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代日更(05)
2007年4月,因为简单,所以幸福
气温比昨天又低了些须,但我没有添衣,依旧只穿两件。我站在这海拔五百的深山里,感受着料峭春风,也是件不错的差事。中午下起了细雨了,春雨贵如油?没有这样的想法了,我离开农业已经很远很远。但是,这细雨--也可以说是喜雨,来的很是时候。“清明时节雨纷纷”,今日是清明啊,如果依旧如前些日子一样干燥着,那就没有清明的感觉了。
中午饭后在同事的电脑上听到一首很久没有听了的老歌:倩女幽魂。感受到了人事漫漫的幸福,我们风一样或快或慢的经历着人事,点点滴滴都是那么的美好。想起张国荣(哥哥),辞世已经4年了,岁月过的很快,但是歌声依然是缓慢的撒播着他的幸福与浪漫。
2007年5月,关于春天,关于未来
有时候微风吹过,我总是这么乐观,以为还是春天
看见青桐花向未来展翅,我在QQ里留下这样的字眼:
“草草杯盘共一欢,莫因柴米话辛酸。春风已绿门前草,且耐余寒放眼看。”
希望永存,但金色的太阳,告诉我已是夏天,所以应该这样写: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内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2007年6月,练毛笔字
十年?或许更久。我没有动毛笔了。
记得小时候是很喜欢写毛笔字的——确切的说是先喜欢看别人写毛笔字,然后再喜欢写。这要从我爷爷说起。爷爷的毛笔字写的不错,所以经常有人从附近的乡镇赶来请他题字写对联。爷爷有个习惯,就是在写字之前总要喝两口老酒,然后一挥而就一气呵成,一副对联就跃然纸上了。有点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气势。请他写字的人则在边上肃然起敬。这让我好生羡慕。于是就喜欢上了。
应该说在读初中之前,我还是喜欢有空写写毛笔字的,当然写的还算凑合。但是后来就荒废了,以至现在不知道如何运笔。主要是因为没有一种写字的氛围,而我又没有“板凳须坐十年冷”那样的恒心。乃至去年,见一朋友挥毫泼墨好不惬意,遂向他求字一副,曰:宁静致远(爷爷的书斋名为宁静轩)。求字之后,又动写字之心,于是找出荒废了多年的毛笔来,但苦于没有时间和心情,所以依旧没有写。
这两天心情“山穷水尽”后“柳暗花明”,遂见挑花源,视野豁然开朗起来了。于是拿出毛笔,摊开报纸胡涂一番。晾干后自己看,简直不是字。遂搁笔不写,又大乐:起码我又有写字的心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