心。(兴趣多点开花)

我的不得法,第二是:不能动笔。(速读无暇摘抄,待查又无从查找)

▲蔡元培先生(1868~1940)

【评论】:这篇文章,蔡老先生太过谦了,这些缺点是换个角度看的优点,我只能将其理解成他为了激励青年更加精益求精所作的考虑。 

其他超棒的观点

江问渔:《对于读书问题的我见》

书不仅是具体的一本一本读物。凡是各种事物,都可以做我们的书。


李公朴:《读书试验》

试验的读书就是把读书与做人,做事和求进步三件事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读书,才能求得真正的知识。


章衣萍:《写作与读书》

我们要学生多多观察自然,研究人生,我们要学生从小养成这种习惯。我们不要学生迷信书本,模仿书本。我们要学生不做古人的奴隶,也不做今人的奴隶。


孙福熙:《读书并非为黄金》

我认为,中国人把读书看得太苦亦太尊贵了,于是与世界事物脱离了关系。读书与散步,踢球,看电影,游山玩水,并不冲突,而且是互有补益。

中国的电影太受美国影响的缘故,游嬉的性质太多,学术的意味太少了。反之,中国的读书,或者可以说,学术的意味太多,而互动趣味太少,内容则平板陈腐,文字则枯燥生硬。

著书者与读书者的态度都可以改变一下。

这本书为我“如何更好地阅读”的主题,贡献了什么?

1、前辈们真挚地探讨了读书其本身,读书的前提条件,读书的相关内容。考虑到当时科学和历史环境,虽未成体系继续深入系统地研究,但从其他维度,为“如何更好地阅读”补充了诸多有益观点。

2、贡献了我们中国自己的声音,尤其是来自迷人的民国时期,让我更加清晰了自己在阅读这个主题里所处的坐标位置。

3、让我很欣慰,因为约100年前的大师们也在琢磨阅读方法,讨论“如何更好地阅读”;同时让我很羞愧,因为作为约100年后的青年后辈,我对阅读的认知是如此浅薄,我的阅读方法是如此原始,我的阅读量是如此可怜,愿自己更加努力。

该主题的系列文章:

01、艾德勒、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读者

02、二志成:《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成功

03、格吕宁:《超级快速阅读》(撰写中)

04、齐藤英治:《王者速读法》|王者

05、东尼·博赞:《快速阅读》|大脑

06、比尔:《10天掌握快速阅读》(撰写中)

07、孔普:《如何高效阅读》(撰写中)

08、蓝狮子经理人08:《高效阅读术》|指导

09、胡适等:《怎样读书》|讨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