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阅读
阅读的定义很多,众口铄金,一人一说法,各有各的好。在这个事上掉书袋没必要,这倒不是怕贻笑大方,而是真没必要。
关于阅读,这两天突然有点小感想,写下来一是便于以后反思,二是与各位分享。
我们现在的阅读太软了。工作或职业/执业要求之外,我们只喜欢读自己喜欢的,读自己熟悉的,读自己能接受的(倒不是说对其它东西没有理解能力),读能感动自己的(比如所各式各样的鸡汤),读对自己有(潜在)现实(短期)利益的(比如说为了显摆),而且,老大不小的三十好几了,只爱读通俗易懂的文学作品。
这样的阅读太软了。
阅读是要消耗生命的。不管你是否真正热爱阅读,在智能(移动)终端愈发普及、信息愈发泛滥的今天,除了不得不中止,在自己能掌控的全部时间里,每个人始终在“阅读”。阅读已经不是十七、十八、十九世纪知识界精英推崇的,别具一格且兼有品位的行为。那些个年代里,世界范围内文盲率都很高,阅读也只意味着读(实体)书,而且主要指阅读文学作品。
因此,一味地软阅读只会明珠投暗,“虚掷光阴”。不需要额外培养理解能力地、简单地重复阅读,不管你读多少,就是读到鹤发鸡皮,你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不仅最多和你初次尝到的阅读快感一样,还会逐年下滑,直到所谓的killing the time从谦辞变成真实的写照。
真要喝大酒,需备一二硬菜,同理,真想“超凡脱俗”,我们需要硬阅读,要读些硬东西,要硬着读些东西。如果说物理学家可以读小说,为什么寻常人等不去试着了解时间简史?一根筋地阅读,好比从某个点开始渐次往上游、往下游阅读,是硬阅读的范例,君不见“红学家”是怎样炼成的?
纯粹的学生生活之后,硬阅读对有志于对抗无聊的人来说尤为重要。Malcolm Gladwell说,所谓的天才就是经过一万小时或曰十年连续专业训练的人。为什么很多孩子从小学习钢琴但没有成为钢琴家呢?他的解释是,在10岁或者12岁之后,这些孩子的练习时间大为减少或者干脆终止了常规练习。他说的是对的。现在很多学者认为莫扎特25(20?)岁以后的作品才是好作品,而那时他已经从事音乐工作10年有余。
强调硬阅读不是为了培养“天才”,不是为了使自己成为“天才”,而是为了使自己因为更有“鉴赏力”而能持续地更快乐一些。当然,经由此路一不小心成为“天才”也不是不可能,就像当年的王朔(?),他曾豪气干云地说,王某的下一本书一不小心就是红楼梦。提到王朔,很多人以为他就是那个“酒后习惯性乱性”的,张嘴闭嘴帝都切口,曾经被人从公共汽车上踹下去的主。认真读他的non-fiction,应该不难发现他是一个下过苦功夫,有硬阅读习惯的人。余华如此,莫言如此,苏童如此,连冯唐也如此,石康也如此,而且我相信韩寒一定如此。他们有多大成就另当别论,喜不喜欢他们亦无碍,但我们要相信,他们的阅读习惯一定比绝大多数人硬很多--因为他们不是天才,至今还不是。
硬阅读的途径很多,比如说阅读原著。中国人普遍外语能力差,学习阅读原著是行之有效的硬阅读方式。有人认为林少华先生翻译的村上春树不好,行,那就去读原著。如果不懂日语,可以去读英译本。村上春树的英译本比中译本好;他本人就是小有名气的英文翻译。
总之,此生也有涯而知无涯,而你的潜能一直在嗷嗷待哺。
附:小诗一首
《王子复仇记·2》
读点硬的
硬的
读点硬的
硬的
读点
硬的
读点
硬的
读点硬的
硬 的
读点硬的
硬 的
读点 硬的
不要渴望感动
去读点
硬的!
(图片来源:谷歌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