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封往事【1】过往4年的几点心得与思考
我14年入社会这个“大染坊”,也曾和许多人一样,一步步的被染上各种颜色,一步步的开始做一些小事、琐事、大事。
我见过现在很多朋友都在做“小事、琐事”,至于后者的大事始终不得入其中,当然我也如此,甚至在一段时间内还做过一些荒唐事,至于具体什么我就不说出来了:)
直到16年我自认为文章写的不错就联系了一些甲方与他合作,专门给他们供稿,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接触到了一些自己以前接触不到的事,那就是关于商业层次的一些逻辑。接下来讲讲我这几年的一些做事的心得与思考。
1、不骗人,这三个字做到很难,但它却是一个很基本的东西,我们做的到吗?做不到,基本的东西做不到,才会去骗人,才会去说去做一些高大上的东西来把这些基本做不到的事掩盖,这就是本质,也是我很重要的的一个原则。为什么呢?因为骗人实在太容易了,有一次我带一朋友在商讨一个软文时,我问它为什么要加一些其它的东西,有什么意思吗?他说没意思,我说没意思你那样写干吗?他说认为客户看了有意思。就这样,我们就已经骗人了,所以这一点做到很难。
2、交钱的才是客户,这个是针对于与我合作的一些甲方而为自己定的,为什么?因为自己只有一个人,精力有限,无法在服务现有客户的同时去寻找新的客户,所以我把主要精力服务于现有的一个客户,把自己大部分的精力、资源全部压在它的身上,可能很多人不理解,但以我的经验来看,服务一个好的客户够我们吃一两年了(仅仅是我目前的领域,不做参考),而且这个服务好的客户往往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客户,所以没必要去刻意寻找新的客户,这也是现在很多人的通病,这也就是华杉老师所说的“悦近远来”,把近处的客户服务好了,远的自然就来了。
3、反脆弱,这三个字是我在混沌研习社听樊登老师讲可复制的领导力所看到的,他说他创业的时候并没有辞职,也就是一种典型的“反脆弱”。做成了就辞职用全部的精力做樊登读书会,做不成也没事照样在大学里教书。也就是这件事无论是成功失败对我都没有任何损失,而樊登读书会到现在也有接近两百万的会员、六百左右的线下社群。而我当初做几次重大的决策也是如此,我虽然辍学了,但是我的学籍是一直在哪儿的,到后来我还是去参加了高考,如果在社会上获得的收益比学校少,我就会继续去上学,反之在社会上继续磨练自己,我也是创业,为了创业,我积累了3年多的时间,这期间我不断的拜访一些创业者,无论是成功的还是不成功的,我都去,去学习他们对于创业是怎样思考、实践的,再反观自己。
也就是我们在做当下一件事的时候,无论这件事到最后是好是坏都对我没有太大的影响,随遇而安。孔子也曾经提过一句话“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卷而怀之则也”,他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国家对我重用,我就为官,如果不重用我,我就走继续做我的学问(儒家)”
以上如此
(完)